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技术 > 高中生上网成瘾心理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高中生上网成瘾心理案例分析
时间:2013-03-11 14:30    点击:        作者:网络

心理案例表现
    周健(化名),男,17岁高二,住宿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两学年总成绩倒数第六至第十名。课堂及自修课精神不集中,经常发呆,打瞌睡,坐着也能睡觉,整天无精打采,作业欠交或随便抄袭应付。自修时候偷偷用手机上网,看小说、玩游戏,晚上宿舍关灯后依然用手机上网至深夜两三点。有时候晚修结束后,趁管理员忘记关电脑,一人通宵在教室玩游戏甚至离校到网吧通宵上网。很少与同学们一起,同学们经常取笑他则、整日冬眠,也不喜欢跟他玩,他觉得无所谓。老师找他谈话,他和很少出声,只是点头答应‘老师讲什么,他口头上都会答应,但行动上没有做;有时会说谎,不希望教师找家长一起谈。
    周健的家在外地,父亲管理鱼塘,较少回家,但只要回家,就会跟他谈学习、生活、家常等问题,学校开家长会,都是父亲参加,该同学比较尊敬和害怕父亲。母亲在当地打了一个散工,比较溺爱儿子,孩子长大就没怎么管了。周健还有一个妹妹读小学,由于年龄差异较大,也没什么沟通。周末回家,只是吃饭时与父母妹妹或者只与母亲妹妹一起,白天和晚上基本都是独自在房间。

心理原因分析
    周健中学起就较少与父母交流,高中住校后与同学和父母沟通更少,产生了一种孤独心理,需求找一种寄托去摆脱这种孤独感。其学习能力不是很强,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一直认为老师不好看好自己,需要有一种表现自我的方式。他上高中后父母为他配备了电脑和手机,认为方便沟通和学习,但父母本身不懂使用,所有没有具体指导和要求使用的方法。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他用手机或电脑上网成瘾,学习更差,性格更孤僻沉迷于网络小说中的虚拟情节和网络游戏,对网友的信息、与网友的谈话感兴趣,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得失都无所谓。

辅导过程
    针对周健的情况,要采取综合性的辅导对策。从学生本人来说,要从加强了解,提高自信和加强与人交往方面入手,进而调整其认知水平,指导其行为,特别是使用手机、电脑的行为。而环境的协调对该学生的辅导成败也很重要,包括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
1.进行了解性沟通、谈话:
    与周健接触的过程中,首先对他上网的情况进行具体了解,清楚他上瘾的程度,引导该同学自己讲出如此沉迷网络的原因和收获。通过周健 的讲述证实,他在家无人谈话,无事可做,在校没有朋友,自卑感很强,这是他沉迷网络的最主要原因。他说,在网上有人送来讯息或发来邮件,他会十分惊喜和感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他考试考了多少分,也没有人会耻笑他,他有很多网友可以聊天、写信。游戏中的他很厉害,可以上到很高的级别,积到很多分,他觉得自己是英雄。
2.师生共同分析讨论:
    通过谈话,让周健清除了以下几点:第一,要体谅父母,他们要维持一个家庭的各种开支和供两个孩子读书,必须要努力工作,不可能天天陪着子女。周末回家他可以与父母多聊一下学习和家长。帮忙做家务和农活,也可多于同村的同龄人玩。第二,学习成绩肯定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天道酬勤,只要把用在上网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自己的成绩肯定是有所改善的。第三,在学校多于同学们沟通,多参加集体活动,朋友自然就会多。第四,网络上的东西都是虚拟的虽然可以得到一时的安慰,但长期下去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也不能解除心中的烦恼,反而会加剧烦恼。要解决实际问题,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
3.家庭互动,制定行为契约:
    通过数次的谈话,该同学在心理上对网成瘾的危害有所认识,但行为上仍然离不开网络。虽然没有偷偷在课堂上上网,也没有晚上离开宿舍通宵上网,但还是一下课就拿手机上网。针对在、这种情况,我采取了几个措施,希望能让他改变。第一,上了一堂课如何正确上网的主题班会课,让同学们认识到上网并不是游戏、QQ、小说,还有很多很好的网站,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增长见识。第二,组织学习小组,让班里跟他关系好一点的同学组成一组,每周举行三次的共同学习,要求小组长在学习上多帮助他。第三,通过家访,其父亲答应每个星期六都回家与儿子见面、聊天。让他与老师、家人制订了一份行为契约:控制时间,在家由母亲监督,在校友老师、班长、室长监督,制定作息时间表,每天作业不完成不得上网;周一到周五,每天上网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周末每天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坚持早睡早起,上学不迟到;如果违背以上诺言,家长有权取消上网时间;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时间外,手机由老师保管。第四,利用每周两节的课外活动,举行班内小组;篮球赛以及其他游戏与活动,让他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增强他的成功感和集体荣誉感,让他知道并不是只有在网络上才能找到快乐,只要自己积极参与现实生活中有比网络更多的快乐和感受。
4.肯定支持强化:
    在这一段时间里,他用在上网的时候确实少了,参加集体活动的时间多了,与同学间的交流也多了,上课也比以前认真了。精神状态有所好转,但中段考成绩任不理想。通过电话访谈了解到,与父母沟通的时间还是较少,上网的状况任有反复,特别是周末在家的时候,上网的时间还是很多。我肯定了他的转变,是好的开始,也让他认识到要做一件事情不难,难的是要坚持做,按计划做要有一定的毅力。并让他制定好周末的活动和学习、上网时间表,要求家长监督,希望后阶段能按此时间表过好周末。

效果与反思:
    经过有效的辅导沟通,他上网的时间已经减少了很多,基本上能按照原来制定的时间表上网;上网时用来玩游戏的时间也扫了很多;学习成绩慢慢提高,周末考段进了5名。
    对“网络成瘾”不能消极抵抗,也不能视之为“世界末日”,家长和教师要循循善诱,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及时矫正、调适,尽早干预,不要让一般心理问题变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层、区别进行心理辅导:
1.对于一般性网络迷恋者,调适方法主要是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指导,让孩子明确上网的目的提高防范意识,对其上网的内容加以筛选,培养其良好的上网习惯,“绿色上网”。
2.对网络行为障碍者,其矫正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行为障碍采取针对性调适。针对焦虑、狂躁、自闭、恐惧、抑郁等行为障碍,应采取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如转移法、宣泄法(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刺激法(坐过山车、蹦极等)、认知行为疗法等,综合训练,逐步调适,减轻症状。
3.对网络成瘾心理疾病者,学校和家长(特别是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尽可能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矫正,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帮助。如果采用的心理辅导矫正措施失效,并出现行为异常和心理紊乱,显示强迫、妄想等症状,应及早联系相关精神卫生机构或专科医院,施以专业心理治疗。
    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过度使用网络可能会形成类似酒瘾、药瘾、毒瘾、病态性赌博等不能自拔的上瘾行为,中学生“网络成瘾”给本人、家庭和学校带来了无尽的烦恼,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班主任作为辅导的主力军,更应掌握相关辅导知识,坚持不懈地长时间对班内学生进行辅导。

——转自心理辅导网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