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培智学校家校合作的困境与改进策略研究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培智学校家校合作的困境与改进策略研究
时间:2020-05-28 11:38    点击:        作者:贺晓霞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会上提出“全纳教育”的理念,这一理念主张发挥群体与合作的作用。所谓合作,即特殊儿童个体、特殊儿童家庭成员、学校教师、有关服务提供者、专业人员、医生等不同角色的参与者共同为特殊儿童提供服务。学校和家庭是与特殊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两个系统,可谓是最直接的教育合作者。而在家校合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培智学校在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认识上,不同类型家长对家校合作的参与度不同

以往的研究者发现,家长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特殊儿童的家校合作水平。[1]Joanett在1988年指出,特殊儿童教育的很多活动都可以让家长参与,如孩子的教育安置计划,认可或教育计划修改意见等,这也是教师和家长的双向交流活动与对话。她同时强调,家长参与主要是一种态度,承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师与家长在多方面的合作,则是进行特殊教育的基础。[2]研究者通过访谈学校的班主任教师,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形容自己班级家长的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家长类型决定了家校合作的水平。因此,结合班主任的分类,本研究将家长分为四大类:合作型家长、边缘型家长、冷漠型家长和叛逆型家长。

合作型家长,通常文化知识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非常配合教师的工作,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并将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第一时间反馈给教师,与教师的教学方向达成高度一致。边缘型家长,指那些特殊儿童由长辈照顾,父母在他们的生活中是角色缺失的,祖辈由于年龄、身体、沟通工具使用和隔代溺爱等方面的原因,基本不能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任务,或者即使完成,质量也大打折扣。冷漠型家长,他们对学校的安排视若罔闻,消极对待,这部分家长,对特殊儿童和学校都是持消极、放弃的态度。而最不容易开展家校合作的一类家长,则是叛逆型家长,也可以说是拒绝型家长,这类家长对学校存有极大的敌对情绪,不认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认为学校工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不配合学校,还提出较多不合理的要求,若学校不能满足其要求,则全盘否定学校工作的成效。

(二)在情感上,家校双方缺少必要的沟通技巧

良好的沟通,是开启互相信任的基础。而在调查中,研究者发现家长和教师之间经常进行的是无效沟通。如教师在和家长描述学生在校的一些问题行为和表现时,家长通常立刻予以否定,并表态孩子在家里从来没有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最后,教师往往不能从家庭中获得必要的信息,也找不到学生问题干预的切入点。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都是直接以问题呈现为主,而忽略了家长的情感,所以,更像是在和家长告状,容易引起家长心理上的不适。因此,学校倡导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首先肯定学生的努力,先描述特殊儿童做得好的方面,再以建议的口吻提出要求和改进的地方,与家长更多的共情,以达到良好高效沟通的目的。

(三)在教学评价上,家校双方关注的焦点不同

相较于普通儿童而言,特殊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抽象思维能力偏弱、记忆困难,所以,他们习得知识技能所用的时间较长,需要反复多次体验和操作才能完成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在对特殊儿童学习的评价上,家长只是看到孩子“没有学会”这一结果,老师则将每一个任务分解为若干子任务和小目标,较多的关注特殊儿童的学习过程,对每一个小目标的达成情况。

(四)在家校合作形式上,学校处于主导地位,家长角色单一

美国学者兰根布伦(M·R·Langenbrunner)和索恩博格(K·R·Thornbury)按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不同将家校合作分为三类:(1)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以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方式进行家校合作;(2)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通过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手段支持家校合作;(3)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凭借家长咨询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途径参与学校教育。[3]

研究者发现,在学校和家庭合作中,家长的角色定位就只是特殊儿童的抚养着、家庭作业的实施者、部分学校活动的志愿者,家长对于学校工作知晓较少,甚至一些学校的重大事件,学校也欠缺与家长的及时互通。而在家校合作中,只有家长充分的认可学校的办学理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发挥家长作为社会人的作用,才能更好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二、促进培智学校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

基于家校合作中存在的认识不够、参与度不足、沟通不畅等一系列问题,研究者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寻求改进的途径和方法。

(一)统一双方思想认识,确立明确的合作目标

家校合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家校合作的目的是让特殊儿童享有更好的教育,弥补他们的身心缺陷,最终能够重回社区,真正的适应社会。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在特殊儿童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双方时刻保持步调一致,使孩子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连贯性,最终,让家校工作都能够系统有效的开展下去。

