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人在师途 > 叙事态度与教师角色的交融
在线阅读
叙事态度与教师角色的交融
时间:2015-05-11 15:30    点击:        作者:朱国文

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人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都强调了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都强调了学科知识的有效传递,但他们提倡的似乎都是灌输式教学,而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成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十一世纪的孩子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他们渴望被尊重、被关注,他们渴望自由、渴望创造。我读了台湾心理学家吴熙娟老师的《叙事治疗》中关于“咨询师的角色和态度”这一节后,对我们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思考与认识,于是我把她对咨询师的角色和态度的要求尝试着运用到我的教育教学中,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放空

“放空就是叙事咨询师站在‘不知道’的立场,而不是从‘我已经了解’的专家立场问话。”我们教师对待学生很多时候也要这样放空,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放空要做到以下三点:

1.不以“专家”的姿态自居,相信学生是自己问题的专家

有一天吃午饭时,儿子对我说:“唉!我最近真地很困惑。我发现有一题高考题的答案好像有问题,我想去问数学老师,可又不想去问。”我说:“那是什么原因呢?”他说:“我每次问数学老师题目,他总是说,其实,这题很简单!好像我很笨似的……”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遗憾……曾经我还听到我的学生们也向我反映过这个问题,说:“我们去问某某老师问题,他总是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不会呀?’所以我们以后再也不想去问问题了。”

这就是“专家”的态度,在他的眼里一切都很简单,别人不懂那是他自己肤浅、无知。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还有一种教师,对学生态度特别和蔼,对学生是有求必应,只要有学生来问,无论自己当时有多么疲劳,也会细细地给学生讲解,唯恐讲得不明白。因为他是“专家”,“专家”怎么会有不知道的东西呢?“专家”怎么会讲解不清呢?大有“普度众生”之苦心!

其实我们的孔圣人早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应相信学生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只有适当点拨,他才能更快更好地成长!

2.不带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能够好奇地问话

曾有个初二的男生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小学6年级时,有一天早读课时有一个同学突然呕吐起来。他赶紧拿起教室的扫帚和簸箕到教室外面弄些泥土回来,迅速地把那些呕吐物清扫干净,然后把它们送到下面去。可在进教室时班主任已经进课堂了,由于匆忙,他没有报告就上了座位。可班主任误会了他,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他赶出教室并打了他两个嘴巴,以致后来这个男生每当想起这件事,心里都充满恐惧感,并感到胸闷,得赶紧去找别人玩或看电视什么的,来转移注意力。有时候在大街上看到那个班主任,都吓得赶紧跑远一点或找地方躲起来……

这个个案给我的印象深刻,个案中的男孩本是个品质优秀的学生,但是他的心口却被亲爱的班主任亲手烙上了一个又深又大的疤痕,时不时地还会发炎,长达三年之久!个案中的班主任简单粗暴,他对学生的看法是“先入为主”,也许他认为那个男生一向就是个不守纪律的学生;也许他认为打过上课铃没有坐在位子上的学生就是坏学生;……但是我想,如果这个班主任当时能够好奇一下,那么这段历史是不是就会重写?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个男孩的冤屈、恐惧和泪水?会不会就没有同学们对那个班主任的愤怒和鄙视?

3.不做概念化的“标签”,看到学生的独特性

一个教师面对一个班级,他总能说出好生有哪些人、差生有哪些人,久而久之,好生越来越好,差生越来越差,就像“罗森塔尔效应”一样,完全是标签的作用!

当有一个老师在我面前说自己班级的某个学生怎样怎样差时,其实我觉得不是学生有问题,而是这个老师有问题了,因为他正在给学生贴标签,而且是不好的标签。

在心理辅导中有这样一句话:按照你期待的样子跟他相处,他就会变成你期待的样子。哲学家、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当然,也并不是说给孩子贴好标签就好,这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特别是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千万不可用早已贴好的标签去分别对待、处理学生,那样很容易出现冤假错案。要相信人都是多元化的,一个孩子优缺点并存才是真实、自然的个体。

二、合作

新课标早已提出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关系,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学生不用俯首帖耳,而是学习的伙伴关系,这和叙事的态度不谋而合。

1.不指导、不控制,学做共享和互动的陪伴者

在语文课上,以前学一篇新课文,我是以自己讲授为主,有时讲得声情并茂,也能打动学生,但是当我学了叙事态度以后,我上课轻松极了。我只需引导学生去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作者的思想是什么?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词语、句子、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时间久了,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分析文章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写作文章的能力。

当我给孩子们上心理游戏课的时候,一开始我是指导者,还要控制全局,我觉得自己好累,学生们也不太能放开。后来我加入到他们当中,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与孩子们共享游戏的快乐,孩子们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他们表现出欢天喜地的样子,笑得非常开心,放松得非常彻底,完全是全身心地投入!

2.不沉重、不着急,创造轻松和互相滋养的关系

前不久我接待过这样一个初三的学生,他想辍学,外出去打工。下面是我和他的一段对话的节选:

生:我现在很讨厌学校的这种高压政策,就跟过去考进士一样,比过去还难。过去人家看看书还可以在想休息的时候就休息一下,等头脑清醒了再来看书。可我们现在不管你头脑大不大,一堂课接着一堂课,课间10分钟都要挤。学校还动不动就加课,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更没有自由的时间。

师:你这样讨厌学校生活,可是你一直坚持到了现在,这期间一定有很多不容易吧?

