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深圳市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项目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深圳市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项目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时间:2018-04-19 15:28    点击:        作者:邱洁苡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病变引起的发展性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语迟,言语障碍突出;孤独离群,交际困难;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等等。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是指让自闭症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能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教育形式,能够在教育经费较少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可以满足残疾儿童就学的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也符合国际上“正常化”教育原则、回归主流、一体化教育、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我有幸在2009年全程参与了深圳首个随班就读支援项目,当时所任职的深圳市锦田小学也是全市第一所“随班就读支援试点学校”。

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试行工作开展以来,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事实上的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形式上的“随班就读”更多地沦为了“随班就坐”[1],即在普校中具备“随班”这种形式,而未获得“就读”的实质,甚至还有很多的残障孩子依然被拒绝在校门之外。

一、   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分析。

(一)   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人数远高于调查数据所得。

据调查,我市中小学平均一个班会出现1~2个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2]有些学生是医院确诊的,而大部分是老师、家长发现其有异常行为的儿童。这些孩子当中,有些自闭症儿童因看似无异或某方面表现突出而被判定为多动症、心理问题或学习障碍等……

2010915日,深圳新闻网曾报道《罗湖120多名残疾儿童实现随班就读》,但实际上,在罗湖残联登记的残疾儿童人数远远不止这些,但每年教育局要求各校上报的随班就读人数却达不到这个数。 2014年罗湖区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名册中仅有72人。这当中原因,实在是因为家长们感觉入学太艰难,所以大多不愿在各项调查数据中浮出水面所致——我所接触的大多数家长,在孩子刚入学的时候都忐忑不安,一方面想主动跟老师沟通,以便孩子能得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害怕主动曝光会让孩子受到不公平对待。

(二)   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所需辅助资源远远不足。

1. 法律法规落不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残疾人事业实现科学、快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中,也提出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可以看到,自闭症儿童作为残疾人的一份子,保障其随班就读的法律法规真的不少,可实际上,我们还是能看到不少儿童在入学前的面试就被学校退了回来,甚至还有入学以后被劝退或转学的。

2. 行政管理和业务支持没有保障。

虽然上述的法律法规,包括《义务教育法》都对推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如何评定一个自闭症孩子是否具备接受普通学校教育的能力,以及如何保障随班就读的教师编制、经费划拨等,却缺少具体的规定。此外,目前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都是由学校自负全责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除了每年做一个数据上的统计之外,并没有在日常管理以及业务支持上给予保障。开展随班就读的学校,上级部门既没有增加编制,也没有给接收自闭症儿童所在班级的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更不要说另外配备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老师来辅助。对于一些学校违背法律法规,拒绝自闭症儿童入学,也缺少具体可行的惩罚性条款。因此导致了随班就读说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家长们战战兢兢、有苦难言的现象。

二、   推进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我从2009年起,作为学校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了深圳首个随班就读支援项目,我一直很关注随班就读项目的发展,但时至今日,这个项目却已经在我当时任职的学校里消失了。而且,据了解,当时同期在做的几所学校也都没有再继续这个项目。不得不说,“随班就读”这一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成功经验的做法,在深圳还没有得到普及,还没有得到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的认可。

(一)   保障有能力的自闭症儿童实现随班就读,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每一个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必须给他以实现和维护他可接受水平的学习机会;每一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这些学校应以一种能满足其特殊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接纳他们。”[3]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他们最缺的就是同龄人的陪伴,这才是为什么自闭症儿童与其他残障儿童相比,更加期盼能进入普校的真正原因——千金难买与正常同学相处的机会。让自闭症儿童在在常态环境里,通过与同学的交往,习得正常的行为习惯,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若老师处理得当,将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转化为一种教育其他学生习得平等、包容、尊重、互助的教育资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普通学生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儿童都从中受益。

(二)   将政策法规上的文字落到实际行动中,让自闭症儿童的随班就读真正成为帮助他们回归主流的重要渠道。

1.   建立专门的权威性机构,为自闭症儿童提供评估和跟踪服务。

并不是所有的自闭症儿童都适合在普校里随班就读,为规范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的安置工作,应由教育局牵头,聘请专门的第三方机构,成立评估小组,对每一名拟定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进行学习能力评估和教育诊断。依据诊断情况及残疾儿童户口所在地教育状况和条件做出恰当的教育安置,构筑自闭症儿童融入教育和特殊教育体系,保障每位自闭症儿童得到平等的上学机会。

