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生涯课引入“社会理解”信息的思考与初探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生涯课引入“社会理解”信息的思考与初探
时间:2020-03-18 15:30    点击:        作者:罗吾民

      一、智慧看点:生涯课从1.02.0的必要条件

在教育综合改革和生涯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生涯辅导专题课程(以下简称“生涯课”)成为了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最主要形式之一。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规划应该是生涯课的主要内容。

作为高中生涯课的研发者、实践者和观察者,我留意到高中学段1.0版本的生涯课,注重以体验的方式探讨意识启蒙、自我认知和未来畅想。这样的课堂别开生面、情绪饱满、广受欢迎,但主观想象为主、现实贴近不足。以指导学生增强社会意识、社会理解和社会责任感,认识个人与社会、学业与发展、当下与未来的关系,了解社会角色、社会分工的发展动态及不同职业的专业素养要求,形成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尊重与理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理解”信息引入不足。“空对空”、未落到实处是生涯课的常见现象

生涯课,处在探索发展期,课堂有效性评价指标尚在讨论发展中。而在从生涯课从1.02.0进阶的摸索中,我认为“社会理解”信息的引入是提升生涯课有效性的必要条件,而如何引入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二、问题提出:价值取向的迷思与路径方法的困境

(一)“价值取向的迷思”的故事:生涯课,要避免打击学生的理想吗?

个人价值辨析是生涯规划自我认知板块中非常重要的主题,许多老师都带领孩子们做过“价值大拍卖”的活动。

活动的规则是,假设所有同学都公平地拥有5000个筹码,这5000个筹码等于“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带着这些筹码,全班同学一起来到“人生拍卖会”。在这场拍卖会上,老师会陈列“名牌大学毕业证书”、某行业顶尖高手身心健康成为名人巨额财富周游世界真挚的友情稳定安逸的家等人人都想要的虚拟物品。同学通过竞价进行购买,价高者得到物品,叫价5000个筹码立即成交。学生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进行自我对话和思想实验,最终提纯或萃取个人价值观。

在以往的课上,笔者观察到,对于一些大家普遍追捧的物品(如巨额财富),一些同学倾尽所有、志在必得。这种倾向如果经由成熟的思考与拣选而做出,本身无可厚非。但在真实的课堂中,购买者在被问到:你全部的时间精力都用来追求‘巨额财富’了,考虑过可能会有什么代价吗?他们的回答往往是:没有关系啊,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可以买到最好的医疗服务,当然可以身心健康;我也可以给家人买最好的房子,给家里人花不完的钱,也就有了稳定安逸的家……这种“理所应当”感令人困惑。

基于上述观察,我在一次教研中提出,可否设置“潘多拉魔盒”环节?即对于那些筹码不够、试图借用他人筹码的购买者,以及倾尽所有、志在必得的购买者,他们可以拿出全部筹码,并加一个潘多拉诅咒来实现它,这些潘多拉诅咒来自货真价实的人生困境,如身体疲惫、情绪焦虑孤独奋斗,不被理解居无定所,终生漂泊等等,即社会理解信息一种。

但这个提议很快就被同行否定,反对的理由是无忧无虑的做梦是青少年的特权。不管竞拍的是什么,都代表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生涯课当然不能打击他们的理想。

此时,我就感受到了生涯课价值取向的分裂:一方面,觉得顺应十六七岁少年大胆做梦、张扬自我的天性,是为人师者应该有的肚量;但另一方面,又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如果老师一直默许甚至鼓励这种不接地气、没有边界的梦想,是不是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

(二)“路径方法困境”的故事:如何破解只要……就能……”的句型?

这个故事发生在20189月份的一次市级生涯公开课现场。这节题为《生涯四度》的生涯课非常精致,经由改进获得了当年上海市心理活动课大赛的一等奖。但课上的一个细节却始终在我脑海中盘旋:

授课老师按照以下流程架构了教学设计:

→讨论“人生赢家”的理解,形成未经结构化的生涯蓝图

→观看四个生涯故事

→引出生涯四度的模型,并请学生从四个维度、结构化地评价前面四个故事中的生涯人物(四个维度分别为高度、深度、宽度和温度)

→学生自主画出自己的“生涯四度”,并进行分享。

老师精心准备的四段生涯故事侧重各有不同,但都非常真实。其中一位主人公是企业家福明。他热爱工作、投身实业,取得了极高的商业成就,也为家人子女提供了足够优渥的经济生活。但是因为创业之初的分身乏术,他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却没能经营得好。

一位同学在评价福明时说:“他的人生有高度、有宽度,但是很显然他还是没有认识到家人的重要。我相信,只要他愿意,还可以分出时间精力去照顾自己的家里人。”

老师追问:“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吗?”

