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青春期心理 > 会“听”让我变聪明
在线阅读
会“听”让我变聪明
时间:2019-02-28 11:01    点击:        作者:黄碧娥

 【活动理念】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听讲习惯,让学生上课更专心、学习效率更高是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一个要点。本次活动通过设置各种有趣的游戏体验,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掌握专心听讲的方法,感受专心听课带来的快乐,促进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活动目标】

1.认识认真听讲的重要性。2.学习有效倾听的方法。3.学会专心把话听清楚、听完整,有意识意识训练自己的倾听能力。【活动重点】

领悟倾听的重要性,探究倾听的方法。

【活动难点】

学会听人说话时用眼睛认真看,克制自己想要“插嘴”的冲动。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对象】

小学一、二年级

【活动准备】

50个眼罩、50张纸片,制作课件、倾听提示卡。

【活动过程】

一、热身导入——我说你听请同学们听老师念一篇文章,名叫《花雨》。当听到“花朵”的时候,女生起立并拍掌一下,男生坐下;当听到“雨滴”的时候,男生起立并拍掌一下,女生坐下。

老师开始念:

当花朵最需要雨滴的时候,雨滴适时而来,在我们的故乡,称此时的雨滴为“花雨”,此时的花朵为“雨花”,因为只有这个时候,花朵才最艳丽动人,雨滴才最晶莹光彩。

怎样才能描述两者“结合”的情景?曾经让我苦苦思索。

近读台湾一位诗人的新作,才让我惊喜读懂了我所理解的诗美:花朵是雨滴的最佳归宿,雨滴是花朵最爱恋的宝贝。雨滴流进了花朵,自己充满了花的欢笑,花朵迎进了雨滴,焕发着雨滴的晶莹。雨滴感染了花朵的颜色,花朵呈现了雨滴的光泽,他们共同映见了天光,并使天光与他们的颜色结合,雨滴进入了花朵,成了花的一部分,花朵融入了雨滴,他的生命是由雨滴构成。

教师:在刚才的活动中,老师看到大家玩得非常投入,老师也发现有的同学能在活动中反应又快又准确,而有的同学则出错较多或跟着别人做动作比较慢。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教师点评:是的,反应又快又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真倾听。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的主题就是:(板书出示课题)会“听”让我变聪明

二、故事里有答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朋友叫明明,明明很苦恼,原来:明明刚上一年级,发现一切都是陌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老师交流、不知怎么跟同学交朋友,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学会知识。妈妈知道明明的烦恼后,安慰他说:别着急,明明,先来听一个故事,故事会告诉你答案。

学生听故事: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喝妈妈的奶,要自己去找东西吃。”小猫惊恐地问:“妈妈,那我该吃什么东西呢?”猫妈妈说:“你要吃什么食物,妈妈一时也说不出来,就用我们祖先留下的方法吧,这几天你躲在屋顶上、梁柱间、陶罐边,仔细倾听人们的谈论,他们会教你的。”

第一天晚上,小猫躲在梁柱间偷听,一个大人对孩子说:“小宝,把鱼和牛奶放在冰箱里,小猫最爱吃鱼和牛奶了。”

第二天晚上,小猫躲在陶罐边,听见一个女人对男人说:“老公,请帮我把香肠、腊肉挂在梁上,把小鸡关好,别让小猫偷吃了。”

第三天晚上,小猫躲在屋顶上,从窗户里看到一个妇人唠叨自己的孩子:“奶酪、肉松、鱼吃剩了,也不收好,小猫的鼻子特别灵,明天你就没得吃了。”

就这样,小猫每天都非常开心,它回家告诉猫妈妈:“妈妈,果然像你说的一样,只要我保持倾听,人们每天都会教我该吃些什么。”

靠着听别人的谈话,学习生活的技能,小猫终于成为身手敏捷、肌肉强健的大猫。后来,它有了孩子,也是这样教导孩子的。

提问:

1)你觉得这个故事能帮到明明吗?

2)怎样做才能学到知识,变聪明呢?

教师过渡:明明听完妈妈讲的故事后,明白了倾听可以让人增长知识,变得聪明,于是他就像小猫一样多听老师说、多听同学说,果真学会了很多知识,也交上了新朋友。

三、趣谈“聪”字

你知道“聪明”的“聪”字是怎么写的吗?

请学生说,老师在黑板上写,先故意把其中的“口”写得出奇大,问学生是这样的吗?学生会说不是,要把“口”写小之类的话,于是教师趁机告诉学生:是啊,“聪”字之所以要把大大的耳朵摆在第一位,“耳”要比“口”大,就是指只有善于用耳朵倾听的孩子才会变聪明。“聪”字右边上面的两点就像是一双明亮的眼睛,也像是一双勤劳的小手,它告诉我们要先看先做再说,多听多看多做,然后才是适当地说。而用心是基础,就像地基一样重要

教师小结:不会时,多听就学会了;会的时候,多听别人不同的思考方式就变聪明了。

四、词语游戏中有秘密

随着课堂上学习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大,明明又遇到了新的烦恼,他问老师:为什么我上课很认真听了,还是不会呢?老师说:我跟你玩一个词语游戏吧,也许你就会明白了。

接下来,老师会念一些词语,请大家认真听,听完后回答问题:

1)苹果 葡萄 雪梨 香蕉 西瓜 凤梨 柿子 桔子 菠萝

提问:“凤梨”排在第几位?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常常一脸茫然。那大家带着问题,“凤梨”排在第几位?再听老师念一遍。

这一次,大部分学生都回答正确了。

教师趁机提问:第一遍听的时候,大家明明听得很认真,为什么难以答对,而第二遍听时却能轻易回答正确呢?