2.   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责任感。

随班就读,要求教师站在一体化教育的高度去爱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否健全都要尽职尽责地教育好他们。教师还应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学习一些特殊教育的必要技能,清楚地了解各类儿童的学习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寻找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训练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对随班就读学生运用“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辅导、多一点鼓励;优先发言、优先展示、优先面批”的方法,实施“分层教学”,立足中等生,照顾残障生,提高优等生,以求整体优化,避免出现自闭症儿童随班“混读”现象的出现。

3.   解决自闭症儿童所在学校以及班级教师的后顾之忧,按人数配备社工或专业辅导老师。

报纸上曾跟踪报道过的自闭症孩子孟星[4]的家长张女士,在孩子第一次学校劝退的时候,苦苦哀求,校长同情孩子的遭遇,接收了孩子。后来,班上数名家长再次联名写信要求其孩子离校,最终,孟星桌椅被挪到角落,他只能站在教室后面,整整一上午,站得笔直。可孩子想上学,即便受到这样不公平的待遇他也依然坚持着。但到最后,张女士还是接到学校要求她接走孩子的通知……

像孟星这样辗转换学校的自闭症学生不在少数,为什么一开始校长和老师都很用心,但最终孩子还是不能被接受、面临被劝退的命运呢?这其中,关键就在于没有为这些孩子配备社工或专业辅导老师。学校要为这些孩子担责任,普校教师在大班额的教学之下没有更多的精力和爱心去为这些特殊孩子做奉献。同班级的同学因为对自闭症不了解而产生歧视,从而导致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与自闭症孩子为伴。就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现在还能在学校坚持读下去的自闭症儿童,除了孩子本身程度比较好的,就是有专人在旁边陪伴的。但有些学校以外人进入学校不安全为由,既不让父母陪伴,又不配备社工对学生、老师、相关的家长进行辅助和疏导。最终,这种随班就读只能在一片反对声中被迫流产。

4.   为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提供课堂以外的个性化的辅助。

在学业学习之外,自闭症儿童由于多数伴有感觉统合失调、心理发育慢,大脑皮层功能减退,不易形成比较稳固、正常的条件反射等一系列的适应性行为障碍,学校还应尽可能地为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学生设置一些个性化的课程,给予特别的教学和辅导。如绘画、沙盘、感统训练等,还可通过学校、专家和社会人员的集体合作,以心理讲座、团体游戏、心理测试等形式,为有特殊需要的自闭症儿童提供咨询、评估、干预、辅助等,在普校里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和难题,为他们的多元化发展打下的基础,使他们在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期间学有所得,尽量做到与大多数同龄同学一起成长。

夸美纽斯曾说过:“要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自闭症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坚持不懈,并要不断创新。通过开展随班就读为他们创设一个温馨、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各种能力得到不同提高,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独立生存,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

 

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1.   陈云英,《随班就读师资培养初步研究1993

2.   陈云英,《全纳教育共享手册》,2004年。

3.   华国栋,《加强教育研究 促进随班就读发展》,《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第5期(总第41期)。

4.   肖非,《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第3期(总第57期)。

5.   李泽慧,《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近二十年来我国随班就读教师研究的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6期(总第120期)。

6.   华国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用书》,20141月第1版,华夏出版社。

7.   甄岳来,《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20081月第1版,中国妇女出版社。

8.   陈书译,[]阿瑟弗莱希曼 / []凯丽弗莱希,《凯丽的心声》, 20134月第1版,安徽人民出版社。

9.   邓猛,《融合教育与随班就读:理想与现实之间》,20099月第1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主编,《中国自闭症人士服务现状调查(华南地区)》, 20134月第1版,华夏出版社。

1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编著,《随班就读教师基础知识与技能》,20138月第1版,知识产权出版社。

12. 于慧慧,《我国实行随班就读的困难分析》,《铜仁学院学报》,2008年第10卷第4期。

王妮娜,《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特殊儿童全纳教育》,《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年第6期。



[1] 《自闭儿随班就读别成“随班就坐”》,《成都商报》,201342日,第6版要闻。

[2]《首个随班就读支援项目落户罗湖》,《深圳商报》,200942日,第A06版:深圳经济。

[3] 《萨拉曼卡宣言The Salamanca Statement》,19946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由88个国家政府与25个国际组织的代表通过。

[4] 此文涉及孩子姓名均为化名。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