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一线心育 > 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在线阅读
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时间:2017-07-03 15:45    点击:        作者:陆春庚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预防体系; 互动体系; 分享体系; 学科体系;网络体系

 

2012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靠人才, 基础在教育, 重心在心理。中职生是中国制造2015”的生力军, 其心理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孟万金教授将积极心理品质分为认知、情感、人际、公正、节制、超越六个维度, 并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孟万金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张冲博士等人于2012 年开展了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调查,得出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良好的结论。其中,爱、心灵触动、信念希望发展最好,真诚、创造力、领导力发展最差。笔者也进行了相关调查,发现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具有多样性但发展不平衡,学生自我认识水平较低。综上研究, 笔者认为有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学生所占比例不高,可以乐观地看待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但是, 换成绝对数字, 还是令人担忧。为此,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仍是任重道远,需要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体系进行积极的重新建构。

一、预防体系

一段时期内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主要沿袭了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初期的病理模式,重问题的矫治, 轻潜能的挖掘; 重少数学生的诊断,轻全体学生的发展; 重头痛医头, 治标不治本, 轻积极预防, 标本兼治。这种模式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关注了问题,但问题还是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毕竟不占主导地位,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会成为主流。在积极心理学的感召下,心理健康教育逐渐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开始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的心理现象,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 塑造学生积极的心理,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基。

《皇帝内经》提到:上医治未病, 中医治欲病, 下医治已病。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预防>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预防中职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发生,才是中职学校正确的选择和成功的做法。等到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才去矫治,已经费时费力、事倍功半了。笔者曾参加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赴德国心理健康教育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內一些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精英张口问题, 闭口治疗, 津津乐道其会矫治什么心理问题和治愈了多少问题学生。我肃然起敬的同时, 心里却有很多忧虑。没病不等于健康,就算真的彻底治好了学生的心理疾病,但不等于学生从此就能快乐地学习与生活。暂时消除了学生消极的心理,也不等于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心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是对学生生命的关爱、促进和拯救, 让学生生命的最佳状态得以丰富和发展, 潜能得以开发, 人格得以健全才是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的有机体均有一定的内在倾向,以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来发展自我潜能的观点如出一辙。也就是说, 中职学生身上也存在诸多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预防体系的建构就是需要学校转变观念, 各班设立心理委员, 学校成立心理社团,并积极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剧、积极心理咨询等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这种美德和力量,不能将眼睛盯住学生的短处和暂时出现的种种困惑或问题。

二、互动体系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要依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而教育是师生之间以信息源或者知识为载体的一种对话或心灵的交流,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彼此接纳、真诚沟通、相互影响。在双方积极的交往与互动中, 形成信任、感恩、快乐、自信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有效地消除自我中心、自我封闭、猜疑、胆怯、阿谀奉承等消极的心理品质。这样, 师生双方都会在这种积极的互动中促进彼此精神生命的成长,升华人生的价值体验。

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相互敞开心扉,相遇在某一个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再是对方的客体, 而都是一种的形式的主体同在,彼此真实地、平等地、愉快地在互动中走向生命的真实呈现。教师实现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探索,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惊喜,获得了学习的冲动, 得到了成长的快乐。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利群、律己、超越等积极心理品质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在师生积极的互动中, 既要走出教师单向灌输的藩篱,打破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知识与权威的化身等传统的理念, 又要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只不过这种主体性要建立在学生的主动性之上,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相联系。虽然教师中心论违背了教育的规律, 但教师依旧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教师要用动态的视野来审视每一个学生, 同时, 教师的认知观念、情感态度、行为技能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积极地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 陶冶学生的心灵, 感染学生的人格,于无声处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分享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所展开的,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性的生命个体。每个学生将内化的知识与特定的情感带到某一情境系统中来,为这个系统注入了新的能量和信息,并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并发生碰撞或产生冲突。大家在分享互动中相互激励,在相互激励中又分享经验与成功。

良好的气氛与心灵的开放是学生进行积极分享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自由、尊重、宽容、和谐、彼此接纳与融通的活动氛围。在此氛围下,鼓励学生敞开心胸将自己的经验、经历、感悟与同学分享, 以增加彼此的人际互动。中职学生都有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同时也有被其他同学了解、理解的愿望和需求。因此, 学生个体光有自己的体验、成长还不够, 要把这些说出来、做出来和同学分享。在积极的分享中, 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协同发展与提高。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教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畅谈感受,通过分享让学生学会将自己的体验与他人的体验进行整合, 提升彼此的智慧水平。教师可以采用澄清意译、提炼归纳、鼓励支持、折中等技术确保学生将各种体验、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学生的分享也是一种冒险挑战 可能会发生突发性事件。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异化因子刺激着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无心插柳柳成荫,学生洞察力、创造力、领导力等品质就在这不刻意、不经意间得以培养。

四、学科体系

孟万金教授认为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坚持十二条行动纲领,其中第六条就是全面渗透: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的各个环节、各种场合、各个学科和课外活动以及家庭和社区生活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推进学科渗透策略,让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内容无时不在, 不断叠加累积, 不断得以强化。各种活动的开展是对学校教育有益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开展针对性强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使得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无处不在。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还需要专门的活动开展加以保证, 这些活动和学科渗透积极融通。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个别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人生经历, 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管理自己,使学生发现并利用自己身上的积极心理品质。

在学科体系构建中要注意五点: 一是不能生搬硬套, 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切合学生需求的内容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是所有内容或每一节课都要渗透, 不能为了培养而培养, 要做到潜移默化。需要有抓铁有痕的韧劲,但无须刻意踏石留印 二是课堂教学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三是定位好师生关系, 营造好心理氛围;四是多采用游戏活动法与体验讨论法;最后是多维评价, 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 弱化其甄别功能。

五、网络体系

积极心理学很重视学生个体积极的解释风格,其创始人赛利格曼(Seligman)总结出一个著名的公式: 总幸福指数= 先天的遗传素质+ 后天的环境+ 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也就是说心改变了, 态度、习惯、性格就会跟着改变, 从而人生得以改变。中职生尤其需要积极地解释自己, 解释环境, 增强自我效能感, 提高生活满意度。

为此, 学校要坚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相信每个职校生都是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个体, 他们不是所谓的后进生。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他们只是能力类型的差异,并没有高低优劣的区别。同时, 进一步加强管理, 增进服务意识, 强化实践教学, 为学生的成才、成人创设良好的氛围, 并打开高薪就业、稳定就业通道。加强对学生价值观、行为习惯、生活态度的教育与引导,从而促进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受遗传素质、学习经历、主观体验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因此,既要健全与理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外部支持系统, 也要拓展与丰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内在心理资源。外部与内部积极配合、交互开放, 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与能力。因此, 为了促进培养的有效性,不能单一强调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而要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 形成一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学生、教师、家长积极参与的网络体系。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体系的建构是个全方位育人的系统工程,是促进中职学生成人成才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幸福工程。只有从积极出发, 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成就与优势, 全面构建以学生为主体, 学校、家庭、社会积极配合的培养体系, 才能引领中职生健康成长,开创出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基金项目:扬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2015年立项课题“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职校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15/P/048)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陆春庚。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扬州,225212

编辑/ 杜文姬 终校/ 于 洪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