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考试心理 > 运用ABC理论缓解高考考试焦虑的实践
在线阅读
运用ABC理论缓解高考考试焦虑的实践
时间:2020-03-13 18:47    点击:        作者:王岚

 

高考对于社会和考生个人所具有的意义毋庸多言,这也使其极易成为考生及其家庭的压力源。高考前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是中学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高中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缓解高考考生的心理压力,一直是心理咨询教师们积极探索的问题。通过长期摸索,笔者基于ABC理论逐渐总结并整理出一套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并在学生个别面谈和团体辅导实践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理论基础

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lbert Ellis)创建的。其主要内容是: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后果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也就是说,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并不是由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经受诱发事件的人对该事件所持有的不正确的看法和信念所导致。

考试焦虑是个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结果的过度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考试焦虑的行为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抑郁等,还有的人会出现反复关窗、不停洗手等强迫行为症状。

运用ABC理论缓解考试焦虑的逻辑基础是,引发考试焦虑的并非是高考本身,而是考生对高考所持有的非理性观念。咨询师可以引导考生修正关于高考的非理性观念,理性对待即将到来的高考,重建积极情绪,从而达到缓解考试焦虑的目的。通过运用ABC理论缓解考试焦虑,可以使考生在备考和考试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二、运用ABC理论缓解考试焦虑的实践与操作方法

(一)向非理性观念宣战

在高考前三四个月,各种模拟考试接踵而至,紧张气氛日益浓厚,因考试焦虑而来到咨询室求助的学生明显增加。通过沟通可以发现,有些考生对高考的认知存在偏差,持有各式各样的非理性观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非理性观念有高考太重要了,考不好我就完了”“要是考不上,大家都看不起我”“我爸妈比我还紧张,万一考砸,他们肯定难过死了等等。这些观念虽然偏激,但确实反映了考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也正是考试焦虑产生的真正原因。運用ABC理论缓解考试焦虑的第一步就是,引导考生修正关于高考的非理性观念。

对高考及其结果,考生往往犯了夸大和绝对化等错误。心理咨询师可以针对考生的非理性观念提出质疑,然后再通过揭示其不合理性和自相矛盾性来动摇该非理性观念。下面针对几种有代表性的非理性观念,分别进行质疑和驳斥。

1.“考不好我就完了

什么叫完了?是新陈代谢结束了吗?(考生笑)高考成绩真的决定生死吗?能决定你一生的成败吗?没有哪一件事情的结果能决定你整个一生的命运和成败,包括高考。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用踏实的努力一步一步前行。就算一次高考不理想,只要自己不放弃,只要坚持努力,还有很多机会,仍然能走出精彩的人生。假设你能活到八十岁,高考只不过是在你十八岁的时候进行的一次选拔考试,你觉得考不好就完了?(咨询师这时候可以辅以表示时间长短的手势,考生笑)要记住:世上没有失败,除非你停止努力!

2.“要是考不上,大家都看不起我了

大家是谁?有很多人把你围在舞台上,用聚光灯照着你,等着看你高考的结果吗?(考生笑)你是不是以为要是你考得好,上了公交车,司机师傅和乘客们都会给你鼓掌献花?要是你考得不理想,公交车上的人会唾弃你,不让你上车?(考生笑)每个人都有自己操心的事情,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各人能把自己的事情整明白就够费神了,大家哪里还有那么多闲工夫来关注你考得怎样。

3.“我爸妈肯定难过死了

在排除了头脑中虚构的大家之后,考生最揪心的就是怕辜负父母的期望了。确实,你自己、你的父母和真正关心你的亲朋好友会高度关注你,关注你的高考成绩。但是你要正确理解他们对高考的关注,理解他们对你的期待。千万不要以为,你在他们心中的价值是高考成绩赋予的,也不要以为父母亲友会幼稚到认为高考就是一切。

