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在遇到学业困难时能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求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业求助行为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发生重要变化,很多时候需要求助的学生会逃避问题,忽略问题,而不选择求助。或者,直接求助答案而非解题思路和过程。
依据勒温的心理动力场理论,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1]。学生能否建立积极有效的学业求助行为,与班级环境存在密切关系。随着时代发展,小班化的理念已不再陌生,班级学生人数减少后,学生的心理状态、同学间的互动模式、师生间的交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小班化的班级环境与普通班额的班级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两种不同的班级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学业求助行为,值得探究。
学业求助行为(academic help-seeking behavior)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或过程中遇到了自己单独不能解决的难题,转而向他人寻求帮助的行为。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学习策略[2]。目前,对于学业求助的研究普遍采用国内学者李晓东教授的分类方法,将学业求助分为执行、回避和工具三类[3]。工具性求助,指学生向帮助者询问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一些信息,期望利用这些信息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执行性求助,指学生不经努力就直接向老师或同学询问正确的答案或要求帮助者代替自己完成任务;回避求助指学生虽然需要帮助却不主动求助。
班级环境作为学校环境的核心,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关于班级环境对学生影响的研究,目前国内普遍所采用的概念是学生主观觉知到的心理环境[4]。江光荣教授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大陆的班级环境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包括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秩序和纪律、竞争、学习负担5个纬度,此5个纬度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都具有实质的意义[5]。
目前在学业求助与班级环境的研究中,研究者们研究最多的是关于班级目标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业求助态度和行为[6]。许多研究认为,支持求助的、掌握目标的班级环境促进学生的工具性求助行为。李晓东以初二年级学生为研究被试,发现在抑制求助的课堂中,学生更容易感受到求助的威胁,因而在需要时更可能回避求助或做执行性求助;而在鼓励求助的课堂中,学生较少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威胁,在需要时更可能进行工具性求助而不是回避求助[7]。郑信军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了课堂情境对求助行为的影响,即群体压力情境和单独无压力情境对求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无压力情境比群体压力情境会导致儿童更多的求助行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