“是的,肯定可以。”

老师此处有停顿思索,最后没能来得及做更深入的引导。

“只要……就能……”是我在自己和同行的生涯课上经常听到的一种句型。这种句型的其他表达形式还包括:

“我就是要选择xx职业,如果没有的话,我宁可不选(任何一个职业)。

“希望将来的工作收入高又比较轻松吧。”

“任何艰难困苦没关系,我一定可以达到某个目标。”

……

与前一个故事中同行认知的不同之处在于,这节课的老师在教学目标设置了“认识到人生的能量有限,必须要有所取舍”一项,价值取向上注重现实反馈( “社会理解”信息)的力量,但在目标达成上还是没能逃脱空对空的困境。

这个故事,主要是路径方法的问题。

 

三、分析思考:从“要不要引入”到“如何引入”

(一)价值辨析:为什么生涯课要引入“社会理解”信息?

1、发展自我、且有边界,才是完整的“生涯教育”

“生涯课,要避免打击学生的理想”,代表了当下主流认知对“生涯教育”内涵的认识。而现有的认识主要又是以西方学者舒伯的理解为起点。舒伯说:生涯以人为中心,只有在个人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西方价值观中对自我发展的形态的强调,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而顺应这种理解,中央教科所俞国良老师也认为高中生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建构完整的人格、终极目标是自我实现。强调自我发展、引导内在力量,或许是默许“只要……就能……”句型存在的生涯课背景。

但这些对生涯教育的界定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回答不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把内在自我引导出来以后,边界在哪里,以及如何形成边界,没有讨论。事实上,发展自我只是生涯教育的一部分,适配外部环境则是生涯教育的另一部分。

而根据生涯教育研究者金树人老师的研究,中国人对生涯认知的第一条就是生涯,是人生的极限,所谓有生即有涯。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是谈规划,还是谈适应,都是在毕生时间精力有限、阶段性的时间精力有限的大前提下进行讨论。我们鼓励孩子们大胆展望、畅想人生,但是这样的畅想是在一定框架限制之内。只有当孩子们觉察生命的受限、现实的边界(如,创业之初可能分身乏术,周游世界可能居无定所,掌握权力可能个人空间受限,等等),才把自我的能量聚集起来,进行有方向的专攻,落脚点则是具体的职业、专业与选科。而不着边际的想象,则可能带来生涯教育与学习动力油水分离的局面,这是当下生涯教育的现实写照。

既强调自我的发展,又注重发展的边界,才是完整的“生涯教育”。

2社会理解信息是自我边界形成的必备基础

而关于如何促成自我边界形成的问题,金树人老师曾在他的经典著作《生涯辅导咨询》中反复提到:既要重视生涯发展的“心理环境”(自我认知),又要重视物理环境(社会理解),在“因应外界变迁”中完成自我与外部的交互作用,最终增强自我强度(ego strength)。生涯教育实践者一般会遵循以下路径(见图1):先“知己”、“知彼”,而后在信息不断丰富的过程中促成学生内在的比对调适和外在的行为优化。

1.生涯教育的内容框架

而这种理解,在20183月颁布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一文件中则直接表述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规划三个方面,高中阶段重点侧重“生涯规划”,具体内涵是“指导学生在充分的自我认识和社会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的主要方法,综合各类信息,平衡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初步设计合理的职业和人生发展路径。”

在生涯成长中,个体的自我需要不断地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并且在这种刺激中反复进行yes or no的动态自我评估,直至形成较为相对客观、全面、稳定的自我边界。社会理解信息是自我边界形成的必备基础。

而根据一份题为《上海高中学校生涯辅导工作的现状和对策建议》的调查显示,学校的生涯课程和学校老师是学生得到生涯辅导的相关信息的最多渠道;学生对学校开展生涯辅导有多方面的需求,“信息的提供”的需要最为强烈,占到49.6% ,职业面试技巧、专业老师、学者讲座等“社会理解”相关信息的需求分别占到36.1%20.5%

学生需要“社会理解”信息,生涯课也应当引入“社会理解”信息。

(二)方法探究:引入“社会理解”信息≠打击学生的理想

那些以为生涯课引入社会理解信息、就会打击到学生理想的认识,本质是没有区别内容与方法的差异。教育与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学科的知识,都可以用智力上诚实的方式,教给任何阶段的任何儿童。”“社会理解信息的有效引入也需要重视方法和路径的问题。

1、生涯课是是适宜的 “社会理解”信息引入载体

在当前的生涯教育中,社会实践活动是常见的补充“社会理解”信息的方法,形式以课堂以外的志愿服务、职业体验等为主。但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不搭载一定探究任务(如学习单),学生们在走马观花间获得的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而已。个体或许会持有内在自我的知识,又获得了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是布鲁姆所说的有意义的联结并没有产生。外部信息持续积累, 内在自我继续天马行空(一如上文中所述课堂中常见的“只要……就能”句型),生涯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而课堂则是一个结构化程度更高,强调认知深度架构的学习环境。生涯课引入“社会理解”信息的优势在于,“社会理解”信息是课前或课上引入,方便教师课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也便于教师结合具体的自我认知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因为“社会理解”信息是统一给出,有助于课堂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信息加工更深入,内在联结更可能更紧密。因此,生涯课是是适宜的 “社会理解”信息引入载体。

