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与孩子一起直面“新型冠状病毒”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与孩子一起直面“新型冠状病毒”
时间:2020-05-28 15:48    点击:        作者:李颖

2020年的春节,必将是让我们终生难忘的春节,也将会被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的春节。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让孩子们的寒假充满了不一样的色彩。原本应是大街上比肩继踵,熙熙攘攘,跟随家长走亲访友,欢聚一堂,与同学朋友结伴游戏的热闹景象,如今却被窗外冷冷清清,窗内望而却步的心态所代替。这场病毒的来袭,改变了我们熟悉的过年方式,有关疫情的信息随时随地都通过网络、手机、电视等媒介扑面而来。这些信息中,大多充满了正向能量,鼓励大家坚定信心,抗击疫情,同时也不乏负面信息的侵袭。信息的产生,会让不同的孩子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本文主要探讨面对新冠来袭,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合理应对。

一、何为心理应激

Lazarus&Folkman认为,应激可分为生理应激与心理应激,后者是指由必须应对至关重要的环境要求这一认识而引起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紧张性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内部状态。个体认为自己不能对环境要求作出适当反应,并进而认为这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就会产生心理应激。比如,一个人经历重大社会创伤(地震、禽流感、SARS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等),就会在大脑中牵引出一系列的心理和身体反应。

二、新冠疫情中的应激反应以及建议

案例1: 孩子:“一睁眼,就收到、看到、听到各种疫情的信息,看到每天不断变化的数字,心理充满了紧张、焦虑和恐惧。”

    建议:首先,要引导孩子学会接纳情绪。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发布之多、范围之广、内容之杂是一种普遍现象。各种各样的信息,会引起人们产生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让人们焦虑不安,中学生也是如此。但是,适当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面对疫情的警惕。因此,要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不必去否认或者压抑它,正事它的存在。信息那么多,引起负面情绪太正常了。其次,引导孩子学会有选择性地浏览信息。比如,选择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频道发布的新闻及报道。第三、培养孩子正向思维方式,多角度看问题。让孩子学会采用合理的态度去分析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问题的影响,任何问题都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长远而言事情最终能改善及成为过去。

案例2:孩子:“我们家被隔离了,因为同一单元发现一确诊病人,我有时候觉得我应该是被冤枉的,但是也担心自己或者爸爸妈妈会有事。”

人们在面对未知环境时,会产生各种的焦虑和担心。这样的心情可能会伴随着“患得患失”的念头而来——比如,我会不会耽误上学?要是真的被感染了,我该怎么办?同学们、老师们会怎么看我?

建议:首先,家长要避免自己的恐慌情绪,保持与外面的沟通,保持对他人的关怀。其次,可以帮助孩子尽量转移注意力,多与孩子聊天,进行正向引导。第三,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份有规律的家庭作息时间表,比如可以把一天的工作划分为学习时间、休息时间、游戏时间、进餐时间等等,坚持每天必做。这种方式可以给孩子带来一定的稳定感,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感非常重要。

案例3:孩子:“我们家情绪都很稳定,只是天天不能出去,在家呆着实在是太无聊了,每天就是吃、睡、还有家长逼迫下的学,什么时候才能出去。”

建议:与孩子一起讲述自己的故事,倾听孩子心声,记录心路历程,共筑心理安居。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业的提升,真正能与家长坐下来谈心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居家期间,正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曾经的故事,听听孩子的心声,促进亲子沟通,产生积极体验,获得心理支持,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大好时机。

三、新冠疫情后必须预防的问题

1、调整好情绪,预防“替代性创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刘军认为,“替代性创伤”主要指:在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通常都是出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

简而言之,也就是说, 其他人的言行,以及他们的行为后果,会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大多数的我们,在这期间没有去过疫区,没有接触过确诊人员,没有感染病毒,但我们可以通过铺天盖地的信息听到、看到他人从疑似病例到确诊甚至死亡,我们也会从中间接感受到患者的痛苦,这就是替代性创伤。

同样的,如果他人看到我们通过进行心理调适,实现了身心健康,他们可能也会受到鼓舞。所以,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幽默感和客观性,对孩子做好正向思维的引导。同时,适当的亲子游戏、娱乐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压力,帮助我们脱离大量的恐慌和焦虑。冥想、合理的放松技术等训练也可以让情绪得到缓解。比如,“蝴蝶抱”技术简单又容易操作。“双眼可微闭,深呼吸后,把注意力放在鼻尖上;交叉双臂放在胸前,双手指尖可以触到锁骨和肩膀之间的区域;移动双手,模仿蝴蝶的双翼;同时,感受通过身体和思维的感觉”。这些将有利于及时平衡、调节自己。

2、防既往创伤经历被诱发

新冠疫情发生后,焦虑、紧张等情绪带来的瞬时记忆容易被反复调出,同时容易引发联想,特别是创伤性记忆的扎堆效应。这些反复出现的不愉快记忆经由疫情中各种事件刺激体验后,得到再次强化,进而会影响自身的人际关系,导致呈现人际不信任态度,乃至产生敌意。家长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有此类情况产生时,力争做到把问题搞清楚,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面对突发疫情,只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信心,心手相牵,定会再不久的明天一起邂逅春暖花开。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