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尼斯·麦卡锡(Bernice Mc Carthy)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然学习模式”(Nature Learning Design)也称之为“四元学习循环圈” (4MAT Learning Cycle)。该模式融合了学习风格理论、脑科学研究与体验学习理论等精华进行改造创新,提出所有成功的学习都要经历“为什么”、“是什么”、“应怎样”和“该是否”的循环圈[1]。
依据循环圈学习,能保证学生理解深刻到位,教学指导平衡协调,能满足所有学习者的合理需求。学习循环圈不仅运用在一堂课或一个单元中,落实单元设计,而且还可以贯穿整个课程,把握整个课程框架的规划。
“生涯规划教育”是我校高中学生的一门限制性选修课,也是一门重要的社会实践课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存在理论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跟着“转”的教学倾向,致使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缺乏,教学满意度不高。为了改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良倾向,提升教学效果,借鉴“自然学习设计”思想,对课程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开发。
一、4MAT生涯规划课程的课程结构
生涯规划课程从自我、学业到职场,完成三个学习循环,前一个学习循环又为下一个学习循环的开启奠定基础,最终实现确立学生“为世之光”的价值定位、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幸福人生的课程目标。课程的意向设计为:四叶草(幸运草),寓意着课设生涯规划课程的宗旨:帮助学生规划幸福的人生。
(一)课程目标
真光的校名源自于《圣经》:“是乃真光普照乎万事之人人”。喻意着让人怀拥一颗追求真理与热爱光明的心灵,让每一个真光学子成为一盏灯。因此,创校之初,校祖那夏理女士为真光订定校箴(校训)为“尔曹乃世之光,尔光当照人前”。“尔乃世之光”的校训成为学校的育人目标。
(二)两个坐标
根据自然学习设计理论,以感知和信息加工两维度分别作为横、纵为坐标。在信息加工维度上是反思观察和主动实验互为两极,在感知维度上具体经验与抽象概念作为两个方向。
(三)三个层次
生涯规划课程,分成自我认知、学业选择和职场决策三个层次。
1.自我认知:包含认识自我和梦想管理两个模块。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个性和价值观。只有清楚认识自己,才可能做好生涯规划。
2.学业选择:包含认识学科和学业管理两个模块。对在校学生而言,学业是通向职业的桥梁。尤其是在新高考的模式下,选择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也大体确定了人生将来的走向。
3.职场决策:包含认识职业和人脉管理两个模块。对职场的了解,本质上是对社会的了解,这里可以学习、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职业探索、模拟和实践会贯穿整个求学阶段。
(四)四片叶子:根据自然学习设计理论,将三个层次的内容分别归属于“Why”“What”“How”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