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重建社会支持系统,抚慰受伤心灵——一例高中生自残的辅导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重建社会支持系统,抚慰受伤心灵——一例高中生自残的辅导
时间:2020-03-18 16:58    点击:        作者:黄妍

 一、             个案背景

小胡,女,17岁,我校高三学生,身高中等,较瘦,成绩中等。父亲经商,母亲在事业单位上班,家里经济条件较好。哥哥在读大学。小胡与父母、哥哥关系均一般。

小胡自幼性格温顺,文静,话不多。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在三岁前与姥姥和姑婆同住,与姥姥、姑婆关系较好,遇事很少与父母和哥哥沟通。在学校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一般,没有关系亲密的同学。在高二的时候,小胡与父母发生过一次争吵,吵完小胡心里很难受,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第一次出现了自伤行为——用尺子割伤了自己的手腕。小胡觉得割伤带来的疼痛让她的心里感觉舒服了许多。从此以后,小胡遇到烦心事就­喜欢用尺子割手腕和手臂,用生理上的疼痛代替心理的痛苦,现在小胡的两个手臂已满是伤痕。

二、             案例分析

(一)评估诊断:根据综合收集小胡的资料,小胡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

(二)原因分析:

1)个人原因:小胡被烦恼、焦虑等情绪困扰,但自身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也不愿与同学和父母沟通,有封闭自我情感的倾向,长期以往,变得孤独,加速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选择自伤的方式来代替心理上的痛苦。

2)家庭原因:小胡三岁以前未和父母同住,而是和姥姥同住。儿童心理学认为,依恋是指婴儿和其照顾者 (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对儿童最初形成信赖和不信赖的人格特点有着重要影响。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妈妈来承担的。小胡三岁前未和父母同住,妈妈这个安全基地是缺乏的,小胡未能建立安全型依恋。这类孩子更不容易相信别人,会不自信、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安全感、呈现更多的负面情绪。

在小胡回到父母身边后,小胡家的家庭教养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父亲忙于工作,与小胡缺乏沟通。母亲对小胡也缺乏理解,周末与小胡的沟通基本都是询问学习情况,对小胡的身心健康的关注不够。有研究显示:家庭关系问题直接影响同伴关系、情绪失调和自伤行为,而情绪失调又是同伴、家庭问题与自伤行为的中介变量。

(3)学校原因:在学校小胡基本没有可谈心的同学,班主任是男老师,也不愿意找班主任聊天,与其他科任老师也缺乏沟通,小胡在学校的生活是极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帮助的。

三、             辅导过程

(一)   辅导目标

近期目标:缓解小胡的焦虑、抑郁情绪,不再出现自伤的行为,改变错误认知,改

善当前的人际关系。

远期目标:激发小胡的潜能,最终寻求促进其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发展。

(二)   辅导策略

根据她的情况,我设置了三个阶段的辅导。辅导策略是使用空椅子技术让小胡宣泄对父母的情感。空椅子技术是格式塔流派常用的一种技术,是使来访者的内射外显的方式之一,目的就是帮助当事人全面觉察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分析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帮助他们朝着统整、坦诚以及更富生命力的存在迈进。

(三)   辅导经过

1、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第1-2次咨询)

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小胡的有关资料,了解小胡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行为特点等。我通过共情、理解、关注等技术与小胡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其感到被尊重、理解和接纳。最后和小胡协议不再做自伤行为,首先仍了那把锋利的铁质尺子,隔绝可能产生自伤的外在条件。如果感觉心里难受的时候,第一时间可以找我,如果找不到我,可以尝试双手十指相合,用力握紧,让血液充满指端,再放松,以挤压的疼痛来代替割手臂。

在第一次咨询时,刚开始进行并不顺畅。小胡是班主任推荐过来的,咨询的前十分钟小胡基本保持沉默,不太愿意与我交流,偶尔点头或者摇头。后来我跟小胡说,“我上了一天的课,感觉全身都很累了,你也在教室上了一天的课,应该也很累了吧,我每次走过你们高三教室那边,都感觉到了你们学习的紧张,我知道作为高三的学生们都特别不容易。不如我们一起来做一种放松训练,看会不会缓解一下我们这一天的疲劳”。我邀请小胡一起做了几组腹式放松训练,做完后,小胡明显放松了许多,此时我问小胡未来最向往怎么样的生活。小胡这才开始愿意用纸笔和我交流。小胡写到未来希望自己“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我对小胡的回应做出肯定和鼓励“很高兴你愿意跟我谈你未来的生活设想,我觉得你有一个很棒的生活态度,希望自己既能像普通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的工作,又希望自己是一只雄鹰,可以在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小胡点了点头。在不断对小胡的共情和理解后,小胡开始和我聊起未来设想。

2、实施心理帮助的咨询阶段(第3 -5次咨询)

    3次咨询

使用空椅子技术改善小胡和父母的关系。

已有研究发现:家庭关系问题直接影响同伴关系、情绪失调和自伤行为。改善小胡和父母的关系对帮助小胡至关重要的。

小胡通过向空椅子进行倾诉,宣泄负性情绪,同时让她站在父母角度,体验父母对她的情感。以下是部分对话:

小胡:“其实我……一直很羡慕别人的爸爸,别人提到自己爸爸总是很开心幸福的。而我和你每次聊几句,你就很大声,从来不能好好听我讲话,我现在越来越不愿意和你聊天了。”

