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一封绝情信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辅导案例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一封绝情信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辅导案例
时间:2018-04-03 11:06    点击:        作者:赖舒旋

 成长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走过困顿与彷徨,方显生命的丰盈!

         ——题记

一、 来访者基本情况

初三,一个满灌升学压力的非常时期。于是,某班的10个女生一同来到咨询室,彼此诉说着学习的艰辛、考试的焦虑。当事人Lily(化名)就在其中,眉头紧锁地听着同伴的声声叹息。

也许是大家对成绩的过分在意,当事人突然开口:“老师,我常问自己,我到底为谁而学?我活在这世上有什么意义?”说完,她轻声抽泣起来。全场哑然,静静听她诉说:“我觉得人都很虚伪。他们跟我在一起不过是因为我成绩好,而我却不知道成绩好有什么用。以前的我对学习不屑一顾,即使恶作剧,朋友也包容我,我过得很开心。可现在,我不可以了,我不相信任何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她越说越激动,双手紧紧攥一起:“我想过死,用刀片割自己的手,但又不甘心!……

二、主要问题概述

平息了当事人的情绪,我与她约了第二次会谈时间。她如约而至。随着沟通的深入,她的心理困扰渐渐清晰起来,一个活泼大胆的个性女孩也逐渐从这瘦小的躯壳里浮现出来……

当事人性格外向,大胆活泼为她赢得了一些追随她的朋友。她们随心所欲,经常有些“疯丫头的恶作剧”。然而,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使她不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五年级时,最要好的朋友却写了一封“绝情信”,信中坦言:她早就难以忍受当事人的很多做法,如果不能改变,只好绝交。

犹如当头棒喝,“绝情信”击碎了她长久以来“感觉良好”的自我,同时也摧毁了她“无条件包容”的人际信任。为了挽回好友,她许诺愿意改变。从那时起,她开始很重视好友提的要求。她经常提到:“如果不是她,我的成绩不可能这么好,一定是个很坏很坏的女孩,但我却好像为她而活……”现在两人感情依然很好,但似乎只有她把好友视为最要好的,好友却不是。当事人表示,她不怪好友,但怨恨夺走好友的那个人。

三、背景资料

进入青春期,青少年面临着自我同一性发展和角色混乱的成长任务。这个任务,使得他们关注自身,变得敏感,诸如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引发他们形而上的思索。他们必须仔细思考,积累各种各样的知识去回答它,借此作出种种尝试性的选择,最后发展出某一生活策略。一旦这样做了,他们也就获得了自我的同一性,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结局。

四、分析与诊断

对于当事人来说,友情的天平难以再次调平,对好友的许诺却使自己耿耿于怀,加上历经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尝试选择期,当事人的心理困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未竟事物的困扰

完形治疗认为,“过去的影像、没有处理好的事件,会形成未竟事物,一直浮现在当前的环境背景中;当未竟事物的力量足够大时,会主导个体的能量朝向未竟事物而干扰现在的生活。”

好友的绝情信,就是当事人的“未竟事物”。这个未被处理的心理危机,使她每每看到信时,伤心欲绝的心情就如同昨日;对好友的许诺更使她丧失了自我的存在感,认为是为好友而活,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感。

2.    “坏女孩”心理

“未竟事物”更使她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对他人进行负面归因,很多想法甚至让自己都感到害怕。比如,认为别人与她交往是因为自己成绩好;看到好友和别人有说有笑就心生诅咒……觉得自己怎么可以有这些想法,时刻警惕自己的“坏女孩”心理。

3.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当事人经常听外婆讲佛的故事。佛说:“人生是一个苦难的过程。”当事人耳濡目染,深信不疑。进入初中后,她就经常思考生死问题。每每难过时,绝情信的痛楚就如影随形,轻易就泛起自杀的念头:“既然人生是痛苦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五、干预方案

针对最为困扰当事人的“未竟事物”,我以完形疗法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理情疗法,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并采用纸笔(人际温度计)、故事、两可图等咨询工具,通过宣泄、倾听、释义、质疑、自我暴露、换位思考等多种咨询技术,分两次对当事人进行干预与辅导。

六、辅导策略实施

1.        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充分倾诉。

团体咨询中,我与大家的互动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当事人突然开口,我便让她尽情诉说。此间,我耐心倾听,以平常心对待她过激反应,让她感受到自己是被无条件接纳的,她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2.        正面赋义,接纳心灵成长的阵痛。

引导当事人看问题积极的一面:“其实,到了这个年龄,很多人都会思考‘我是谁?我活着为了什么?’等问题,这是成长必然经历的自我同一性时期。有些人一辈子都找不到答案;有些人苦苦挣扎,豁然开朗,人生路从此走得逍遥。现在的你已经开始探讨这些问题,这不但不难为情,反而表明你比同龄人更早关注心灵成长。老师相信,经过这一番思考,你的人生路一定会走得要快、更好!”看到当事人情绪平复下来,我与她约了第二次会谈时间。

