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孤独感是近几十年心理学家们很感兴趣的探索主题,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生活品质如何得看他的孤独感的高低。孤独感是什么,从哲学上说它源于我们存在于世的事实,认为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没有人可以在完全意义上理解另一个人;心理学上对于孤独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Weiss提出:孤独感是当个人觉察到缺乏令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而且自己的交往愿望和实际交往情况之间产生了落差时形成的一种主观觉受。1987年他进一步强调,个体因所处人际圈的品质不好而引发的不快乐就是孤独感[1]。Perlman &Peplau则指出孤独感是因个人所在社交圈有数目上的贫乏也有品质上的欠缺而升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国内学者李传银等把孤独感定义为个人对自己社交情况的一种自体的感受,当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满意时,孤独感就会出现;吴立奇[2]认为,孤独感是一个人预想的已经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多少和现实的不符合时心里所升起的一种不高兴的感受[3]。
目前我国在心理专业学科上对孤独感进行探究取得的很好的结果,不过研究对象往往是想青年人和老年人等大龄人群,而对低龄人群特别是小学儿童却鲜有关注。但已经有研究说明了孤独感可以存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中。Asher,儿童孤独感量表的编制者,他的探究结果显示小学生中有说自己存在很重的孤独感,我国学者邹宏的调查结果也与此相近。频繁的感到孤独会让他们体会不了何为归属感,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在情感感受的关键期[4],所以对于儿童孤独感受不容忽视。
海内外的学者们探讨了小学生孤独感的状况,只是最终结果没有得到统一。俞国良[5]等人和Sin Lau[6]等人的发现相反,一个结果显示在基本的人口学变量上有差异,一个结果证明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水平。那什么对孤独感的产生有影响,得出结论较多的是童年期虐待(主要指身体上的)、家庭的功能、同伴关系。对心理虐待和忽视的影响研究不是很多,原因可能是中国的文化背景,自古有“打是疼、骂是爱”的说法,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父母不喜或不善表露对子女的爱意和感情,容易忽视儿童的心理感受,加之心理虐待和忽视不同于一般的虐待,一般的虐待如体罚等,有明显的外部表征,而心理虐待和忽视具有隐蔽性,但对孩子而言可能也是一种心理创伤,如果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恐惧、孤独,长此以往,小孩也可能发展出低自我价值、低自尊等人格特点,会自认为自己是没用、毫无优点、讨人厌、多余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近十年来很受研究者青睐,但其对孤独感的影响基本没有涉及。
值得注意的是,有国外学者调查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受虐待和被忽视儿童都会在将来的成长中出现糟糕的情况,研究者认为其在成长过程中其实有着不可忽视的修复能力或者某种或很多种可以起着很好干预作用的成分。修复力,也称顺应力或弹性,是指个体尽管遭遇了持久和重大的创伤,却有很好的调适的能力或心理机能,这是一种可以变动的调理身体内外能量状况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在儿童虐待和同伴拒绝的回归分析中加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后,虐待维度的主效应就没有了统计学意义。这也许暗示了儿童自身修复能力减缓了受虐带来的伤害的。这也给到对儿童期虐待和忽视有效的干预以新视角,即可以适度地发展受虐儿童的自我系统[7]。
综上所述,应该了解心理虐待和忽视这一环境因素对孤独感造成的影响,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者综合考察心理虐待和忽视、儿童孤独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这三者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想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心理虐待和忽视及孤独感之间的所起的中介效应。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