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青春期心理 > 金口易开,生机再来——高中心理课学生沉默的原因与对策
在线阅读
金口易开,生机再来——高中心理课学生沉默的原因与对策
时间:2017-04-28 14:06    点击:        作者:石丽媛

  

〔关键词〕高中心理课;沉默原因;对策

一直以来, 心理课以体验性和活动性而受到学生的青睐, 然而,不是每节课都会让学生感觉有趣, 有时候课堂也会出现并非教师想要的消极沉默,比如:睡觉、讲话、开小差、不愿说话、不敢说话、看其他书、做作业等现象,尤其在高中生学业负担繁重的情况下,如果心理课流于平淡,学生很可能就转为沉默。为此,我们很有必要思考一下高中心理课上学生沉默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一、心理课上沉默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

1. 课堂主题未贴近学生内心

有时, 教师选择的课堂主题过大,内容过于宽泛,学生感觉不接地气, 就会出现一些消极的课堂沉默,比如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 这样的主题显得有些大, 讲起来可能会顾到这儿顾不到那儿, 从而导致每一个环节可能都是浅尝辄止, 学生体验不深刻。事实上, 高中生的人际交往包括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异性交往、舍友交往等,教师可以将主题进一步分解,形成一些微主题, 然后从这些微主题中挑选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来进行, 这样学生发言的欲望会强烈很多, 课堂效果也会好很多。

另外, 选择的主题不具校本化, 也会让心理课堂陷入消极沉默。有时同样的主题, 在其他学校可以上得很好, 但移到本校来上, 却不对味, 这是因为每个学校的校情、学情、生源有差异,学生遇到的问题也不同, 比如 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 这一主题在普通高中效果较好, 因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相对欠佳, 厌学的人较多, 但在一些重点高中,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所以课堂内容、课堂呈现方式也应随校本情况而变化。

2. 课堂形式单一乏味

目前高中生的心理课, 课堂形式大都是案例分析与讨论, 尤其在有统一教材后, 如果每次都按照教材里面的内容上, 学生会感觉形式呆板。比如,苏教版《心理健康》(高中试用本)每一课的编写模式都差不多,都是心灵故事(案例)心海导航(理论) 成长工作坊(活动)拓展训练营( 巩固活动) 这样一条思路, 当然, 教材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案例与活动, 但教师如果处理得不够灵活, 一味照本宣科, 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一种扬弃的态度,没有必要的课堂反思,课堂就很容易因为单一的形式而陷入沉默,成为教师自导自演的剧情。

3. 问题设置欠具体

心理课上, 如果教师的提问比较抽象笼统,学生很可能不知道如何回答,即使回答也是简简单单的词。比如科学管理时间 的主题中, 当学生测试后, 教师问:同学们,你觉得自己的时间管理得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还可以”“不错”“不怎么样”“很差,如果教师不善于运用具体化技术,这个问题很可能就到此终结,教师对学生的时间管理情况还是不了解。

4. 控场能力不够

学生的学习状态是随情绪情感而变化的, 如果学生上一节课被老师批评了, 或者与同学发生矛盾了,或者月考考得差,又或者有其他心事, 那么这一节课情绪状态就会很糟糕而无心听课, 这时, 如果教师因此而产生低落情绪, 课堂基调 就会越走越低, 导致课堂越来越上不下去, 有些教师就会以自习来结束课堂, 其实, 这就是教师控场能力不够的表现。

(二)学生方面

1. 学生不知如何表达

心理课上, 教师让学生发言时, 学生经常会出现 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的情况, 这可能有几种情况:一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好; 二是学生阅读量不够, 词汇量少; 三是学生可能出现 舌尖现象,话到嘴边说不出。

2. 学生对教师抗拒

有些学生因为被某个教师批评、挖苦、辱骂过, 从此记恨老师,一看到老师进教室就不舒服, 课堂上表现很消极, 不说话, 做自己的事, 或者与老师对着干, 课堂上师生互动就有问题。

