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如果离去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如果离去
时间:2018-08-10 15:19    点击:        作者:黄小聪

【理念阐述】

自杀是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与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它是一种人类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关系及精神等各种因素混杂而产生的偏差社会行为,它也是一种沟通方式,有人藉由它来传达情绪、控制人、换取某种利益(精神上或实质上的),更有可能是为了逃避内心深处的罪恶感及无价值感。

近年来,自杀却成为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健康的问题,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自杀每年造成全球约100万人死亡,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更为严重的是,自杀正呈现出低龄化趋势,青少年自杀率逐年增长。在我国,自杀已成为15岁—34岁人群的“首要死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生在生理、心理发展以及道德、其他社会意识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体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他们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这种成人感与幼稚性的并存,使得他们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身心发展失去了平衡,感受着许多心理冲突和压力,处于各种心理矛盾的包围中,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以顺利解决,就可能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及日常行为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导致心理崩溃,甚至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及行为偏差。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杀是个体不适应社会大环境的最终结果,与个体的心理生理承受力不无相关。

因此,给高中生上生命教育课势在必行。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课的开头就呈现了我校学生自编自演的心理剧《如果离去》宣传片,引发同学们对自杀的思考,进一步了解大家对自杀的态度和看法,为后续的课程做铺垫。随后呈现我校学生关于自杀态度调查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说明大家对自杀者的态度和自杀行为的态度,由此引出为什么要自杀,以3个真实案例进行解说,让学生明白,如果离去,就再也无法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实现自身价值。最后,播放《生命最后十分钟》,进一步深化大家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重新审视生命。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明白自杀的想法和念头并不可怕,很多人都会有,关键是如何应对。

2、通过3个真实案例让学生明白,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不要随意轻生。

3、通过视频《生命最后十分钟》,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现在。

【活动重点】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可贵以及如何面对人生失意。

【活动难点】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学会珍爱生命。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白纸、记号笔、磁吸、

【活动设计】

一、心理剧宣传片《如果离去》

一个成绩垫底的学渣,喜欢上了成绩排名年级前100的学霸,向对方示好却得不到任何回应,于是饱含深情的写下了情书,没想到情书却被交到了班主任手中......于是,班长任的教训,同学们的白眼,自我的否定,让男主角想到了自杀......

二、现场小调查

1、现场小调查

1)你有想过自杀吗?最近一次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

2)最终实施了吗?是什么阻止了你?

3)如果没想过自杀,当人生失意时你是如何面对的?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将回答写在便条上,无需记名,写完后粘贴到大白纸上,由组长交上来。时间:5分钟)

2、现场分析

三、惠州一中高中生自杀态度调查

我校高一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为了解惠州一中高中生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和认识,抽取了本校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共180人,用自杀态度问卷(QSA)进行施测。

\"\\"\\"\" 

 
\"\\"\\"\"
\"\\"\\"\"
 
\"\\"\\"\"

二、案例分享:3个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生命

案例一:高一男生,因对父母不满,父母不支持其考艺术学校,无法实现自己梦想,中午在宿舍割腕,被舍友及时发现,搀扶进咨询室。

案例二:高三女生,初中成绩优秀,上高中后成绩不再优秀,父母忙于做生意,对其关注较少,加之重男轻女,在觉得不被家人理解、不受重视的情况下,在家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和神经类药物。

案例三:高一女生,父母常年忙于生意,很少与其相聚。自小和姐姐一起被送到小姨家生活,寄人篱下,非常想念父母,成绩一直优秀,经常微笑,实际内心经常忧郁,从初一到高一,共有9次自残、自杀经历,手腕伤痕累累。

后来:

案例一:被父母接走,转回老家就读,在与父母进行了良好沟通后,继续上学,成绩中上。

案例二:在老师与家长沟通、咨询后,加之对其的关注和药物治疗,最终顺利参加了高考,考入广州一间高校,开启了新的生活。

案例三:在老师与家长沟通、咨询后,其母开始陪伴其身边,父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最终将其接回父母身边就读,一家团圆。

提问:如果她们都死了,还有后来的新生活吗?

小结:生命没有如果。

三、视频《生命最后十分钟》

1958.8.12日本东京羽田机场

日本航空123号班机飞往大阪

亲人欢送、道别、相约再见

一如既往的登机

十二分钟后

机尾爆炸性减压,液压系统损毁失效

机上一片恐慌、忙乱,飞机完全失控

在空中,混乱飞行,挣扎了30分钟

面对死亡前一刻,有人惊慌,有人绝望,向上天祈求着

在混乱中为家人留下最后的话

\"\\"\\"\"

\"\\"\\"\"

\"\\"\\"\"

\"\\"\\"\"

飞机坠落,一片火海

......

人生看似很长,但生命无常

很多事,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

但,当无常来到,生命突如其来被划下休止符

才惊觉,留下的,是太多的来不及

来不及孝顺父母

来不及多陪陪孩子

来不及实现对家人的承诺

来不及完成梦想

当面对生命最后一刻

你还想跟谁说声谢谢?

还是想跟谁说声我爱你?

抑或是您只求再多拥有一点点时间

与最亲爱的人,就这样静静聚在一起

感恩

此刻的我们还活着

还有实现梦想的能力

还有创造价值的机会

邀请您一起

将每一刻,当作生命最后一刻

将每个机会,当作人生最后机会

珍惜身边所有人、事、物

把握生命每个当下

闪耀人生

 

 

专家点评:

“如果离去”是一节针对高中生生命教育的系列课程之一。该课程围绕“如果离去”来展开,通过视频、呈现调研结果、案例分析与讨论、积极参与分享等教学手段,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也让学生们从活动中懂得了生命的宝贵和树立了珍视自己的生命观。纵观该课的所有环节,本人认为该课有几个特点:

1.            首先是主题明确、教学目标清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必要围绕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需要来展开,而且要紧扣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及“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展开。生命教育是符合纲要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的。

2.            立意明确、层次清晰。“如果活着,就有希望”,这是该课的重要理念和所有教学环节的立足点。围绕这个立场,该课从心理剧“如果离去”引入,试图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该心理剧通过真实事件的展示,贴近学生、震撼学生。

3.            教学手段多样、有效调动学生。除了心理剧,本校学生关于自杀态度的问卷调查以及班里每个同学对自杀的看法也是非常贴近学生的心理需要的。学生们当然想知道别人心中的想法和态度,因为又是匿名表达,所以增加了真实性,也增强了同学们的好奇心。

4.            首尾呼应、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结尾是视频“生命最后十分钟”,它与最初的视频“如果离去”进行了呼应,两段视频能给予学生们真切的感受,特别是“生命最后十分钟”的视频,升华了本次课的意境。

当然,如果本课在案例讨论部分,呈现的案例更多元一些,引出的思考能触及学生对高中阶段经常面临的问题的有效应对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更长远的考量,可能对重点高中的学生们来说,这样的课程会更让学生获益。

 

 

专家简介:

王玲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著名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家。

长期从事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有非常丰富的心理咨询临床经验。著有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变态心理学、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丛书(大学、中学、小学)、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预防与矫治、校园突发事件的危机干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等书,发表国家和省级以上论文30余篇。

经常应邀到各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与督导,是每届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大赛的评委。目前承担社会职务: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