学生回答:因为第二遍的时候,我们是带着问题听的。

教师:是啊,原来带着问题去听这么重要啊,下面我们再来感受一次,请认真听:

王小东 李世 张清清 钟明华 林利利 赵春玲 李小明 王丽华

提问:“钟明华”排在第几位?难以回答,然后带着问题再听一次。

教师过渡:是的,课堂听讲要有目标(板书),上课时,我们要先把要求听清楚,再带着要求带着目标去听、去完成任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天学习新课前的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通过预习,发现自己哪里不明白,第二天带着这个问题去听课,收获就会更多。每次开始新任务前,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听清楚规则,也显得非常重要。明明跟老师玩过这个游戏之后,认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每天也开始认真预习明天的学习内容了。渐渐地,他适应了小学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进步,但是明明又遇到了新问题,你听……

五、“只听半句”闹笑话

播放录音:儿童诗《只听半句》请问:

1.他为什么会一屁股坐到油漆上?

2.这首儿童诗告诉我们听人说话的时候,要怎么样做?

学生小组交流:课堂上,如果不把老师的话听完整,老师只讲到一半的时候就插嘴或自己在下面讲小话,你猜会怎么样?你遇到过因为没听完整闹出笑话的时候吗?

学生分享:例如,要想把字写好,在老师教我写字的时候,很需要认真听。

教师小结:是的,耐心听人把话说完、不插嘴是倾听的基本要求,有问题也要等别人把话说完再提问(板书:耐心听完整)。为了不再一次次闹笑话,明明开始有意识提醒自己耐心听别人说完再开口了。

蒙眼作画有启发

有一天上课,明明低着头,老师提醒他,他回答说:“我在认真听啊!”于是,老师邀请全班同学参加了一个心理小实验。

活动规则:

1)每人准备好一张纸和一支笔。

2)全班同学带上眼罩,不可以说话不可以提问。(3)听老师的描述画画:先画一个半圆状,在半圆里画上三个圈,在半圆下面画一个长方形,在长方形里面画一扇门,在长方形的右边画一个窗户。

4)游戏结束后,让学生把眼罩拿下来,比较自己画的和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否一样。同学们会发现蒙眼作出来的画形状各异,跟老师画的有很大不同。在同学们的惊讶、兴奋状态下,请大家再画一次,这一次是要求不仅要用耳朵认真听,还要用眼睛认真看。

学生再一次作画。

教师提问:为什么第一次蒙眼作出来的画形状各异?而这一次作出来的画却跟老师的很像呢?学生答:因为这一次能用眼睛看,跟着老师画。

老师:是啊,这个游戏让我们领悟到学习时、听课时是否用眼睛看,学习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请大家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老师讲作业格式的时候,如果大家不用眼睛看,会怎么样?

2)老师教大家写生字,示范写的时候,如果大家不用眼睛看,会怎么样?

3)还有哪些倾听的时候,你觉得用眼睛看是很重要的?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小实验和讨论,明明深深地明白了听的时候用眼睛认真看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视觉信息占60%,听觉信息占20%。愿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有意识地充分利用眼睛和耳朵,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做一个会听课的好学生。祝愿同学们在倾听中学到知识,在倾听中学会思考,在倾听中获得成长!

大家这节课都听得非常认真,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张倾听提示卡,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会“倾听”的好学生。

倾听提示卡

聪明的孩子最会听,会听的孩子才聪明,带着目标听,耐心听完整,会“听”让我变聪明!    

【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我说你听”的热身游戏导入,既让学生放开了自己的身体,把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中来,又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听”对行为的影响。用同龄人明明的困惑和解惑贯穿活动的各个环节,能有效地把学生带入学习和应用的情景,并让学生有更强的角色代入感。先是通过故事“小猫的倾听”让学生领悟倾听可以让人学会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接着幽默巧妙解说“聪”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倾听”重要性的认识。接着用听词语的游戏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学习中“带着目标、带着问题听”原来这么重要,对比的冲击力量会强化学生的感受。通过“只听半句”让学生发现搞笑中的尴尬;最后,用蒙眼作画小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听不能仅仅用耳朵,听的时候还要认真看,小组交流中的智慧碰撞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感悟。“倾听提示卡”是这节课的延伸和课后暗示提醒。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向东小学,东莞,523000,选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第7期)

编辑/终校/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