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倾听,捕捉孩子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倾听,捕捉孩子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时间:2020-05-28 16:22    点击:        作者:张文慧

 

作为一名初中心理老师,深知现在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明白想要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并不容易,因此自己总是积极的参加各类培训班,购买各种专业书籍和网络课程,辅导学生时也是各类心理卡片和工具用起来,希望自己可以快速学会十八般武艺,精通心理学领域的各类流派,以便在遇到学生和问题时可以“快准狠”的去解决。然而,随着工作的慢慢深入,我逐渐发现:在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中,真正治愈的,不是某样工具,不是某种高深的技术,而是最基础的倾听!真正促进我明白这一点的,真正让我充分相信倾听具有强大治愈力量的,是那群来到我心理咨询室的孩子们。

那是一个夏日的早晨,我刚坐到办公室便有一个七年级的班主任带着学生来到我办公室门口,“张老师,我们班李小奕(化名)同学这两天离家出走了,还闹着要退学,今天他过来学校就是办理退学手续,你和他聊聊吧!”这位年轻的班主任着急的跟我介绍着孩子的情况,孩子在旁边背着书包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沉默不语,眼睛明显有哭过的痕迹。我了解了大概情况后便温和地邀请孩子来到办公室里面坐下来谈,孩子除了沉默不语,好像变得更加不安了!在这样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里,独自面对我这样一个不熟悉的老师,讨论这样一件有压力的事情,多少会有些不安吧!

“看不去你此刻心情不太好,愿意具体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我小心翼翼的询问。

孩子犹豫了一下,嘟囔着嘴,说了一句“是我爸妈要我退学的!都怪他们!”说完开始抹眼泪。

“哦,听上去你对爸爸妈妈有意见,能具体说说吗?”

“他们平时什么都管着我,限制我!”

“哦……”我微微点头,关切的看着孩子。

“他们总是管这管那,问东问西:我出去丢个垃圾他们要问去哪里,上个洗手间时间长了点也不停催促,下楼买个东西也要问这问那……”

“嗯,你希望父母可以给你更多自由和自主权。”

“嗯!不仅如此,他们还总是叫我做这做那,比如周末的时候我想在家休息,哪都不想去,他们却非要逼我出去跑步或踢球什么的,但出去又很无聊!”

“嗯!”听到孩子对父母的种种“控诉”,我仍然只是听着,保持倾听的姿态,点头或简单的说“嗯、哦”。

“不仅如此,我正在打游戏的时候,他们偏偏叫我去晾衣服!我都说了等我打完这把就去晾,但是他们却不停的催促……后来还直接对我开骂!” 一提到游戏这个话题,孩子慢慢开始抬起来头。

面对孩子的表达,我点点头回应道:“你希望父母更加理解你,尊重你。”

“是啊!他们总叫我先暂停这个游戏,先做家务然后继续玩,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游戏是根本不能暂停的!也不能直接退出!否则会被举报!甚至被封号!而且他们根本不知道我在游戏里是有团队的,我这样会影响我的队友们!……”

“嗯,你很看重游戏中自己的表现。”我听出孩子表达背后的潜台词并反馈。

“是啊,但是他们根本不了解我!我好不容易才达到目前这个段位的,而且我的队友也很相信我,但我爸妈每次都要说我,我都和他们解释了他们就是不听……”说到这里,孩子的语速语气都显得有点激动了,听得出来平时积压了很多情绪。

孩子继续滔滔不绝的表达对父母的各种不满,我仍然只是在一旁认真的听着,并从聆听中感受着孩子的感受做简单的回应。

慢慢的,我发现孩子的情绪在“控诉”中逐渐平缓了下来,和我也有了正常的目光交流。

此时我开始询问:“那你期待父母怎样对待你呢?”

孩子不假思索地回应道“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睡觉就睡觉,想吃饭就吃饭,想打游戏就打游戏,就像……就像养猪一样!”

听到孩子的这段描述,我仍然安静地在一旁听着,明显捕捉到孩子的脸上有一丝羞涩的笑容飘过,或许那句“就像养猪一样养我”让他自己都感到有点惊讶和不好意思吧。

“那假如这一切都实现了,你会变成什么样呢?”我继续追问。

面对这个问题,孩子沉默了一会,思考片刻后回答:“那我可能就真的会变成一头猪!整个人整个初中就废掉了!眼睛近视!学习糟糕!身体垮掉!”说完孩子又陷入了思考。

我继续点头:“看上去你对父母对你的管教有了新的认识。”

孩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后来我们聊到了退学一事,孩子说自己内心其实从未真正想过,只是为了和父母对抗,才扬言要退学。就这样,在倾诉与倾听中,孩子的情绪逐渐平复了下来,面容也逐渐舒展,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和父母的相处方式,开始思考自己接下来的打算和行动。

面对这样一个处在情绪中又是被动来到我咨询室的孩子,我想最重要的是我需要知道他内心的想法,而良好的倾听,是打开孩子内心世界唯一的钥匙。整个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主要在安静的倾听:听他讲述他的家庭中的故事,听他话语背后的情绪,听他自己内心的潜台词,然后简单的反馈给他,做他一面镜子,帮助他看到自己之前没有看到的东西,澄清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在类似的亲子矛盾和冲突的个案中,有时候孩子的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很幼稚,但是孩子的感受却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这样一个处在情绪中的孩子,如果我们对孩子一味地说教“父母养育我们很辛苦,作为孩子必须尊重和理解父母,这是做人的底线”,孩子很容易产生抵触或敌对的情绪,反而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但通过倾听,当孩子自身的想法和诉求慢慢表达出来,情绪感受慢慢被听见被看见,情绪的迷雾便会逐渐散去,事情原貌便会更客观地呈现,而这时孩子自身的力量也被激发调动,也更有智慧去面对当下的问题和困境。

在心理咨询室里,良好的倾听是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表现,是收集信息的关键手段,也是建立关系的重要保障。倾听意味着学会放下自己的主观偏见,走出自我框架,学会沉默,学会全神贯注;倾听意味着提供接纳和抱持的环境,学会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对方地内心感受并作出富于同感的反应。

在心理老师的角色和岗位上,每天不仅听到很多冲突与矛盾的故事,更有许多伤心与无奈的故事:爸爸入狱,妈妈为爸爸打官司整日奔波,这是一个无比思念爸爸同时担心妈妈的女孩,最终在长期的压抑和担忧中情绪崩溃;最疼爱自己的外婆去世了但自己却无法回老家奔丧,每天正常上学但强忍泪水与悲伤的女孩,在某个课间终于瞬间泪崩;父母离异但都不愿抚养自己,自己从小被寄养在各种亲戚家,当家破碎的时候,这个孩子的心也碎了;爸爸在自己生日当天过世,自己躲在被子里偷偷哭了一整夜,从此脸上便失去了笑容,不敢欢声笑语……作为心理老师,面对这些孩子,有时能做的或许有限,但我相信,我的倾听,一定可以让孩子的这些情绪得以暂时安放,在我的倾听和陪伴下,他们可以看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重拾内心的力量,更从容的面对当下困境,更智慧的做出选择。

倾听,积极的听,关注的听,是心理老师对每个孩子最长情的告白;是心理老师开展工作的底线与基础;是心理咨询工作的灵魂所在!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