2、引入“社会理解”信息的生涯课之方法初探

尽管引入“社会理解”信息对生涯课有效性的意义,尚未成为生涯课实践者的普遍认识,但一些先行者已经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达到了内容上补充社会理解信息、形式上为学生喜爱的效果,内容与形式实现了统一。当我们这些课例进行积累时,亦会发现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一般做法,在这里亦做部分列举,作为后期深入研究的现象学起点:

①媒材载入法:以《职业大超市》为例。

“职业大超市”是生涯课上经常使用的一个活动形式,活动的规则是假设全体同学都完成了全部的学业,来到“职业大超市”,自主选购;活动现场陈列大量初级初涉职场可能够得到的职位卡片;学生选购结束后,就进行经验分享。职业卡片原来的内容就是职业名称一项,如“飞行驾驶员”。

在试上中发现学生因为掌握着主动选择的权力,因此在分享选择理由时会偏离个人实际与社会需求。于是我在后期的试上中对职业卡片进行了重新设计,即在职业卡片背面设计 “职业密码”(以“飞机驾驶员”为例,样张如下),学生根据职业名称选择卡片后,还要对照“职业密码”、个人条件匹配后才能最终获得职位。

 

 

增加“职业密码”之后,其实就在“个人选择职业”之外,补充了“职业选择个人”的环节。在趣味的双向选择中,通过卡片这种媒材引入来自霍兰德职业兴趣分类、招聘要求等“社会理解”信息,从而启动个人脚踏实地的生涯思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②实验对照法:以重构的《生涯四度》为例。

经由上述思考之后,我尝试着把上文所述《生涯四度》进行了重构,新的活动程为:

→讨论“人生赢家”的理解,,形成未经结构化的生涯蓝图

→引出生涯四度的模型

→根据自己对“生涯四度”的理解,对个人的生涯四度进行第一轮打分

→观看四个生涯故事,按照四个维度讨论真实的人生

→根据新的理解,对个人的生涯四度进行第二轮打分

新的设计,类似于一个准心理学实验,所有学生都接受了“前测”和“后测”,并且在前后测中呈现出了变化:许多学生都把在第二轮的打分中,把总分做一个下调——“人生的能量有限,必须要有所取舍”的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标的实现是依靠学生自主调整实现的,满足了高中生自主规划的心理需求。而前后测的变化,又以真实的人生故事(四段生涯故事)为中介变量,因此在社会理解层面孩子们的生涯探索力亦得到了发展。

③同伴反馈法:以《流浪人生》为例。

“流浪人生”是上海市崇明区民本中学刘晓丹老师设计的一节课,她以热门电影《流浪地球》为蓝本,邀请同学为各自的人生规划设计美好的人生计划Plan A。此时,学生写出的计划往往是脱离现实、漫无边际的;接下来刘老师邀请同学们彼此交换Plan A,然后给别人的人生计划设置一些可能的障碍(如,给成为外科大夫的计划上添加了“高中时英语不好,没法儿读英文文献”、记性不好,在密集的医科考试中挂科等),这一环节“社会理解”信息就借由同学的生活经验、日常反馈得到了引入;学生重新拿到自己的Plan A之后,开始针对“可能的障碍”制定PlanB;又按照上述流程形成PlanCPlan D

在现场,我们观察到,比较起Plan A,BCD三个计划一次比一次具体、一次比一次具有可操作性、甚至回到了当下高中生活的日常规划与时间管理,生涯成长路径清晰可见。社会理解信息,借助同伴的力量,以一种游戏、趣味的方式促成个学生自觉生涯认知更新。

④网络联结法:以《发现大学》为例。

“社会理解”信息一部分来自于他人经验的转述,而另一部分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直接获取。在一节题为《发现大学》的课上,我尝试着以半结构化学习单的方式,引导学生上网搜索心仪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类目、历年录取分数线等信息;在交流分享环节,除了交流彼此的收获之外,也交流搜索的路径、可能的网站、相关的资源和信息的鉴别。许多同学都在课后反馈单中提到,这种学习方式比模糊的“好大学”想象,来得更为具体和有冲击力,真正起到了学习动力点燃的效果。

综上所述,生涯课授课教师应更新生涯课的育人力量,为培育有边界的自我而谈生涯,而在生涯课引入“社会理解”信息促成自我边界形成的方法之一。在已经引入了社会理解信息的生涯课课例中,媒体载入法、实验对照法、同伴反馈法和网络联结法是可以借鉴的教学方法,它们是提升生涯课有效性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沪教委德〔20188

[2]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

[3]沈之菲、杨彦平,上海高中学校生涯辅导工作的现状和对策建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23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