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课堂游戏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心理课堂游戏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时间:2018-12-05 10:25    点击:        作者:齐越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心理课堂则是切实达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阵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心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教学手段,既能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自主性,更能帮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体验、觉察自己及他人的内心情感与外在行为,同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所感悟并做出改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互动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和互动就不可能发生真正的教学,那些只有教学表现形式而无实质性交往互动而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互动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1]游戏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注重师生有效互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丰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表达,并逐渐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发展性教育、干预、训练、以及治疗的目的。因此,如何实现心理课堂游戏教学中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二、概念界定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借助各种媒介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互动,作为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互动,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心理、社会和伦理乃至生态等方面的内容。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及教师良好人格魅力的形成与专业成长。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努力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心理课堂中的游戏辅导模式是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采取游戏的形式,探查学生内心的需要、冲突、情绪,并通过游戏降低防卫,促进表达、内省,同时利用游戏的操练功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或练习成长,实现非娱乐性目标的一种辅导形式。[2]
现代教育倡导寓教于乐,而游戏教学形式无疑就是对这项教育准则的最好解读。因此,课堂游戏教学这种方式手段,不仅能作为常规教学的一种有力补充,更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师生互动,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三、基于问题展开问卷调查与课堂实录分析

(一)编制学生问卷,在我校小学和初中学段展开调研
选取我校小学三年级与初中七年级学生共375人,发放完成《心理课堂中关于游戏活动的调查》问卷调查,从游戏活动的主题类别、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及师生互动情况四个维度调查学生对于心理课堂中游戏教学环节的感受与建议。具体发放与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学段

年级

班级数

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