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一线心育 >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七个关键词”
在线阅读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七个关键词”
时间:2015-09-08 15:16    点击:        作者:石军

   〔关键词〕问题学生;转化;关键词

  关键词一:情境

  教育理论中较早使用“情境”一词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把传统教育的失败归根于没有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以“引起思维的情境”。他认识到“思维取决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情境”一词已经成为众多学说的基本或者是核心概念,尤其是情境认知论表达的见解更值得我们关注。它认为,如果课程和教学能使得学生像学徒那样进入某一真实或逼真的从业者的文化情境,从事使用工具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可能是真实有效的。进入每一种文化情境,学习者会有意无意地接受这样的文化共同体的行为和信念,因此,情境认知理论强调一种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经验的学习过程。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创设一种优化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文化情境式的教育氛围,让“问题学生”在充满文化的情境中,接受教育,濡染品德。为此,创设优化的情境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最基本、最首要的前提。这种充满文化的教育情境的影响往往是隐蔽的,人为优化的,能够促进学生在其中活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融入情境,情境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为它合乎学生的心灵世界,创设了充满文化情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与之产生“交互作用”的生命冲动,学生在生命冲动中发现自我,感受自我。在这种充满生活活力和张力的学习情境中去学习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涵养人格,濡染德性。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融入了情境,其实质上加强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和活动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去学习,让学生在感受、探究、体验、发现、感悟和表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利用知识。这种情境教学避免了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知识德育”、缺乏生命力的弊端,真正地为新时期的思想品德课堂提供了活力和生机。

  关键词二:文化

  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收集的文化的概念就达310多种。因此,对待学校文化的概念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正从文化学的学术意义上提出文化概念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中给出了一个经典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康德还特别指出了文化和道德的内在联系,并认为只有教育才能创造真正的文化,才能塑造真正的文化人。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康德的文化哲学思想。他的人类学自然、人类学社会的思想,他从本体论、历史论和目的论三者辩证统一的高度提出的关于“人就是人”“人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是目的”的命题,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伟大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核心内容。它是学校道德建设文化价值追求的根本依据。

  工读学校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一定要以“文化”为主导。实际上,一些工读学校一向以纪律主导,纪律主导下的学校往往导致学校文化氛围的缺失,纪律主导下的工读学校注定是走不远的。纪律是制度化的、规范化的、外显于行为、注重训练性,是低层次的需要,贯穿于工读教育的整个过程。而文化则是非制度化的、非强制性的、内化为行为,注重濡染性,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当工读学校的纪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时,“问题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他们的一生奠基应该是所有工读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工读学校,没有纪律的文化发展是危险的,就像没有堤坝的河水是非常危险的一样,但纪律归根到底还是为文化育人服务的。在保障所有人的纪律的基础上,纪律主导向文化主导转变应该是工读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育人是工读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良药”。文化的本质在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濡染,启迪智慧,涵育德性,提升人格。文化可以让“问题学生”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真情,而校园也因此氤氲着一股清幽厚重的文化气息。在工读学校工作的这些年,我深深地明白:工读学校的“问题学生”更需要充满文化的校园环境的正面熏陶和浸润,需要教师的特殊关爱与呵护。

  关键词三:体验

  体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验,注重感性体验,藉由感性经验进而获得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由于有情绪情感的参与而更有可能根植参与者内心,成为真正的行为驱动力。体验是最好的学习,实际上,当前的学校教育并不缺乏知识教育,但很多知识无法内化到行为上,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缺乏参与,缺乏体验。而体验式学习,通过体验训练使参加者转变观念、开阔视野、灵活思维、提升素质、增强能力。经过不断重复强化,参与者最终获得一个新的思维或行为模式以取代以往不够完美的模式。

  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们达到相互理解的最佳途径,通过体验,达到角色上的理解与认同,从而促使已有的各种认知观念发生改变,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为此,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并创设更多的“情境”让“问题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体验,能够让“问题学生”感受不同的生活境遇,体验文化差异和角色差异,形成巨大心理反差。这种反差会冲击“问题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碰撞与震撼,形成心理上的边缘体验,促成一个最佳的受教时刻(Teachable Moment),从而能够获得满足感或成长的机会。只有“问题学生”真正参与并深刻体验了,才能真正理解、认同和接受。体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问题学生”内在的改变。如果学生的内心拒斥,即使听懂了外显的知识,也不见得在实践中去运用。体验式学习重点挑战的是学生个体的内心,力图推动其内在的变化,其本质是充分参与的、生动的,甚至是快乐的。

  关键词四:感悟

  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感悟,以感情为基础,更强调“悟”,感是主体心灵与客观外物融合,获得独特的感知体验,是感悟的基点;而“悟”是其核心,感知事物中意识升华了,有了超常的发现与收获。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有的是“渐悟”(渐渐地领悟),有的则是“顿悟”(一念之间,一下子达到大彻大悟的境地)。感悟是非常宽广的,可以指个体对客观事物存在的直观领悟,对社会人生的突然顿悟,也是对思想精神的觉悟,即悟道。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思考,产生“感悟”,这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

  如何创设各种情境,让“问题学生”在感受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从而改变旧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是工读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正是不断的感悟才使“问题学生”对人生、事物、社会以及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只有当“问题学生”的认知发展了,情感丰富了,并学会独立思考的时候,才实现了真正的教育转化。

  关键词五:改变

  《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所希望的一切改变,其实就是从当下改变你自己,从修身开始。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是做人的基本追求。

  改变,是教育转化的临界点,教育转化“问题学生”要强调“修身”。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更多地指“问题学生”某种错误的行为和思想认知观念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改邪归正”和“改恶从善”,即从岔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甘地说:“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工读学校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优化的新的情境与环境来使得“问题学生”改变自己。“问题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和新的未知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新的改变,从而自觉净化周边的环境。当“问题学生”自己改变了,他身边的人与环境也会自然得到改变,从而达到一种良性的循环。

  关键词六:内化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能动的系统,它是发展变化的,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理解新事物、接纳新事物、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内化,就是个体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内射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所以,当涉及道德行为时,内化是巩固和植入某个信念、态度和价值的长期过程,当改变道德行为时,一组新的信念、态度和价值替换为或适应于所希望的行为。

  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内化的实质更多是行为的内化,是指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对行为规范进行反映、选择、整合的过程,是将新行为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以新的行为来替代过去的不良行为,其最终结果是形成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思想品德。要使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意识,从而达到改变不良行为的目标。

  关键词七:外生

  是不是德育内生了,德育的过程就结束了?答案并非如此。道德品行仅达到内化于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外化于行。所谓:“有感于内,必行于外。”传统德育重视德育的“内生”,却忘记了德育最终还需要回归现实,回归实践,还需要外化为行为习惯。

  因此,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使学生符合社会规范的新行为、新观念得到内化,更重要的是要使新的行为和观念能够外生,外显达到道德自觉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问题学生”,这也是新时期教育转化“问题学生”观念的一次大的变革。

  综上所述,文化是育人的核心,“人——在情境中”,创设一种优化的文化情境,通过改变“环境”,从而改变“问题学生”的行为与思想认知,达到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目的。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改变还不是终极目标,这些行为和观念还需要达到真正的内化和外生,才能实现真正改变一个人的教育目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有效地把握这“七个关键词”,对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注:本文为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中心十二五课题“工读学校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2B05)和广东省教育学会“工读学校‘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个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新穗学校,广州,510315)

  编辑 / 李益倩 终校 / 于 洪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