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是学生对考试情境的一种紧张的类似担忧的反应,对学习、考试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事实上,适度的焦虑会促使学生更认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更主动地思维,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而且,经常体验一定程度的焦虑并获得成功的应付经验,可以提高一个人心理的抗压能力。然而,过度的或长期持续的焦虑不仅干扰学生的学习和考试,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帮助学生分析考试焦虑的原因,并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一 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从客观上说,是学生面临的考试相当重要或难度过高;从主观上说,是学生自认为应付考试把握不大,预感个人自尊心会受到威胁。具体地说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来自各方面的考试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如: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和名次,形成孩子的心理负担;父母对儿女的生活起居大包大揽,无微不至的关怀造成孩子万一考不好“愧疚”的心情;社会竞争中的下岗失业,也给日渐长大的中学生造成了心理阴影;同学间的竞争、老师的看法、升学的压力等等,都会给学生造成紧张的心情。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压力加重,易产生自卑感,丧失信心,从而产生考试焦虑心理。
2.身心疲劳,造成厌倦逆反心理
学生在各种考试压力下,长时间连续不断地从事脑力劳动,感到精力不支,死拼硬干,夜以继日,造成身心疲劳,产生各种焦虑症状。学生日复一日重复着上学——回家——上学、上课——做题——复习——上课的生活方式,觉得学习没有乐趣,在遇到困难时,再加上师长的反复叮咛,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其大脑对外界的刺激就常处于“休眠状态”,从而产生上课走神、复习不充分、题做不出来的现象。这种状况加大了学生对考试焦虑的程度。
3.以往的失败经验,造成悲观情绪
一些人大看重得失,经受不住失败,大大小小的失败感集聚起来就形成了自卑感,往往觉得自己不如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心,悲观失望,以至对考试产生焦虑心理。
4.试题的偏、难、怪,老师的过高要求,复习不充分,也是造成考试焦虑的重要方面。
二 调适高焦虑的方法
找到产生心理焦虑的原因后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引导学生走出心理焦虑的阴影至关重要。调节焦虑的方法应因人制宜,时间、地点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对高焦虑情绪可采取以下几种调节方法:
1.情绪宣泄法
通过某种活动把压抑、郁闷的情绪宣泄出来。如通过跑步、骑车、踢球等剧烈活动,或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大喊大叫大笑等形式一吐为快,使身心放松。当然也可采用舒缓的方式进行,如写日记,和老师、家长、好朋友谈心等,改变自己的心情。
2.情绪转移法
当复习、考试成了一个过于集中的焦点就容易产生劳累,这时可以暂时放下书本,干自己喜欢的事,如听听音乐、赏花、睡觉,分散焦点,放松一下,消除紧张的心理压力。在考试中由于遇到难题而紧张,可放过“拦路虎”,先做会做的或比较熟悉的题,以缓解自己的紧张心情。
3.全身放松系统脱敏法
通过改变肌肉紧张,通过想像愉快的情景,使精神放松,如做放松操、深呼吸等。
4.体验成功经验
部分学生产生考试焦虑反应,除因为考试的重要性外,还由于缺乏内在的自尊心和价值感。自尊心与价值感的缺乏和学生过去的失败挫折的经验紧密联系,因此,降低焦虑水平可通过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目标,使之与学习能力相适应,让学生尝试成功的经验,并对其成功行为给予强化来实现。
5.认识矫正
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支配的,产生焦虑有其客观存在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担忧,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并正确认识自己的应付能力。对不合理的担忧用实事、常理予以驳斥并分析其危害;对合理的担忧分析其内因、外因,找出哪些是可以克服的,哪些是可以控制但不能完全克服或短期难以解决的。要明确克服或控制的具体措施,做到心中有数,达到缓解焦虑的目的。
6.自我教导训练
高焦虑者通常使用的内在对话带有自我批判或自毁的性质,如:我不是学数学的料,物理考试使我害怕等等。自我教导训练就是指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找出使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情景,审视与情景有关的内在对话,然后寻找积极的内在对话,如:太棒了,我又做完了一道题;还有时间,别紧张等等。
除了以上从心理角度调适考试焦虑的方法以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端正考试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把考试看成是对我们一段时间内知识能力的鉴定,从而不是应付考试而是愉快地迎接考试,心情就会舒畅。另外,掌握一些考试技巧也可以调适考试焦虑。当然,心理调节不是一天或一节课就能完成的,要靠老师、学生长期训练。同学们有了充分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就会顺利通过考试,快乐成长。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