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初中生而言,高中生的心智活动和注意能力大大提高,其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也迅速发展。但因高中学段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导致焦虑感增强,且情感问题日渐突出,以致于偶有高中生跳楼自杀等现象发生。作为高中一线教师,我们在惋惜感叹之余,又应该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实施好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各种信息,通过细致、敏锐的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采取灵活、巧妙的办法,帮助学生妥善地处理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浅见。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自卑是一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日本教育家田畸仁经调查研究发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由于缺乏自信心而造成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首要的任务是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因为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自信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第一要诀。”
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找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第一,在课堂上表扬学生。比如给差生一个难易适度的问题,如果回答正确,便会借此机会表扬一番。第二,在作业本上写鼓励性的评语,如“你的这一回答很精炼”等。有时短短一句评语,其效用也许胜过一次长谈,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
学习焦虑是高中生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常表现为对外界事物反应过分敏感、缺乏自信心。特别是由于学习过程中一些小的失误而产生沮丧、过度焦虑等否定情绪,怕同学议论,怕老师另眼看待。
学生张某期中考试成绩略有下降,她焦虑不安,试卷讲评结束后,她给了我一张纸条:“今天我看到自己的历史试卷分数,不知有多么伤心,听见旁边的同学在嘲笑我,我觉得十分难过,老师,您对我失去信心了吗?老师,多给我一点鼓励吧。”我看后立即回了她一纸条:“别让失败的恐惧动摇了你对自己的信心,记住,真正的你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她看后激动万分,表示要永远珍藏。
三、纠正学生的异常心理
高中生由于不良的社会、家庭环境以及错误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行为问题,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欺骗父母和老师等。在课堂上,个别学生由于虚荣心强弄虚作假,自己明明不会,还装成什么知识都掌握了。我采取的方法是:个别学生,个别解决,个别对待。例如,对几个常“克隆”作业和考试作弊的学生,私下让他们在我面前重新背诵或重做类似的题目,一般来说很快就能暴露实情。此时,学生大都会感到自责和内疚,这时我会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内心冲突的瞬间,一方面晓之以理,另一方面耐心劝说。这些举措只要长期坚持,成效就会比较明显。
四、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许多学生自幼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精神和独立能力,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负责任。例如,有的学生自我展示欲望过强,而这种欲望与其本人的实际能力有距离,这一反差常使他们情绪波动、学习成绩不稳定。又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想抛开常规的答题方式,时刻都想创造一鸣惊人的“壮举”,然而由于基础知识不过硬往往适得其反。如果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就会产生焦虑、颓废的情绪,甚至可能发展到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增强耐挫意识,就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遭遇挫折是正常的。要学会耐挫方法,学会接受有益的批评,从学习中增强耐挫能力,在受挫中提高耐挫能力。
例如,高三历史的几轮复习是非常枯燥的,而且记忆量较大,有的学生会心情烦燥。这时我会说:“这是考验同学们意志力的时候了,若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哪一位同学能够取得成功,就是一个最有毅力的学生。”在学生受挫时,应该教育学生不要一蹶不振,而是要冷静分析受挫的原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解题策略,在困境中奋起,努力将“山穷水尽”转化为“柳暗花明”。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通过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互动、互助、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成功的合作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互动双方都会有知识、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在教学中,我常常建立小组合作模式,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思维差异、语言差异和动手能力差异深入了解学生,优化小组组合,形成互补型合作团体,充分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个性特长。在遇到困难时,由学生自己合作解决,使学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及与他人和谐相处、通力合作的意识,学会在民主的气氛中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学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些品质,对他们日后走上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有益。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性格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扬州,225800 选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年第3期)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