3.        辩论非理性信念,破除“坏女孩”心理。

第二次咨询中,当事人袒露了自己的恐惧。其实,她持有的是一种非理性信念 “我不能有嫉妒、诋毁等负性情绪,否则就是思想很坏的人。”针对这一“坏女孩”心理,我不断质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见过从没发过脾气的人吗?见过从没有过不满的人吗?”让她觉察并放弃自己这一绝对化的非理性信念,重新建立理性信念:“每个人都会有负性情绪,有负性情绪并不可怕,关键是自己能够妥善处理它。”当事人长舒一口气,表明了她对“坏女孩”心理感到如释重负。

4.        描绘人际温度计,重新评估友谊圈。

针对“好友不把自己视为最要好的”这一想法,我首先了解当事人的基本信念:“你认为哪些事意味着友谊出现裂缝?” 短暂思考后,她写了以下几点:

1)       相互倾谈的时间少;

2)       共同的话题少;

3)       希望对方关心自己时,另一方心不在焉;

4)       一些小问题引发的分歧;

5)       别的朋友的间接影响。

针对以上五点,我与她逐条进行分析,让她意识到,真正的朋友不见得有很多话说,让她认识到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尤其是第五点,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换班以后,你自己会不会交新朋友?”让她接纳好友和自己一样会交新朋友的事实。“她对你的旧情谊如你一样,只是她需要更多的朋友,你也一样。”

接着,我让她描绘人际关系温度计。在人际梯度上,当事人只有两个至亲密友,其他梯度却是空白。看着这个“温度计”,当事人明白了自身交往的狭隘。我乘胜追击:“正是由于你没有去拓展自己的友谊圈,才会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仅有的两位密友身上,潜意识中又要求她们对你也百分百付出。这种不对称的要求是你不断遭遇人际挫败的最主要原因。”当事人频频点头,表示要重新调温,不断扩宽自己的人际交往圈。

5.        处理“未竟事物”,告别不愉快的过去。

让当事人观察一幅两可图《花丛中的侧脸》:同样的画,角度不同,内容不同。“对于绝情信,你一直关注的是对好友的好处;换个角度想,这样做对于自己有哪些价值呢?现在的你成绩好,可以追寻梦想。假设没有这封信,你会变成怎样?”当事人说:“可能是一个到处搞破坏的坏女孩。”我继续问:“你更喜欢哪个自己?”她选择前者。“也许我们应该感谢这位好友,是她的绝情成就了现在更满意的自己!”但也正因如此,她觉得是在为好友而活。

她至今保留着那封信,保留了“未竟事物”对当前生活的牵绊。她需要的是与过去郑重其事的告别,斩断“未竟事物”如影随形的影响。于是,我布置了一项作业:烧掉那封信,烧掉那段“伤心欲绝”的痛苦体验。当事人表示,她准备告别过去,重新评估它的积极意义。

6.        自我暴露,讨论生与死的本能,把握人生的意义。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生和死两种本能。一切自杀、自虐、犯罪等破坏行为都源于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则让人向上、向善发展。这两种本能一直在互相斗争,谁占上风,谁就控制人的发展方向。霍金、张海迪等人活得艰难但为什么没有直奔死亡,就是生的本能在起作用。通过潜意识的释义,当事人看到了自杀念头的根源,从而增强了自我的把控意识。

此时,我采用自我暴露技术,讲述自己的初中历程:“人生是一个经历痛苦的过程,但人更期待熬过痛苦后的快乐幸福。在你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初中时,我也总觉得同学对自己不好,我也思考自己为什么而活。但现在我反而庆幸自己有过那段痛苦挣扎,这告示着自己又成长了一个阶段。如果我们有目标并愿意为之追求,那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就能不断看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七、效果评估

有关人际交往、自我概念、生死问题,基本上是同一性发展时期的个体必然经历的成长课题。当事人很善于思考,有较高的领悟能力,表达能力也很好。在渐行渐深的咨询中,她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频频点头,慢慢地摘下了长期以来的负性情绪面具,重新评估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圈,也越来越接受正在成长中的自己,不断收获新的成长启示。

八、自我反思

反思整个过程,我认为咨询能够顺利推进主要在以下几点:

1.    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营造安全接纳的氛围

当事人已在团体咨询中试探了我的可信度,看来我没有令她失望。我的耐心倾听和同理,更让她觉得自己得到了无条件的关注,从而愿意袒露心迹。

2.    描绘人际温度计,直观呈现友谊圈

人际温度计的描绘,让当事人直观而形象地看到自己友谊圈的断层,从而领悟到可以通过拓展朋友圈来转移对至亲密友的过分关注。

3.    运用自我暴露技术,接纳成长阵痛的自我

青春期个体,由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知识阅历又有局限,难免认为天底下只有自己才有这样的困扰,从而自我封闭,形成非理性想法。因此,通过自我暴露技术,当事人了解到原来心理老师也有过类似困扰,这就增强了她面对问题的勇气,重新接纳成长阵痛的自我。

咨询的遗憾与不足:

有些心理困扰需要经过多次探讨才可能深刻体悟,但时下是中考冲刺阶段,当事人根本没时间来探讨这些令人彷徨的成长话题。本着对升学负责,我也只好让当事人先释然“绝情信事件”,让精力回归复习,成功跨越这一重要阶段。

 

衷心祝愿当事人向着丰盈的生命进发!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