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文中所中所提的《从自由,到自律——“云上学”三部曲》视频以二维码贴在本文最后。
————————————以下为正文——————————————
居家线上学习期间,心理微课成为了许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下简称“心理教师”)抗击疫情、坚守使命的行动选择。与其他学科的微课一样,心理微课也是预先录制、播放自由、易于传播,主题精微、时间简短、注重交互。但心理课又有“以活动为主”、应“防止学科化”的特点,所以在搭载微课这一新型教学范式时,亦应注重在实践创新中传承和发扬学科属性。
笔者以疫情期间制作的系列心理微课《从自由,到自律——“云上学”三部曲》(以下简称“云上学”系列)为例,刍议心理微课的四重属性。
一、心理微课的选题
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心理干预工作做到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等重要指示,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等多个部委亦联合发文,给出了心理防护的指导性意见。这既是心理微课制作实施的时局背景,也是心理微课选题的初心所向。
而在微观层面,选题则要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遵从高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这三点是心理微课和线下心理课共通的选题原则。那么在疫情爆发之后,我们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呢?
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所处区域、疫情状况、年龄与心理特点等因素而呈现差异。所以尽管同为心理防“疫”系统的一部分,但是心理教师各自的工作侧重点亦有所不同。结合2020年2月中下旬、疫情非重点区域的学生实际,一份基于584位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何园竹,2020年),只有5.54%的学生认为自己困惑较多,3.29%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的困扰,两项比例与日常心理普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人数比率基本一致。对于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要职责的心理教师而言,上述数据提示着心理危机干预不是当时的工作重点。与此同时调查也显示,尽管受访中学生表示有合理规划时间、多学习、多运动的设想,甚至试图“弯道超车”,但是在行动上则普遍存在执行率低的状况,以致于无聊、烦躁、空虚等成为了居家时期的主要情绪体验。当时上海已经公布了居家线上学习的“空中课堂”课表,并将于3月2日起实行。内在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外在学习要求迫在眉睫,成为了当时中学生的真实心理困境。
回应上述心理需求,笔者选取了自我管理一题,并以“从自由,到自律”为题研发制作了3节、共计46分钟的系列心理微课。
二、心理微课的属性
根据余宏亮(2019)的研究,微课兼具课程与技术双重属性。而具体到心理微课的设计实施,又体现为完整性、“心理味”、流媒质与创新点四重属性。
(一)心理微课应体现完整性
心理微课本质是课程,课程属性是其最重要属性,正因如此心理微课首先就应体现课程的完整性。“云上学”三部曲的完整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三节心理微课是一个叙述“自律”主题的课程整体,所以应该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
依据“形成在疫情居家时期养成自律习惯的自觉意识;理解大脑的工作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思考、改进自我管理策略;知道从情绪-认知-行为三个方面主动调整身心状态,并逐步获得居家学习的自主自律感”的课程目标,“云上学”三部曲形成了如下内容框架:
表1 “云上学”三部曲内容框架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