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共情这一术语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德文“Einfühlung”,这也是英文“empathy”的前身。简单地讲,共情是个体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并产生相似的社会性情绪反应[1]。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共情能力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陈武英等[2]通过研究发现共情在不同年龄阶段存在不同的性别差异,此种差异与社会赋予的性别角色倾向有关。丁凤琴等[3]在研究中通过元分析发现个体的共情能力越高,其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亦更多,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众多相关研究均一致表明共情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关系。例如Jolliffe&Farrington[4]研究发现共情与攻击性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关系。2012年Nicholas[5]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相同结论,且内疚情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Luna[6]等人的研究发现,在自我报告中表明存在校园欺凌行为的被试,对其共情水平进行测量发现亦较低。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冷漠无情的人格特质与青少年暴力犯罪存在显著性正相关。Mikulincer[7]研究发现人格类型表现为回避的人,相应的情感体验一般也比较淡漠,这可能与其防御机制有关。以上文献说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好的共情能力。因为共情能力能够有效促进亲社会行为,减少攻击行为。此外贾笑颖[8]指出高中生的共情能力可以通过共情训练的方法得到提升,对青少年的共情能力进行干预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
系统家庭治疗理论的观点认为,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心理行为的表现[9],因此个体良好的共情能力离不开优质的家庭环境。周晶晶[10]在研究中发现非离异双亲家庭中父亲情感温暖及母亲情感温暖均值要明显高于离异单亲家庭及离异再婚家庭,而父母的情感表达会促进儿童的共情能力的提升。Carlo [11]认为儿童的共情技能和父母亲的支持相互影响。Masur[12]认为依恋关系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婴儿早期的依恋是以后一生中共情能力的基础。胡文彬[13]等通过研究发现当父母采用比较温暖、理解的养育方式时,在此环境下长大的大学生一般共情能力较高,反之亦然,而且父亲在其中的作用要大于母亲。因此对于离异单亲家庭这个特殊环境的孩子来说,更容易冷漠孤僻,共情能力偏低。夏金元[14]通过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在破裂的家庭结构中生活,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相伴随的是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情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孤僻、冷漠、不爱交际等特点,甚至敌视亲人和同伴等,从而导致差强人意的社会人际关系。而冷漠孤僻等特质也是共情能力低的表现。以上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的共情能力水平是值得社会去关注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的影响因素研究”(17AZD00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