爸爸:“第一次听你跟我说这样的话,听到你说羡慕别人的爸爸,我感觉心里酸酸的。”

小胡:“你每天都好像很忙很忙,我好想我们能像其他的父女一样,能有时间,好好的交流,你能听听我说话,不是每次都是问我学习,抱怨我成绩不好。”

爸爸:“听你这样说,我想以前我确实只是关注你的学习了,你上了高三,我很紧张你的成绩,很想你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每次和你聊天好像都是问你的学习。”

小胡:“我知道你和妈妈都都为我操碎了心,其实我也很心疼你们。”说到这里,小胡哽咽了。

我轻轻拍了拍小胡后背,过了一会小胡说:“我在家喜欢一个人呆在房间,其实就是不愿和你们说话……(沉默)可能我这样做也是不对的”。

通过空椅子和爸爸的对话,小胡放松了很多,对爸爸的抱怨性语言也少了,接着我们又用空椅子技术和妈妈进行了对话。小胡将对妈妈的平日唠叨的不满全部宣泄出来,并说出了对妈妈的期望:希望妈妈不要仅仅看到自己的成绩,也看看自己的努力,而且除了学习,小胡身上还有很多的闪光点,比如字写得很漂亮,高一书法比赛还得过奖。希望妈妈多肯定自己。

3次咨询后,在班主任的配合与帮助下,邀请小胡的父母到心理咨询室,父母听了小胡内心的话后眼眶都湿润了,表示心理很愧疚,在小胡小时候因为生意很忙,哥哥也在读书,所以才把她放在姥姥家。带回家后确实对小胡的关注更多是在学习上,急于她能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每次都是抱怨她的学习不努力,忽略了对小胡的关心、陪伴和倾听。父母表示这次小胡回家后,会和小胡心平气和好好交流,多听听小胡的心里话,多关心小胡的生活和交际,并承诺以后每次月假(高三学生一个月只有一个周末放假)会安排一天陪伴小胡。

4次咨询

改善小胡和同学的关系。小胡对同学失去信任感和安全感,所以很难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引导小胡回忆以前和同学玩得比较好的事件。小胡第一个想到的是同桌;

小胡:她是个心地善良的人,班里的人都比较喜欢她,我遇到不开心的事也和她聊过。

咨询师:那次和她聊了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小胡:感觉她很能理解人,能好好听我说话,说完心里轻松很多,她虽然跟班里的同学都很好,但并没有把我的事情说出去。

咨询师:我刚刚听到你说,你之前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和你同桌倾述之后,心里舒服了许多。看来除了割手臂,和朋友倾诉,也可以让自己放松。而且你的同学也替你保守了秘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不可信任哦。

 

小胡点点头。我继续引导小胡回忆和同学们相处愉快的时刻,让小胡体验和同学相处和谐时的感受。最后小胡说道:“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值得信任,只是我在高一的时候有同学出卖过我,我高一拍拖,告诉了一个要好的同学,她把我的拍拖的事情传出去了,最后班主任知道了,还跟我爸妈说了。”通过不断的提问、面质和引导,小胡已经意识到身边的同学不是都不可信的,是自己以偏概全了。在咨询后,我给小胡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尝试和身边的同学聊天,如果找不到话题时,可以邀请同学帮自己做一点小事情,或者请教同学问题,拉近和同学的关系,也学着去发现同学们的优点,并把它们都记下来。

5次咨询

检查评估小胡的家庭作业。小胡尝试请教同学数学问题,都得到了同学的积极回应,并以此为话题,和同学交流越来越多。

改善人际关系辅导后,指导小胡学会释放压力,控制自伤行为。通过前几次的咨询,小胡体验到了“腹式呼吸训练”和“倾诉”的减压方式。然后我引导小胡寻求其他缓解压力的方式,比如:遇到烦心事时可以采用写下来的方式帮自己整理思路。采取正反两面辩论的方式写或采取“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问题”的方式写,提升自己对困惑的认知能力,用更客观和具有建设性的想法面对问题。

3巩固与结束阶段(第6次咨询)

6次咨询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胡反映没有再做过伤害自己的行为了,和父母的沟通更顺畅了,在学校也开始和同学一起玩耍了,班主任也反映小胡整个人阳光了很多,学习情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我和小胡一起回顾和总结整个咨询过程,希望小胡将咨询中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能迁移到将来的生活中。

四、             辅导反思

总结在本次辅导中的优点和不足有:

本次辅导中的优点:

1、我和小胡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小胡对周围的人缺乏信任和安全感,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给予她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和接纳,取得她信任,是做好本次辅导的关键。

2、在咨询过程中不断发掘、肯定小胡的积极力量,帮助小胡调整认知。

3、重启小胡的社会支持系统:已有研究表明家庭关系和同伴关系都和自伤行为密切相关。改善小胡和父母、同学的关系是本次辅导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次辅导需要改进的:

1、小胡的学习动力依然是不够的,在这方面的干预我做得不够,没有明显的效果,若小胡愿意继续咨询,可针对学习动力进行讨论。

2、小胡性格完善还要靠她自己日后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郑晓边.学校心理辅导实务.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月版.

[2]   李涛,郑晓边.青少年自残行为及其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0月版.

[3]   张伯华.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民俄日生出版社:201111月版.

[4]   冯玉.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与个体情绪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2008.

于丽霞,江光荣,吴才智.自伤行为的心理学评估与治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12月版.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