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浅谈心理教师的课堂语言引导 ——以心理活动课堂实践为例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浅谈心理教师的课堂语言引导 ——以心理活动课堂实践为例
时间:2019-04-02 10:24    点击:        作者:高昭德

 浅谈心理教师的课堂语言引导

——以心理活动课堂实践为例

心理活动课,因其特有的活动形式与轻松氛围,已成为学生最期待的课堂之一。许多学生对我说,他们特别喜欢心理课,因为只有在心理课上,才有机会说自己想说的话,才有勇气说自己敢说的话。听到学生这样的反馈,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我的内心总会涌现极大的满足感。但在心理活动课的实践中,我却发现,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勇于表达自己,这个做法并非适用所有学生。一味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有时可能会模糊师生界限,造成学生课堂规则意识的淡化甚至退化。虽然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愿意表达、敢于表达,似乎对课堂气氛的点燃与维持很有帮助,但是从长远看,却未必总是有助学生的心理成长与发展。心理活动课,气氛轻松不假,但气氛轻松绝不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摒弃课堂纪律约束,随意表达、无序表达。因此,驾驭心理课堂,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的是教师对学生活动反馈的语言归纳、总结与引导能力,换言之,面对学生出其不意的反馈、毫无章法的分享,教师的应变能力,恰如其分的语言机智,才是引领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法宝。

课堂情境一:在关于性别差异的心理课中,其中的一个课堂环节是向学生展示一些人物图片,希望借以向学生说明,性别并不是一个人成功、成材、幸福与否的关键因素。可是,在图片人物中出现彭丽媛时,许多学生在讲台下大声嚷嚷“我认识我认识,这是彭丽媛,是习近平的老婆……”,若是在日常的小范围场合,这种说法似乎并没什么不妥,但在课堂中,学生的这种说法,这种表达方式,并不符合课堂语言该有的规则设置,尽管这是在学生们认为可以怎么想就怎么说的心理课上。于是,在接下来的人物介绍中,我特意强调了图片人物的信息“这张图片的人物是彭丽媛女士,但她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习近平主席的夫人……”,人物介绍完毕之后我顺势穿插一些简单的生活社交礼仪常识,将学生注意力从图片人物本身转移到了更深层的社交规范中,使学生意识到,社交礼仪,并非阿谀逢迎,而是文明素养的体现。

在这个情境中,我并没有直接纠正学生说法上的不妥,而是采取淡化引导的方法,直接给出更契合课堂语言的表达范例,并以相应的礼仪常识作为辅助,以此强化学生对课堂语言表达方式的重视与关注。虽然课堂表达是口语表达的场景之一,但口语表达的通俗并等同于市侩化、甚至粗俗化的语句表达。在课堂情境中,对学生不恰当的语言表达,通过示范学习,纠正学生的表达失误;通过对课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唤醒学生的规则意识。因此,心理课中,教师的语言引导技能,首先是教会学生文明的、合乎礼仪的语言。

课堂情境二:在感恩父母的心理课上,因为课堂前期活动的开展,学生情绪非常放松、非常激动。在请他们分享父母爱自己的故事、画面时,学生们发言极为踊跃。可是,当我请一位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做分享时,这位同学却脱口而出“我老爸就是个逗逼……”一瞬间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有的同学还开始鼓掌,场面眼看就要失控了。怎么办呢?慌乱中,我冷静下来,在示意其他同学安静之后,我微笑着问他:“你是说,你的父亲是一个很风趣、很幽默的人是吗?”听到我的问话,那位同学赶紧点头“是的是的,我爸爸他确实很幽默”,学生们这才止住哄笑,课堂活动中得以继续进行。

