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基于AEAW模型的青少年网络心理求助特点分析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基于AEAW模型的青少年网络心理求助特点分析
时间:2020-07-09 20:05    点击:        作者:郑家莹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得青少年生活掌控感降低,被越来越多的社会规则所束缚,心理冲突频发。同时青少年经历心理断乳期后,家庭的社会支持功能降低,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建立,自主需求与独立意识日趋增强,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抑,因此,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已有研究发现大约10%-2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社区、医院也已设立相应的心理援助机构,为青少年提供一定的心理援助资源。但迫于个人需要与社会广泛流行的心理问题“污名化认知”的双重压力,遭受心理困扰的青少年从心理援助机构中寻求援助的人数比率较低(约35%),绝大多数青少年仍选择独自应对个人心理问题。此外,部分青少年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导致存在心理问题不自知,为激发这类青少年的求助意愿并为其寻找其他“安全”援助途径则是当务之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发展中心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达8.54亿,其中青少年是重要群体,平均使用时长达27.9时/周,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已潜移默化影响着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现象的出现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心理求助过程,为希望获得心理关怀与帮助的青少年开辟新的途径。互联网中专业心理咨询服务与非正式的心理援助资源丰富,一方面拓宽了青少年心理求助途径,但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使得网络心理资源未实现优化配置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因此,分析当下网络心理求助特点,为实现网络心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启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1.心理求助的AEAW模型
1.1心理求助的界定
心理求助是指个体在遇到心理和情绪方面的问题时,向他人寻求外部帮助以期解除心理痛苦或心理问题为目的的适应性应对过程[1]。根据求助对象的专业水平可将其分为专业心理求助与非专业心理求助,非专业心理求助指的是向亲人、朋友等非专业人员获得社会支持;专业心理求助则是从具备认证资格的专业人员获得帮助,如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等。根据心理求助的途径可分为线上心理求助与线下心理求助,线下求助属于现实的人际接触,网络心理求助则不与他人直接接触。已有研究发现青少年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更愿意选择自主解决,且更愿意从非专业人员中寻求帮助;性别差异表现在女性较男性更愿意寻求帮助,且寻受助后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明显[2]。
1.2心理求助的AEAW模型
心理求助属于适应性应对方式的一种,是将个人的内部心理问题转化为人际间的社交关系,并希冀依赖社交关系解决个人心理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要实现由“我”向“我们”、由内向外的转变,最终由意向走向行动的转变,基于此Rickwood等人[3]提出了AEAW模型来分析求助过程,包括四个阶段:阶段一:心理问题觉知与评估阶段(awareness)——自我意识到存在心理问题,表现为“我好像抑郁了”,“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我好像不太对劲儿”等,并对心理状态与自我应对能力进行评估,最终确定是否需要帮助;阶段二
——症状与求助需求表现阶段(expression),对他人展现出相应症状,表达出需要支持与帮助的需求;阶段三——求助资源可获得性评估(availability),自我评估易获得、可利用的帮助来源;阶段四——意愿阶段(willingness),个体是否向特定资源求助取决于个人意愿,这种求助意愿则取决于个人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2.网络心理求助的特点分析
从AEAW模型可看出四阶段存在较多的选择,求助于专业心理援助是众多选择之一,专业心理援助已被证实为更有效的途径,但已有研究发现存在诸多因素阻碍青少年专业心理求助。网络作为心理援助的新载体可以为心理援助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因此分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网络求助特点,一方面有助于更有效发挥网络心理援助的优势,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线上与线下心理援助的衔接,实现援助资源的优化配置。
2.1.心理问题觉知与评估阶段
心理求助的前提是对心理问题的觉知,当青少年自我感觉不适时需要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估,在此阶段网络心理援助资源可以提供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相关知识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鉴定”。已有研究发现,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后更倾向于利用搜索引擎获取心理健康相关信息而非直接进入特定网站获取信息,他们往往以相应心理问题的症状与治疗方式作为搜索的主要目标[4],如“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抑郁症”、“……症状”“……的治疗”等为关键词。除了搜索引擎外,青少年还利用论坛、朋友圈为平台以直接提问的方式来获取心理健康相关的自我评估信息。此外,专门的心理服务网站并未成为直接的、优先的求助对象。
