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应用行为分析理论指导下的低年级孤独症学生教育实践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应用行为分析理论指导下的低年级孤独症学生教育实践
时间:2018-05-09 14:47    点击:        作者:朱盈梅

 一、理论基础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系统广泛发育性障碍,核心症状是“沟通、社会交往障碍及刻板行为”,即“三联症”。“谱系”这一概念的确定放宽了“孤独症”的边界问题,只要出现“三联症”症状即算作谱系内,没有“是与不是”,只有“程度多深”。联合国在《残疾人公约》中,积极倡导对ASD儿童的融合教育,倡导ASD儿童在与自己年龄相近的普通孩子中生活学习,并用实践证明了这种融合的先进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成为目前常常采用的融合教育形式。

ABA是应用行为分析的简称,是目前应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主旨在于分析并改善具有社会意义的、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主要通过观察前事、行为及后果判断行为功能(动机),并采用科学和有针对性的行为训练方法去干预和改善行为问题。

二、个案介绍

笔者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班主任,新生入学初,老师们很快发现了小元(化名、男性)的“特殊”。向家长询问后,得知小元在幼儿园时期即表现出“不合群”的问题,但家长并没有重视。笔者建议家长复查,经儿童医院等专业机构诊断:小元注意力分散较为严重、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情绪严重低落、与人沟通理解能力较差(伴随有肢体暴力行为)、大肢体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差、智商较同龄人略低。同时,在教师的日常观察中还发现,小元存在较为明显的刻板行为,如做某些事要按照固定的流程、玩具或物品的摆放顺序不能轻易改变等。

以上症状已属ASD症状,虽然家长不肯出示诊断结论,但是我们可以判断,小元应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为了更好了解和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小元,笔者专门参加了海淀区教委和特教中心举办的“中国应用行为分析教师(CNABA)”培训,较为系统地学习了ABA理论,阅读ABA的相关论文、专著与案例,并将这些理论和实践有选择地应用到对小元的训练与教育当中。

三、计划制定

根据专业机构的诊断和任课教师的评估,我们分阶段对小元进行能力提升训练:适当地降低学业要求;尽量提升环境的友好度,引入同伴和成人的多方支持来发展社交技巧;此外,根据不同的提升阶段和具体能力,采用不同介入策略改善行为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时间段分布如下:

 

时期

阶段

时间

训练目标

适应期

第一阶段(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