生:是呀,英语老师老是逼我背英语,我从初一开始就几乎没学英语,现在学英语,得花很大很大的劲钻进去才行,那是多么艰难呀!还有语文老师,也会逼迫我学语文,她不知道对我来说,要是不使劲钻进去,就什么都学不到,真的很难很难……每天头脑搞得涨涨的,还一点不能放松。

师:听你说这些,知道你对学习真地很用心,你为学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你现在的感觉似乎是不堪重负了,你有跟老师谈过你的状况吗?

生:谈也没用。我只要一说不行了,老师就说,不行回家去,别人都是这样辛苦的。我在桌上稍微放松一下,老师就过来在我头上敲两下……我真是呆不下去了!

这是一个被学校的高压政策压得喘不过气的孩子,他快支持不住了,所以他想逃跑,宁愿出去打工卖苦力。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他的老师们也活得很不轻松!

教师工作辛苦,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心理健康很容易出现问题,有“不堪其累的职业压力”,还有“难以逃避的职业倦怠”,最终会导致“不断加重的问题行为”。他们活的沉重、教的沉重,他们的焦虑情绪也传染给了学生们,心理素质差一点的学生当然就会出问题。相反,如果能创造出一个轻松、互相滋养的关系,那学生不但不会逃,而且会考得更好。

在本学年的上学期,我曾中途在期中考试后接了初三一个班的语文,这个班的语文成绩当时是全年级倒数第一(正数第六),比最高分差将近7分。我的方法就是不沉重、不着急,和孩子们一起轻松地学习、真诚地谈心,我喜欢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我。结果两个月后,在期末考试中这个班的语文一下子就变成了年级第三名,比最高分只差1分多。面对大考,我总是对孩子们说:“想赢的未必能赢,不想输的却会赢!我们要用平常心来书写人生的大文章!”

三、营造尊重、好奇、透明的咨询氛围

教师一定要和学生搞好关系,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基础,这就像咨询师初次见到来访者时要做好共情一样,共情不好,下面的咨询就无从开展。那怎样才能搞好关系呢?

1.不急功、不近利,欣赏孩子的生命故事

一个教师,如果只关心学生的成绩是否有明显的提高,那么学生可能认可你,也可能不认可你。因为学生会想:“提高我的成绩,也许是为你自己的某种利益吧。”但是如果一个教师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帮助学生心理得到成长,那么学生就会从心底里接纳你、喜欢你,同时成绩也会提高的。

我曾经针对我校家庭有变故的33个孩子组建了一个心理成长小组。我没打算改变他们什么,只想了解他们、关注他们、陪伴他们,结果我收获的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生命故事。孩子们在相互陪伴中学会了理解,得到了滋养,也得到了成长,而我的生命也得到了丰厚!

2.不放弃、不失望,好奇学生的内心世界

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都没有权利放弃他!何况面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只要我们有好奇的态度,学生就会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再者,大多数学生天真单纯,世界观尚未形成,他们很容易相信自己觉得可信的人。

有一天,有个班主任带一个女生来找我,说她不想上学了,几天没来了,今天是来拿东西的。希望我能留下她,要不就成“流生”了。那个女生阻抗心理很重,我就避开学习不谈,和她拉家常,好奇地问她的一些生活琐事及心理感受。等到气氛和谐了,我就说我初二的时候也辍过学,后来是怎么又回到学校的,后来是怎样考上大学的。我又说我妹妹的女儿也是在初二辍学的,今年20岁了,找对象也找不到条件好的,最后找了一个没有工作的男孩,她后悔莫及!……说着说着下课铃就响了,她立马站起就走,也没有和我说再见……

第二天我去二(1)班上课,一进教室,在一片欢呼声中,只见一只手举得特别高,使劲地向我挥舞着,有个声音急切地喊着:“老师、老师!”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昨天那个女生!……所以我告诉自己:看不到希望时,也不能放弃!

现在我想告诉所有的教师:对学生,只要不放弃,他就知道你在关注他;只要不失望,他就知道自己还有希望!只要你去好奇,就会有惊喜;只要你去坚持,就会有奇迹!

3.不隐藏、不压抑,开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一个教师如果能放下架子,向学生呈现真实的自己,开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那么他一定会收到一份真诚的回报。

有一次我给学生上青春期教育课,学生们都说进入青春期后自己的情绪容易冲动、很难控制了,和父母的关系也不好了,有时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也很紧张……于是我就给他们来了个自我开放,讲述自己初二时和物理老师闹矛盾的故事,然后请学生们给我支招。同学们有的说就当老师开玩笑,有的说去向老师讲明白,有的说努力学习争取下次考得更好、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还有的说找好朋友说说、缓解情绪……就这样,通过我的自我开放,学生们很快就学会处理青春期敏感、脆弱、急躁的情绪问题了!

俗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教师有了叙事咨询师的态度,那么教师的角色自然就转变了,以致整个形象都会发生改变。会变得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让学生们喜欢!也会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地轻松愉快,也会让自己更有成就感!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