父母和亲朋对你的关爱会因为高考结果而发生改变吗?你是不是以为要是你考不好,父母亲朋会嫌弃你,不再爱你?(考生沉思)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也许父母曾经对孩子说过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怎么生你这么个小孩,你看隔壁孩子多好!之类的气话。年幼的孩子也许会当真,甚至有的人在成年以后,还误以为爱是有条件的,爱是建立在成就和地位之上的,若自己表现得好就能争取到父母、亲人或配偶的爱,反之,就会失去他们的爱。请理智地想一想,父母是根据你的高考成绩来决定爱不爱你,还是因为爱你才关注你的高考成绩呢?假设你考得不理想,而同学张三、李四考得很好,你的父母亲友会不会说:哦,不要这个孩子了,我们以后把张三李四弄到家里当儿子养吧!(考生如释重负地笑)对于爱你的人,你的存在就是最大的价值,他们才不会因为高考结果如何而发生动摇。真爱是没有条件的,而爱的能力却需要学习,我们都需要学习付出真爱、接受真爱的能力。

所以,请相信,父母作为成年人,他们能够理智成熟地看待高考的结果。因为他们爱你,所以希望你高考成功。但是高考成功本身绝不是他们的终极愿望!他们真正期待的,是你健康和幸福地生活!

(二)重建理性的观念

当考生的非理性观念发生动摇后,咨询师应引导考生用更成熟更理性的观念代替原有的偏激观念。也就是带领考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回答高考是什么?应该如何看待高考?的问题,从而使考生形成更加客观、科学和全面的认识,减轻过大的心理压力。

1.高考是收获季而非审判日

高中三年,学生们披星戴月刻苦学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经受了无数的考验。人生能有几回搏?应该为自己的奋斗感到自豪,用收获的喜悦心情来迎接高考。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必须耕耘,耕耘之后必有收获。高中三年的奋斗必将使自我获得成长,变得更成熟更强大。高考之后,学生们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们应该在高考赋予的新起点上继续奋斗。

2.高考绝非人生终决选

高考的成功也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圆满成功。事实上,有少数学生在高校里迷失了方向,有的沉迷网络,有的深陷恋爱,结果荒废了学业,甚至被退学。究其原因,原来在高中的时候听父母、老师说高中可别上网、别谈恋爱啊,等上了大学,你想怎么样都没人管了,于是,高考就成了人生的终极目标,考上大学以后就彻底没有目标,不再努力了。假如这样,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呢?还有一些人,学业倒是不错,但是非观念不清,或人格不健全,即便是在高考这件事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很难成就事业,有的甚至误入歧途。

即便是高考不成功,甚至是没有参加高考,也不一定就不能成才。习近平曾经就这个问题指出:考上大学固然可喜,但没考上大学也不用悲观,更不能绝望。路就在脚下。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终决选,高考也绝非人生终决选。

3.感恩高考,它是社会公平的底线

高考是什么?对于个人而言,高考是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来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对于社会而言,高考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考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历史选择和现实举措。

高考制度曾一度在文革中遭到废除。1977年冬,在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同志的亲自过问和布置下,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大门终于被重新打开。人们奔走相告,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重新到来了!用历史的观点审视高考,认识高考對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对高考的感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三、运用ABC理论缓解考试焦虑实践的注意事项

运用ABC理论缓解考试焦虑,成败的关键在于心理咨询师和考生之间的沟通。咨询师只有通过深入的沟通和了解,才能准确挖掘出考生所持有的非理性观念,并精准剖析其观念的不合理性,以助其解开心结。

在引导考生建立新观念的过程中,咨询师应组织有效的互动,引起考生的共鸣,从而促进考生对新观念的内化过程,藉此舒缓考生的心理压力,保持适中的焦虑水平,在备考和考试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以赢得正常水平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2]何汝明.情绪ABC理论在德育中的运用[J].中国德育,201620):45-46.

[3]杨清艳,徐子燕,李占江.非理性信念及其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0-42.

[4]师心灵.学生不良情绪消解方法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211):25.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九中,合肥,230001

选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第14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