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城镇初中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城镇初中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时间:2019-07-22 14:33    点击:        作者:赖舒旋

1 问题提出

心理安全感(sense of psychological security)是个体对环境的危险性以及个体能否应付危险性的主观评价反应[1]。它产生于个体的安全需要,是处理潜在危险的重要心理机制,对个体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和个体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2]。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指出,冲突、焦虑、防御机制等都是由个人幼年及成年阶段某种欲望的控制与满足方面缺乏安全感而造成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强的人具有较高的接纳和自我认同,而不安全感强烈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马斯洛在其研究后期,与Mittelenmn一起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加拿大心理学家威廉·布列茨认为安全感是一个过程,具有复杂性,安全感的高低受所处环境的影响[3]。一个人的安全感不可一概而论,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迅猛发展的成长动荡阶段,对安全感的需要极为强烈又容易受到侵害。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他们提及安全感的话题,如“我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你太缺乏安全感了吧”等。再者,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网络、媒体等新闻报道层出不穷,真假难辨,充斥人们的眼球,导致人们对现代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感到焦虑和不安。近几年来,教育部也先后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制度和文件,也开放了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提升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但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总体状况却不容乐观。裴国洪[4](2007)对哈尔滨市342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不安全感总体检出率为47.47%,其中23.9%的学生具有严重的不安全感;沈贵鹏、葛桥[5](2010)在其所调查的初中生群体中,有49.3%的学生在心理安全感方面出现了问题,其中31%的学生问题严重;梅高兴[6](2012)、蒋巧慧[7](2015)等人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这些结论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

影响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因素有很多,有人格特质、气质类型、神经特点等内在因素,也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而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在的弹性资源,对于个体的安全感和心理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戚、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会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资上的联系程度。它是一个以个体为核心,由个体和他人通过支持性行为所构成的人际交往系统[8]。社会支持的缺乏与个人的社会惰性、焦虑、担忧、压抑甚至物质滥用都有显著的负相关[8,10];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心理调节、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应对负性事件的技能、抵抗疾病以及降低死亡[11]。当个体遭遇压力事件时,社会支持可以缓冲压力事件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保护个体免遭压力的破坏[12]

就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而言,研究者们对于安全感、社会支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均给予了极大的兴趣,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安全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如Barone等人(1991)在研究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中发现,来自朋友和家庭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学生的在校安全性就越大,焦虑就越低,适应新环境的困难就越少。孟海英[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