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三步多维”式心理高危筛查模型的设计研究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三步多维”式心理高危筛查模型的设计研究
时间:2020-03-18 15:18    点击:        作者:陈宇燕

 一、  研究的缘起

近年来,浙江省各所初、高中学校在新生入学之初纷纷开展新生心理普测,这俨然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常规动作。学校期望通过心理测量手段将潜在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识别出来,并对这类学生进行甄别、跟踪、控制和帮助,以期达到 “早发现、早疏导、早预防”的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心理筛查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筛查标准不够明晰

筛查标准不够明晰,即什么样的学生是需要干预的心理高危学生,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虽然浙江省的相关文件对严重心理危机学生、重大心理危机学生有定义,但仅是简洁扼要的文字表述,没有可量化的实操标准。心理筛查不像监测雾霾,有标准化监测工具,有空气质量指数来表征,能让人一目了然。心理筛查工作尚不成熟,很多学校采用的心理量表千差万别,最后确定哪些同学入围高危名单的标准更是含糊不清。

(二)筛查过程缺乏科学性

很多学校利用高一新生入学的时间节点,采用机房统一施测的方式,希望一步到位地确定心理高危学生名单。这种方式虽然省时、省力,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考虑到自我报告式测量可能有学生会隐瞒真实情况;单一时间节点的测量不符合学生心理动态发展的规律;单维度单视角的信息搜集不够全面,需要结合心理访谈的多线索搜集和诊断。因此,多主体、多时态、多线索的筛查系统的构建非常有必要。

(三)筛查结果不够精准

肉眼可见的事实是,发生极端事件的学生有时并不在心理高危学生名单之列,而高危名单内的学生却似乎很平稳,这就导致社会各界会对心理筛查有各种质疑的声音。当然,如果公允地去看待事实,会发现这是综合因素导致的,但筛查结果不够精准也是可能因素之一。筛查结果的偏差直接导致校方无法及时掌握心理高危学生的动态,从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后续干预与转介工作。另一方面,从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的角度看,他们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识别和救助,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二、对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静态式” 筛查,缺乏动态追踪式建档

高中生的心理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仅片段化地截取高一新生入学这一个静止时态开展心理筛查,并以此作为甄别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依据,这样的做法有失偏颇。从学生的层面来看,高中三年会遇到很多人、事、物,从而产生化学反应,某些原本高危的学生经过干预或者系统治疗可能已经不高危了;原本处于高危临界的学生,可能遭遇某些应激事件,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可能反而处于高危状态。因此,心理筛查应该是动态追踪式的,可在学生高中三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测量,比如重大考试前后,每年春季前后等,建立起动态追踪式心理档案。

(二)“自陈式”评估,缺乏多主体多视角整合

目前学校在开展心理筛查时,大多采用自我报告形式的心理测验。鉴于人类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很多学生处于某种考量会隐瞒自己的心理问题,也有学生会放大心理问题。心理普查如果仅局限于被测者单主体的自我报告,甄别结果易有偏差。因此需要结合多主体多视角的测量,这些主体是被观测者的重要他人,比如班主任、任课老师、心理委员、同寝室室友、家长,他们与被观测者朝夕相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提供比较真实客观的线索。此外,专职心理教师等专业人员的评估也至关重要,总之,只有结合多主体多视角的观测与评估才有可能做到客观科学。

(三)“一步式”筛查,缺乏多重屏障把关

科学筛查的具体操作目前没有统一的范式,很多学校都是在摸索中实践。据本研究者了解,很多学校都采用“一步式”筛查,即在高一新生入学的时间节点,开展一次全员心理普查。一般心理普查方式为学生自我报告式心理测量,然后依据心理测量结果直接确定心理高危对象。这样的做法不够缜密,缺乏重要他人的日常行为观察,也缺乏心理专业人员针对疑似高危对象一对一面谈,更缺乏对学生不同时间节点动态把握等,因此“一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