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沟通 > 五年级男生缘何离家出走?我用绘画疗法帮助他
在线阅读
五年级男生缘何离家出走?我用绘画疗法帮助他
时间:2017-07-03 16:37    点击:        作者:李秀文

 

 

                        改编杜文姬



 

离家出走的男孩


 某日上午945分,我接到德育处的电话:“五(4)班一名男孩离家出走了!” 从男孩(以下均称林)家人处得知:早上700之前,林趁家人睡熟的时候就离开了;750分,学校和家人确定孩子没有上学,到处寻找无果;930分报了警,立了案,各方启动相关资源协助寻找。接近1100时,在林外婆家附近的竹林里找到了林,大家松了口气的同时,一个问题浮出来:林,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为什么会选择离家出走呢?


 林为独子,小时候交给外婆抚养,两岁多便被送至托儿所。林妈和林爸均为高中学历,林妈曾经喜欢赌博,几年前输光了家里所有积蓄,林爸从此不愿回家。即便在家里,夫妻也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打闹。直至现在,双方虽然保留着婚姻关系,但仍然是分房状态。林爸林妈均是工厂工人,每天加班到比较晚,很少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更别说辅导功课了,连晚饭都做不了,林经常只能到爷爷或外婆家吃饭。在学校里,林也经常不上学、不写作业,老师们谈起他都摇头叹气。


面对面的交流


 第一次面谈:舒缓情绪,书写内心。当天返校后,林瘫坐在咨询室的沙发上,低着头,双手紧握着。考虑到他当天上午离家出走可能受到了外界以及自身各种复杂情绪冲击,我没有一开始就进入直接谈话,而是邀请林先进行内心的自我对话,即写一则内心日记,目的是帮助他释放内在情绪的同时,平静自我。我事先解释,这则日记是他内心的自由记录,他不用担心写得好与不好,也不用担心内容的规范,只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随着轻柔的放松音乐响起,整个咨询室里安静极了。林沉默了几分钟后,开始写内心日记,内容如下:


 “我的好朋友有叶××和黄××。叶是我以前最要好的朋友,但是他已经转学了;黄和其他人与我不怎么聊得来,所以有时候我很不开心。在家里爸爸和妈妈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而吵架,我很不开心,因为我看见他们吵架而我却无能为力,所以我很不开心。


 作业一有不会的题目,我就心烦,头好像爆炸一样,跟着下面的题目就不想写了。而且我也不想麻烦别人来教我,当然除了在学校里。现在,在我外婆家,我感觉很开心,因为我外婆对我很好,还有我表弟和我玩,所以我觉得开心。但在自己家里有时候能感受到家里的温暖,有时只能面对冷漠,那个时候我很不开心。”


 从他的日记来看,他的“很不开心”出现了四次,不开心的原因是父母经常为了小事大吵大闹,他对此觉得无能为力,这种无力感还伴随着自责和挫败倾向:“当父母吵架的时候,我很想做点什么,可是什么也做不了”。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无助、自责和挫败,也是孩子离家的深层次原因。


 针对他的无力感,我同理了他的情绪。


 “林,老师理解你的无力,你很想做什么,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很挫败,是不是你有时甚至还会产生一种自己挺没用的感觉?”


 “是的。”


 “林,你觉得很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时,你选择离开了家,当时想做什么呢?”


 “我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做什么,只想一个人静一静,去没有人的地方。”


 “嗯,老师理解,当你很迷茫、很无助的时候,你内心其实很乱,很想静一静。”


 “嗯。”林轻轻点点头。


 “老师有个建议,可否下次在内心很乱的时候,或者感受到孤独、无助的时候,来老师这个小屋,这样老师就知道你是安全的,以免在外面出现不安全状况,你觉得怎样?”


