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跟一位家长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说 ,“我的孩子在初中的时候,学习挺好,在班里也是上游水平。但是升入高中之后,第一次考试就在班里属于下游水平,他很受打击。使使劲的话,成绩也能上去一些。这时我就趁机鼓励他,他也下决心,很努力,但是后来发现成绩还是不理想,总是在四十名左右。渐渐地就开始不正儿八经的学了,玩手机游戏、打电脑游戏特别上瘾。我也批评他了,但是也不怎么管用。人家小明初中跟他在一个班里,当时成绩还不如我家孩子呢。现在人家在班里都是头几名。唉!我怎么说也不管用,孩子跟我都急。”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孩子将面临不同的压力和挑战。当我们发现孩子出现行为偏差、情绪低落的时候,怎么跟孩子说话才会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是作者海姆·吉诺特的最后一部著作。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惊出一身一身的冷汗——我身边的好多家长、老师,包括我自己,那么多的喋喋不休、那么多的苦口婆心,为什么不起作用,反而把孩子的心推得越来越远?读完这本书,这个问题渐渐有了答案。《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事例分析说明了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下面我将根据《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中的主要观点,结合家长提出的问题,“怎样说话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斗志”,来分析亲子沟通中常见的几种不恰当的表达,并提出示范。
例一:孩子来到新的环境,发现自己并不是自己预想中的那么出色,感到很惶恐。
——“班里的同学都好厉害!感到压力好大。”
——“你就悠着劲儿学吧。别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咱不用非要考重点,实在不行就上个二本、三本也行。”
乍一听来,感觉像是在宽慰、体谅孩子,给孩子吃定心丸。但是这句话听起来似乎还蕴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孩子,我对你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我也不太在乎你能考上什么大学。”这并不利于激发孩子的信心。退一步说,该以重点大学还是三本大学为目标,这个问题应该由孩子来做决定。
“是啊,班里高手如林,想要像初中那样在班里那么突出,真的不容易。”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处境是被理解的。
例二: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又到考试时间了,孩子感到非常紧张。
——“还有两个周就要期末考试了,好紧张啊。”
——“紧张什么!只要你平时好好学了,肯定没问题的。”
当孩子情绪沮丧的时候,快速、仓促的安慰很难起到作用。因为这种安慰会让孩子不太信任自己的感觉。“万一我考不好,只能证明我没有努力学习。”或者,“考试很简单,万一我考不好,只能证明我很愚蠢。”这样的想法或者潜意识,反而会导致更加紧张。
“哦,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还要复习好多知识点,你一定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尝试着去理解孩子的处境,并表达自己的同情心,使孩子体验到被理解、被接纳。这种关心、镇定的态度,也会缓解孩子的焦虑感。
例三:孩子喜欢打游戏,成绩也不见长进,家长比较着急。
——“你还能有点什么出息!就知道打游戏!你看看人家小明!”
家长的本意是去提醒孩子:花费在娱乐上的时间过多了,需要将时间做一个更合理的规划。但是,挖苦、讽刺等尖刻的话语,不利于改善孩子的表现。当孩子受到尖刻指责的时候,容易产生厌烦的感觉,进而引起憎恨、报复心理或者退缩、自闭心理,难以达到我们的预期。
“我看见你已经连续坐在电脑前两个小时了,这让我对你的学习和身体都有些担心。我想跟你谈一谈。”主动表露情绪是一种坦诚的态度,这既传递了对孩子的关心,也表达了自己的期望。这种表达方式将局面引向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例四:面临一次重要的考试,孩子显得忧心忡忡。
——“对于这次考试,我没怎么复习。”
——“为什么没复习?”
“为什么”是个审讯用语。对于孩子而言,它代表着不赞同、失望和不高兴,让孩子觉得自己在接受检查。事实上,即使一句简单的“你为什么这么做”,都可能会让孩子沉浸在这样的回忆中:“我究竟为什么会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情?”这样一个问题会引发孩子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说半真半假的话和防御性的谎言。
“这下有麻烦了,怎么解决呢?你打算怎么做?”这样的表达,则会传递一种尊重的态度,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态度,并且也捍卫了孩子的自主权,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负起了责任。
例五:孩子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绩有了进步。
——“我的数学考了140分!”
——“你真棒!”
社会上正流行赏识教育,很多家长也都会这样表达自己的赞赏。“你真棒”这种评价式的赞扬,虽然可能会让孩子在当时感觉很好,但是,它会造成依赖性。孩子会逐渐变得依赖别人来告诉自己,“我的价值在哪里”。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他可能会对自己说:“我真差劲,我给爸妈丢脸。”怀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他们变得害怕失败、害怕犯错误、害怕批评、害怕显得很笨,而这种焦虑心理正是学习的大敌。
当我们鼓励孩子的时候,需要小心地问问自己:听了我的话,孩子是否会变成一个“讨好者”或者变得“总是需要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是否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
“为了拿下数学,你晚上反复琢磨,周末也牺牲了跟朋友聚会的时间。你的这种努力和坚持让我非常感动、非常钦佩。付出有了回报,祝贺你!”家长描述了自己所看到的,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将孩子的行为总结为“努力”和“坚持”。这样的反馈将影响孩子对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学会定义自己,不会被他人轻率的评论所扰动。
孩子的心都是敏感的,他们很容易捕捉到甚至我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真实意图。当我们不假思索地说出以上这些话的时候——“考个二本、三本就行了!(体谅包办)” “紧张什么!(否认感受)”“就知道打游戏!(指责)”“为什么没复习?(审问)”“你真棒!”(空洞夸赞)——孩子很难感到被理解、被接受、被尊重。
在交流中,我们需要谨慎地选择自己的用语,避免对孩子的人品和性格进行评判,而是去关注、重视孩子所处的境况以及情绪感受。这样,将会使孩子感到被理解、被接受、被尊重,而充满关爱和尊重的氛围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关注、重视孩子的境况及情绪,有助于营造关爱和尊重的氛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此为基础,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每当我再次打开这本书,都仿佛看到海姆·吉诺特那一双温和而锐利的眼睛,他说,“审视你跟孩子的交流方式——要对孩子的心说话,而不是对孩子的头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