(二)改变学校的主导角色定位,提升家长的参与度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两者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传统的家校合作模式中,一般是学校主导,家长配合。现代开放的教育则主张学校放权给家长,相信家长,将合适的活动安排给家长,让其最大限度的参与、负责,教师也要不断给予家长鼓励,并相信他们是能够胜任的。当家长在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后,会不断强化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家长的作用。

(三)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研究者在对家长的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有些观念上的偏差和方法上的欠缺,家长的文化水平分层较大,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有待提高,甚至大部分家长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心理方面的疏导。那么,家长学校的成立,实际上就是为家长找一个问题解决的入口和情绪表达的出口。开办家长学校,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对家长进行各类专题培训。邀请领域内专家授课,传授特殊儿童训练的知识和方法;组织家长座谈会互述心事减压校长定期开展学校报告会等,从不同层面让家长学校发挥作用,促进家校合作的长远发展。

此外,学校还设置了“十佳家长”评选。学校确定本年度十佳家长评选的标准,然后班主任发动家长参加,入选的家长在全体家长会上发表家校合作感言。十佳家长的评选,不仅发挥了优秀家长的带领模范作用,而让家长去做家长的工作,比学校去做家长工作,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对优秀家长的认可,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信心,更好的协助学校进行教育管理

(四)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家校合作,拓展合作的途径和方法

开展多样化的家校合作,能够拓展合作的途径。学校通过成立家委会、定期家访、家长开放日、设置校长信箱等途径,不断提升家校合作的水平。

家委会。鼓励家长组成家委会,参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也因为有了家委会的加入,能够缓解学校师资不足的困境。只有家长深入的参与学校的管理,才更能够体会到教师的辛苦,让家长与学校的距离缩小,形成家校合作共同体。

定期家访。由校级领导、中层行政、班主任、副班主任组成家访小分队,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对特殊儿童的家庭生活进行走访,关注他们自我能力变化和家庭教育的问题,并给予专业的建议。学期初的家访,旨在给特殊儿童和家长思想上的开学准备,而学期末的家访,则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总结汇总,全方位的对学生的学校生活进行评价,同时,提出家庭教育的要求。

家长开放日。学校每年11月的主题活动就是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进入校园,和孩子一起完成主题活动,如做美食、彩绘、运动会等,增进亲子互动。教师向家长展示课堂教学、个训、社团表演,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并与教师共同确立下一阶段的教学方案。

开设校长信箱。校长信箱是公开化透明化的一种进言献策途径。家长可匿名,也可实名给校长写信,办公室负责进行信件的分类与筛选,然后汇总到校长室,再经由班子会议讨论,必要时,向全体教师征集意见,最后,将处理情况反馈给家长。通过这种自上而下逐层的处理问题路径,不断完善家校合作的渠道。

(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学习有效的家校沟通技能

教师,作为家校合作最直接的参与者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家校合作的效果教师不管在与什么类型的家长沟通中,都应该首先平等的对待家长,尊重他们,常怀一颗慈悲之心,换位思考家长在照顾孩子过程中承受的巨大压力,尽量做到和家长共情,把处理问题的角度调整到同一方向,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在沟通技巧方面,减少一些命令和训话式言语,尽可能做到言语委婉。尤其在描述学生问题方面,一定要客观,不能添加过多个人情感色彩,将真实的情况反映给家长。此外,对待年纪稍大的长辈型家长,教师也可以稍以晚辈自居,亲切的称呼其“某某爷爷”,既尊重了家长,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教师切忌盛气凌人,以指责的口吻对待家长,这种态度会让家校关系陷入剑拔弩张的境地,也不利于特殊儿童的教育。

三、反思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研究者深切的感受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也从教师和家长的访谈中,体会到教师工作的不易,以及家庭教育的艰巨,所以,家校双方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彼此促进,相互成就。充分尊重对方,是开展家校工作的基础。学校可以在学生的康复训练、社会实践、就业服务等方面寻求更多社会资源,给予家庭更多的社会支持,让家长有通道了解到更多信息,真正为特殊儿童的家庭减负

 

参考文献

 [1] 余慧云,江小英.成渝地特殊儿童家校合作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11):77-83

 [2] 黎龙辉.英国家长参与特殊儿童教育的评价[J]国特殊教育,1999(1):36-38

 [3] 王苗苗.智力障碍儿童家校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