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创业教育的现实选择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创业教育的现实选择
时间:2018-06-15 08:03    点击:        作者:喻爱梅

 

据劳动部门预测:今后1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加劳动力1000万,大约1.2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存在着2000多万稳性失业者,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下岗职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我国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中积极实施创业教育,不仅能缓解目前面临的困难,也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鼓励学生自我雇佣,其优点是创业者不但自己谋得了职业,也为社会其他成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当前经济高速时期,能有效地缓解劳动力供需不均的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但是,现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对创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教育普遍存在脱离社会、脱离劳动、脱离实际的状况,造成中职毕业生的创业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当前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足,观念落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旧的就业观念尚未得到转变,表现为几种错误思想:被动应付随大流,思想上仍然受“等、靠、要”就业观念的束缚;将就业与创业对立起来,没有认识到自主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崭新的就业方式;认为提倡学生创业仅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有部分学校甚至没有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
2、方法不当,手段落后
当前,部分地方和学校的创业教育仍停留在照本宣科、理论实践脱离、观念行为脱节的状态,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育效果,没有真正地花力气抓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和创业教育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的建设,没有把创业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组织、人员、经费、措施均未落实。
3、 课程设置缺乏活动性和综合性
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体系相比,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体系而非分科性的课程体系。而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在设置创业教育课程时,往往是为了设置课程而设置课程,很少或不考虑创业教育课程的活动性和综合性特点,使创业教育课程失去了原本的目的和意义。
4、 评价体系不完善
创业教育的评价是对创业教育目标、任务实现和完成的程度、水平、状况所作的价值判断,是创业教育宏观运行和微观过程的信息反馈和调整纠偏机制,它是创业教育操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区域性的创业教育评价、办学水平的创业教育评价、创业教育教学评价、创业教育个体发展水平评价。目前,在我国上述四种评价体系都很不完善,导致创业教育全过程难以规范运作。
5、 师资不适应
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创新素质、创业素质、创造能力和知识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教师首先要努力具备这种素质。然而,目前师资的状况还很不适应。
6、外部环境不利于创业教育发展
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受教育者进入社会后,发挥创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这又取决于社会性的外部环境,如:小企业发展优惠政策,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资本供给渠道的畅通等。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有很多地方机制不完善、政策法规不配套,不利于创业者发展。
二、加强创业教育的现实选择
(一)  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1、要树立新形势下新的就业观念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就业形式,让全社会真正实现传统从业观向现代创业观的转变,使毕业生及其家长在择业时产生以下变化:从一味依赖组织分配转为“不等分配找市场”;从过分注重单位的全民所有性质转为“不究性质看单位”;从过分强调专业对口转向“不惟对口用所长”;从追求稳定,追求高保障、高声望、高效益的职业转向“不求从业求创业”。必须强化学生的风险意识,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宰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符合自身性格特点和特长,能充分显露创造才华的社会职业,在创造个人财富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推动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创业有为、创业光荣的社会氛围。
2、开展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自身深化改革、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等职业教育面临双重发展任务:一是承担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开发任务,二是普及9年教育之后的职教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面临招生和就业两个联动的市场,必须立足两个统筹结合:一是经济、科技、教育统筹结合;二是劳动、人事、教育统筹结合。必须把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劳动力的安置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机活力源于人们的创造力,需要极大地激发人的创业潜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正是职教的重任,也是职教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加强组织,优化队伍,强化服务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根据创业教育的需要调整、完善、扩大机构的职能,要有专人负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科室具体抓、全体教职工共同抓的局面,切实做到思想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措施落实。
2、优化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关键,不愿探索教育规律、不具备创新和创业素质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创业型人才。《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应由学校从事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与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承担;其他教职工对创业教育也应积极参与。因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增强教师的创业意识、调整教师的创业心理、提高教师的创业能力、充实完善教师的创业知识纳入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计划之中。
3、强化服务职能
各地各校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中介服务。一是信息服务,加强校园网建设,利用现代化手段收集、研究、处理、反馈适应当年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需要的短期市场信息,积极引导学生按照市场运行的规则进入市场,寻找适合自己自主择业、创业的岗位;二是进入市场的中介服务,如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工商、税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等;三是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学校的科技优势,为学生创业提供技术、资料、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这些服务可延伸到学生毕业后,使学校成为培养、扶持创业型人才的孵化器,成为今天中小企业发展必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立体推进,交叉渗透,完善体系
1、改革课程,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
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这个核心环节来实现。作为创业教育系统工程的枢纽和核心,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决定着职业学校的生存空间和发展价值。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在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把"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公关和交往"、"法律和税收"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同时创业课程结构要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
  活动课程是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要在原有的各种活动中,把创业教育的任务和要求结合进去,加班会、团队活动、学科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勤工俭学、校外活动等;另一方面要开展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即根据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和任务设计专门的教育活动,如参观、访问、请创业者作报告演讲等。在活动课程中实现创业意识的提高,创业品质创业知识的传播与养成。
  在隐形课程方面要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和布置。要把校园的合理布局和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周边环境处理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如布置鼓动创业立志成才的名言誓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和风采照,举办内容形式都具创新意识的活动,观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题材的影片,展示创业型教育队伍形象,为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激励创业精神。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创业品质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创业教育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固定不变,要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通过探索,使知识结构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针对中职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基础,注重个性化教学,保护学生自尊心,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对学生来说,与创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创业欲望以及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因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3、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得到创业技能训练。因此,学校要组织学生调查一些小企业,参与小企业的设计,同时学校也可尝试建立一些小型企业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得到创业教育的体验,通过体验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这也是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
    如我校在校内开设了“创业一条街”活动,有的学生通过做市场调查、租摊位做商品小买卖;有的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提供技术服务等,这样不但使学生体验到了创业的酸甜苦辣,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反映较好。
[参考文献]
[1]苏过炎,杨卓平.中国教育职业知道的理论与实践.广东: 中山大学出版社.
[2]黄邦华.就业与创业指导.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陈德智.创业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