青少年通过网络获取的心理健康知识为依据进行心理问题与应对能力的自我评估,若认为个人应对能力足以应对当下心理问题则不会求助,反之求助才可能发生,因此个人对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评估显得至关重要,若个人能够利用科学心理健康知识对自我心理问题严重程度进行合理评判将影响其求助行为。鉴于此,一方面有必要对网络心理健康知识内容进行审查与监管,另一方面加强引导青少年从特定的专业心理援助网站获得心理健康知识。
2.2症状与求助需要显露阶段
在现实人际关系中若表露出心理问题症状会被认为是“病态的”,甚至被贴上“变态”的标签,遭到排斥甚至人际疏离,若表达出需要帮助的需求时,尽管可能会获得亟需的社会支持,但同时也可能被认为是“弱者”,可能伤及自尊及降低自我价值感。总之,这种污名化效应造成青少年不敢显露自己的心理问题症状,更不敢向他人求助。已有研究发现这种污名化效应的例证还表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男性求助行为显著低于女性。
反之,若表露症状表达需要帮助的需求但不会暴露真实身份时,污名化效应将大大降低,那么互联网的匿名性特征即为青少年提供了减少心理压力的表露平台。已有研究发现在寻求线下心理帮助前,被边缘化(如同性恋)或心理严重压抑的青少年更多会通过贴吧、论坛、QQ聊天群在深夜(23点后)向陌生人倾诉个人问题[5],也更容易找到具有相同心理问题的人。通过网络显露症状不仅降低了污名化效应的干扰,而且有助于青少年与存在共同心理问题的人建立联系甚至形成互助团体,一方面有助于心理困扰的分享与表露,另一方面这种网络人际关系作为社会支持本身对心理问题的疏解具有积极作用。
2.3求助资源可获得性评估阶段
获得心理援助资源是心理求助发生的外部条件,对心理问题及求助确定后,青少年需要确认心理求助资源的来源及每种资源的易获取性。已有研究发现不同群体、不同心理问题人群对心理求助资源的需求不同,如有自杀倾向的个体倾向于接受电话热线帮助。
易获取性与即时性是网络心理援助的两大优势,一方面帮助青少年更快获取心理求助资源信息,如查询心理辅导机构及心理咨询师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其匿名性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求助成本较低更适合作为线下心理求助的辅助途径,已有研究也证实青少年对网络心理资源持更愿接纳的态度,更愿意选择网络求助的方式。
2.4意愿阶段
在明确需要自我心理求助及可获得心理援助的途径阶段,青少年需要结合自身心理问题与可利用资源进行综合评估,这是心理求助的关键阶段,网络求助的匿名性与隐私性特点避免了人际压力与污名化影响,有利于青少年将求助意愿转化为求助行动。此外,网络心理求助更有利于青少年掌控心理援助的进程。正是具备以上优势,网络心理求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不善于利用心理援助资源,即“拒绝求助”(Help-negation)现象的发生。造成拒绝求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线下心理援助的成本较高,求助者求助前会评估各项成本花费(时间成本、经济花费、污名化的压力)与获得收益即援助效果。网络求助具有匿名性、隐私性的特点,同时对心理援助具有较强的掌控感,综合比较而言成本较低,因而从理性决策的角度来说,青少年更愿意选择网络心理求助。
已有研究证实网络心理求助的满意度较高,绝大多数女性(81.9%)对网络心理援助持满意满意态度,54.9%的男性会在网络上谈论心理问题,81.3%的男性认为能获得相应帮助且对帮助感到满意[6]。当然也有研究调查发现59%的调查者认为网络心理帮助既没有积极作用,也没有让心理问题变得更严重,40%认为助人收效甚微[7]。社会焦虑与社会支持影响主观感受,社会焦虑严重、高社会支持水平的个体倾向于认为网络心理服务是有益的,网络心理服务资源更多的被当作是一种理解与支持。总之,使用网络心理求助的青少年的求助体验较为积极。
尽管网络心理援助减少了面对面的人际压力,但网络的匿名性特征也容易造成信任危机与隐私担忧,若长期仅依赖于网络心理求助可能造成治疗拖延或治疗回避,长久来看可能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
3.启示
网络心理求助作为线下心理求助的重要补充,为青少年心理求助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式,显然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与维护,但也需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从而有效发挥网络心理求助的功能:第一,全面科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求助的前提是对心理问题的自我意识,而这种意识须以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为前提,缺乏科学的心理健康观是造成目前心理求助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全面向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科学普及。此外,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是提高青少年网络鉴别能力,减少盲目求助的重要手段。第二,建立网络心理援助的准入与审核监督机制。青少年关注网络心理求助的匿名性与隐私性,但同时也对个人隐私性与保密性所顾虑。因此一方面需要提高网络心理援助的准入门槛,加强心理援助资质的审核机制,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对网络心理援助机构与服务人员的评估与监督,确保网络心理援助的伦理性。第三,应加强线上与线下心理求助的衔接。提倡网络心理求助并非替代线下心理求助,毕竟网络心理服务在咨访关系的建立等方面有一定制约性,网络心理援助作为线下心理求助的补充资源,或以网络心理服务为桥梁最终实现线下心理求助。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