 林点点头。


 “相信老师,你不是一个人,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来,过去的一切都过去了,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来面对困难,逐个解决它们。来,握握手。”


 我主动握住他的双手,他没有抗拒,我们的关系更进一步了。


 在建立良好关系后,首先,我从他日记中的“无助感、内疚”的情绪点出发,引导他认识到父母关系不好有许多客观的复杂原因,父母作为大人应该对自己的婚姻关系负责,而这个责任不需要由小孩来承担。


 其次,明确一个家庭中小孩的能力范围与责任,比如每天坚持来上学,尽量写好作业,这是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引导林思考自己的责任是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这样就不需要有内疚了。


 最后,进一步引导他认识到如果采取离家出走或者逃学的方式,结果并没有真正帮到父母,还可能会让父母着急,这种方式潜意识是想促成父母和好,以达到父母双方共同关注自己的需要。


 第二次面谈进一步作绘画投射评估,制定针对性方案。为了进一步了解林的内心,这次面询,我让林作了绘画方面的辅助评估。林的自画像(见图1)是一个哭泣的小孩,眉头紧皱,表现出了他内心的伤心、无助、郁闷。


 

林的自画像


 

 林的房树人画像(见图2)是一个孤独的小孩站在窗边向外望。门是关着的,表明孩子的内心对外界的矛盾心态,既想和外界有所联系、有所沟通,又害怕直接面对;将门封闭,反映了他内心的不安全感。


林的房树人


 结合林的绘画和林的日记可以看出,林在学校其实是缺少核心人际支持的。林在日记中写到自己最好的朋友转学了,他很难过;还曾恳求父母帮忙与朋友转学到一起,但无果。他有时觉得自己很孤独,没人和自己玩。另外,之前因为他有时不上学,不写作业,老师们也对他评价很低,影响到他内在的自信。


 综合以上的会谈结果,我初步制定了接下来的辅导计划:


 第一,约见林的父母,全家一起进行家庭辅导;


 第二,和林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一起召开联席会,着手班会辅导;


 第三,对林进行人际交往模拟训练和学科学习辅导;


 第四,运用体育活动和游戏活动提升林的内在活力,改善低沉情绪。


 第三次面谈家庭辅导修复其受伤内心,恢复内在动力。后来我约见了林的父母。


 首先,讲解家庭辅导的设置问题:林坐在父母中间,本次辅导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完成一份家庭协议书;家庭成员需要遵守的规定就是不管家庭中任何一人说什么,其他人都不能随意打断对方,直至对方讲完。


 其次,关系进入:讲完设置后,给他们每人发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只允许写各自的优点,不允许写缺点。此举是为了营造温暖、爱、安全的心理氛围。


 最后,签订家庭协议。


 我邀请每个家庭成员写出自己对其他成员的期待和建议,然后一起探讨哪些行为是可以做到的,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商量。林一家的协议如下:


 父母承诺可以做到控制脾气,不当着孩子吵架,并尽量每天一家 一起吃晚餐;孩子也承诺不离家出走,凡出门或离开必告诉父母,天天去上学。


 协议签订后,全家人都无意识地长长舒了一口气,在我关上咨询室门的那一刻,我能明显感觉到整个家庭的氛围比刚才来咨询时要轻松很多,尤其是林,此时他的眼里有了一种光彩。


 第四次面谈角色扮演、认知调整和活动法缓解内心冲突。在这次聊天中,我了解到林的认知有些片面和偏执,看不惯不符合自己内心标准的事情,容易轻易对人、事、物作出消极评价。林的人际关系不好,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主动疏远同学的结果。为此,我采取角色扮演法,让林扮演其他同学,我扮演他,我们进行场景对话,让他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和别人受欢迎的原因。


 与此同时,我还邀请林带上乒乓球拍,课间和我以及其他同学一起打乒乓球,增强林在学校的快乐体验。林很乐意,每天一下课,就找我和同学打乒乓球。运动的时候,他脸上的笑容明显增多了。


 两周过后,在家长和教师、林自己的共同努力下,林坚持上学已有一个月,没有再出现离家出走的行为;走出了郁闷状态,话语增多了,田径运动会上还参加了垒球比赛。


 

 

关心的延续


 林的家庭问题不可能通过一次就彻底解决,父母的反应会反复影响林的心理所以家庭咨询除了签订家庭协议外,还应该考虑建议父母去专业机构接受夫妻心理咨询。


 林遇到挫折或矛盾时常采取无意识的逃避方式面对家长、老师,尤其是离家出走的极端方式。辅导过程中需要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逃避和威胁方式给父母、老师带来的伤害,在给予关心之外,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反思,防止他无意识将其作为一种威胁大人的手段。


 林的外婆似乎目前为止是林的最重要他人,考虑到林从小由外婆抚养长大,应该让她多和林沟通,多关心他的内心,这样林不至于感到孤独,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本文改编节选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2015年1月第2期。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