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达本意的准确把握,是扭转课堂情势的重要的条件。在课堂中,学生出现太过随意的语言表达方式,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练习,另一方面,则是学生不能区分课堂表达与一般口语表达在情境上的差异性,因而造成上述情形中语句表述上的不雅。在课堂情境中,巧妙运用“语义转化”的方式,引领学生语段分享从通俗不雅向幽默、优雅的方向转化,是心理教师语言引导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课堂情境三:在讲评心理课听课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年轻的美女老师信心满满地组织活动分享,她微笑着问学生:“你能不能分享下你的活动感受?”“活动时你想到了什么,你愿不愿意跟大家说说?”因为前面的活动设计等环节学生参与度很不错,老师们也期待着学生更精彩的分享与发言,可谁知就是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教师提问的那几个学生却都不约而同的用“不能”或者“不愿意”拒绝了她。被学生出其不意的拒绝之后,心理老师没能及时扭转课堂,课堂气氛冷却不少,因为前几位同学的拒绝风险,后面学生的分享都非常敷衍,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有学生参与度做铺垫,为什么活动分享还是会冷场呢?是活动设计问题还是教师提问引导有问题?这个情境让我想起自己初登讲台时的一个片段:在活动导入环节,我希望学生能选一位自己喜欢的人物,并说明原因,然后顺利步入下一环节的内容设计。然而,当我问学生“你喜欢***吗?”却发现,不管我提到任何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学生们都笑着回答“不喜欢”。从他们的笑容中,我知道他们没恶意,但就是想让我难堪,慌乱中我问他们,“那你们喜欢的人物是谁呢?请举例说明!”这时才将课堂重新回归至正常状态。其实这位老师遇到的问题跟我当年遇到的问题非常相似——因为对课堂中学生反应的预设不够,出现这类突发性问题时便会让自己陷入尴尬。

那么,在心理课堂中,怎样提问才能避免激发学生不必要的逆反心理、促使学生更快进入分享状态呢?这同样需要教师的语言机智。在分享环节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赋能”,相信学生有自如表达自己想法、观点、态度的能力。把“愿不愿、想不想、能不能”这类问题换种表达方式——“在刚才的活动中,我注意到你……,我觉得你肯定有话说,相信你的分享很出彩!”思维有惯性,语言其实也有惯性,教师用积极正向的语言引导学生,学生的反馈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但并不是教师每一次的正向引导都会起作用。有时我们还是会发现,有些学生在活动参与、甚至组内分享时神采飞扬,请他进行组间分享时却“卡壳”了,这时候怎么办呢?这种情形下,教师也不必慌乱,巧妙运用“思维置换”——“你一定是太激动(或者别的语词)了才没组织好自己的想法吧?没关系,先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你想好了,老师再请你!”等待的同时却不取消期待,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也不破坏课堂节奏。因此,心理课堂中教师合理的语言引导,既能给学生鼓励与期待,也能予以学生保护与等待。

课堂情境四:在以理想与目标为主题的心理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你的理想的是什么?”一个男生得意洋洋又不以为然的说“我的理想是成为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说罢,以一副鄙夷的眼神看着老师,全班同学则哄堂大笑。很明显,教师又一次遇到了来自学生的挑衅。这种情形下,你会怎么处理呢?只见教师镇定自若的问“你能说说高富帅是什么意思吗?”老师这么一问,学生愈发得意了“高么,当然就是身材挺拔啦;富么,肯定就是很有钱咯,至于帅么——”说着他抬起头,夸张的甩甩头发“帅,就是长的很帅,像我这样的。”他这么一说,学生们笑的更厉害了。老师冷静的说“哦,原来你是这么理解高富帅的呀!不过你的理解中,高富帅只包含了两层意思,外表和钱财。但是真正的高富帅可不是你说的那样的——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且拥有将帅之才,有了这些拥有财富也是指日可待,这才可以成为真正的高富帅。”说完这些,老师稍事停顿,话锋一转,“不过你现在还很年轻呢,依然有成为高富帅的机会,只要你认真努力的话。”老师的这番话,学生们纷纷点头称是、心悦诚服,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这个情境中,教师的语言引导是推动课堂发展,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的重要原因。教师是怎样回应学生的呢?在对学生语句做出承接与归纳后,进一步拓展与丰富学生语词内涵,真正做到了“见招拆招”,兼顾了语言上的优美与思想上的震撼,推动课堂进展同时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总之,心理活动课,这个自由与规则并存、开放性与引导性并存的课堂,因其特殊的课堂形式与组织方式,决定了心理教师会遇到较其他学科课堂更丰富多样、更出人意料的、来自学生故事与插曲,处理好这些问题,既需要教师具备娴熟自如的课堂驾驭能力,更需要教师具有临场反应的语言机智,只有这样,心理课才能真正引导学生,真正启发学生。而这种技能的习得,需要我们在心理课堂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归纳、总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