3. 学生胆小,考虑多

有些学生生性胆小, 课堂上不敢发言, 尤其是有人听课时, 更是紧张不已;还有的学生在心理课上分享自己的故事时,怕别人太了解自己而表现出防御的态度; 也有一些学生怕伤面子、出丑、得罪他人, 当教师让大家分享班级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时,学生一般都不敢说。

4. 学生情绪欠佳

高中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 影响情绪的事件也很多,不理解课堂内容、人际冲突、恋爱失败、选择矛盾、成绩下滑等都会影响他们的课堂学习状态。

二、如何应对心理课的沉默

(一)实行选课、点课

高中生的心理课主要涉及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学习、情绪情感、生活适应、生涯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内容下又有若干个主题,教师可以根据校情和学生实际, 提供给学生一些主题, 让其选择; 或者在开学之初, 让学生写写本学期最想在心理课上了解的内容;或者教师事先准备好一学期的课,在课堂上让学生随便点课,根据点课人数的多少来决定课堂主题;或者教师在一节课快要结束之时,让学生来决定下一节课的内容。选课与点课的目的是让课堂主题更贴近学生生活,每节课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最迫切需要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二)丰富课堂内容与形式

心理课属于活动课, 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对于高中生, 我们可以有案例分析与讨论、情景角色扮演、故事启发、笑话幽默、视频欣赏、活动互动、自我反思等形式。一节课形式多样,但又不流于形式, 不一样的形式下有更深刻的内容体验。高中生具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 因此在内容的设置上, 有价值的问题必不可少,内容的逻辑性与层次性至关重要。

(三)细化问题

在分享环节上, 心理教师要会设置问题与适当追问,这表现在学生参与活动后,教师呈现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并且有针对性,让学生知道回答问题的方向, 从而有话可说。比如 科学管理时间 这个主题, 学生记录完我的一天各项事务所花的时间后, 教师可以呈现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请你们看看自己一天的时间分配合理吗?时间用得多的事务有哪些?这些事务时间安排有必要调整吗? 如需调整, 如何调整?同时,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如果只是三言两语敷衍了事,教师就可以适当追问。追问可以使用具体化技术,让学生知道如何把问题回答得详细具体一些。比如: 同样是时间管理的主题, 学生的时间管理存在漏洞,教师说: 你该如何去合理分配好你的时间呢? 学生说: 不知道。 教师这时可以追问:在你心中,什么样的事是值得去做而且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的呢?为什么?将问题细化,可以挖掘出很多信息。

(四)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课堂上, 如果教师没有较强的情绪调控能力,课堂教学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尤其面对情绪多变、内心世界闭锁的高中生, 心理教师一定要把控住,不能跟着学生的低落情绪走,更不能因为暂时沉闷的课堂氛围而丧失自信。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课前可以播放一段搞笑视频,调动学生的情绪;二是课中多插播一些幽默风趣的段子,调节学生的情绪;三是说出自己面对同学们此刻消极表现的感受,让学生理解老师;四是提问班中的一些活跃分子;五是教师采用多种课堂形式,调动全体成员参与。

(五)营造安全的课堂氛围

在分享之前, 教师要给学生提要求: 不嘲笑、不讽刺、不挖苦、认真倾听、相互尊重、给他人掌声。在分享时, 对胆小的同学, 可以先让同学们给TA 掌声, 同时教师站到学生身边,鼓励学生发言, 肯定学生的亮点, 抓住每一个可以表扬的机会,给学生加油鼓劲;对害怕得罪人的同学, 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不点评他人观点, 不伤害他人情感;对直接受到言语攻击或受到负面评价的学生,教师可以及时挖掘该生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该生,让该生避免尴尬场面,待学生心情放松之时给该生提出一些建议。教师要尽量少批评, 如果有必要批评, 尽量语气委婉,以避免师生冲突。

(六)训练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

一般来说, 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错,但在心理课的分享环节,普通高中生的语言表达欠佳,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连贯性、流畅性和文采性方面。为此, 教师可以在分享之前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让学生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后再发言。在分享时, 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以使学生语言更连贯, 并鼓励学生多发言, 多锻炼。同时, 教师要提醒高中生多阅读,拓宽知识面,提高发言的内涵。

(此文刊登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11期。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扬州,225000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