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现状及展望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现状及展望
时间:2018-03-29 13:33    点击:        作者:黄喜珊

    为全面了解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我们以全国19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西安市雁塔区、山西省晋中市、厦门市、安徽省淮南市、石家庄、上海市黄浦区、乌鲁木齐市、北京市海淀区、河南省鹤壁市、武汉市、天津市河西区、济南市中区、大连市西岗区、四川省成都市、湖州市吴兴区、广东省南海市、吉林省重庆市、江苏省南京市、重庆市沙坪坝区)为调研对象,对这19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的在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调查访谈,共收到有效问卷398份。以下为调研结果及对策探讨。

一、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的基本现状

( ) 人口学变量方面

1、女性心理教师的人数远远高于男性,以中青年为主
      在被调查的398名专兼职心理教师中,女教师为340人,占85%,男教师仅为58人,仅占15%。女性心理教师占比约为男性心理教师的6 倍,远远高于男性。专兼职教师中,年龄20-30岁的为22% ,31-40岁为47 % ,41-50岁为28 %,51岁以上仅占3 %。30-49 岁年龄段合起来占75%,说明中青年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
2、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年限普遍比较长,学历普遍较高
      超过三年的高达90%,超过六年的占60%。具体为:6-10年33%,3-5年30%,10年以上27%,1-2年10%。说明绝大部分心理教师都已经不是新手。最高学历大专以下仅占1%,大专9%,本科76%,研究生14%。本科及以上学历合起来达90%,反映出国内心理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最高学历。
(二)专业素质方面
1、专职教师比例较低,专业对口率还不是很高
      专兼职心理教师的比例分别为46%和51%,专职比例还是太低,心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正规化程度远远不够。就所学的第一专业而言,心理学类占29%,教育学类34%,医学类3%,艺术类4%,其他学科31%,前三项(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对口专业) 合起来为66%,虽然比例过半,但还有近4成的非对口专业者。与此相关的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占83%,仍有16%非师范专业毕业者。
2、所持有的心理咨询师证书级别偏低
      持有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仅占3%,二级心理咨询师为38%,三级心理咨询师为25%,其他相关证书有36%。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以上比例约为四成,说明大多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虽然已经告别“无证驾驶”阶段,但在证书的水平上仍需要着力改善。与此相关的,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荣誉的教师接近半数,但级别也相对较低。具体情况为:没有获得过占47%,获得过县级荣誉占15%,获得过市级荣誉占28%,获得过省级荣誉占11%。
3、对相关政策的了解情况有待提升,科研能力较为薄弱
      选择“非常了解”占13 %,“比较了解”占47%,“一般”占34%,“比较不了解”占5%,“非常不了解”占1%。国家或省市制定的政策和规定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南,但只有60%的教师属于“比较了解”。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课题的仅占52%,47%的教师尚未主持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发表过一篇以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论文占51%,48%的心理教师尚未独立或合作发表过相关论文。加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协会或组织,也仅占总体的37%,其他59%仍未属于相关组织。
(三)培训和待遇情况
1、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情况
        对于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情况,回答“没有参加过”的仅为9%,“有,三个月以下”占40%,“有,三个月至半年”占13%,“有,半年以上”占7%。关于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参加各种培训占77%,自学占21%。
2、地区性心理健康教育现场课比赛的组织工作
      对于“是否组织过地区性心理健康教育现场课比赛”这一问题,回答“有,每年一次”的占42%,“有,两年一次”的占12 %,“有,但无明确时间间隔”的占28%,仅有17%的教师回答没有组织过。
3、工作经费和待遇亟需进一步投入或落实
      被调查教师中,回答没有专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的高达54%。只有41%的老师回答有专项经费。对于“您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与班主任的同等待遇吗”这一问题,只有28%的教师回答“是”,高达70%的教师回答“否”。
(四)心理教师对工作环境及个人相关因素的知觉
    1、对“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主要困难”这一问题的认识,较多人认为是专业力量和硬件配备的困难。具体为,认为教育部门制定政策落实不到位占26%,领导不重视占16%,升学压力大没时间占38%,缺乏专业教师占56 %,缺乏经费和设备占47 %,其他则占17%。
    2、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方面,依重要性认识程度可以排序为:学生——心理教师——学校领导——其他教师。作为心理教师,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占80%,重要占17%,一般占2%;知觉到的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认为重要的64%,一般占31%,说不清占4%;知觉到的学校其他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认为重要占49%,一般占39%,说不清占10%;而对于知觉到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需要占84%,一般需要占13%,说不清占2%。有的老师写到:“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会找到我们,我的职业满足感越来越高。”
    3、一半以上的心理教师知觉到较高的工作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其中很高者占9%,较高占49%,一般37%,较低4%,没有教师选择“效能感很低”。一半以上的心理教师知觉到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其中很高9%,较高45%,一般42%,较低4%,没有教师选择满意度为“很低”。在回答“授课中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很多老师回答是学生对心理课的喜爱和期盼,是“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感觉很美好”。“孩子们特别喜欢上心理健康教育课,他们对这个课的喜爱,以及这方面知识能力的需求让我很有效能感。”“我的作用就像是岸边的沙滩,细细软软地接纳了他们,成了他们与礁石撞击后的缓冲地带。这是我之前做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从未有过的小骄傲。”
    4、对于工作上困难的处理,以及开展心理工作的有效做法,心理教师们普遍认为校内外相应机构和组织系统的大力支持很重要。对于如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认为由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占42 %,通过同行交流80%,寻找专家帮助47%,自己寻求办法63%,暂缓工作进度或暂停工作13%。关于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最有效手段,选择“教育行政部门推动”的占68%,同行交流42%,寻找专家帮助46 %,自己寻求办法14 %。而对“有效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关键做法”这一问题,主张“解决专职人员编制和待遇问题”的占80%,加强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占86%,经费充足并落实到位占78%,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得到落实占73%,其他则占4%。
(五)示范区心理健康教育师生比的情况
    本次调查所抽查的学校共8246所,其中中学3645所,小学8601所。这些学校中小学生的总人数为721.1409万人,其中小学生408.6361万人,中学生312.4568万人,这些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为30726人,其中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4309人,兼职教师26417人。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与学生之比约为1:235。19个示范区的师生比按照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连市西岗区(1:28)>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1:93)>南京市(1:94)>重庆市(1:94)>上海市黄浦区(1:182)>成都市(1:209)>厦门市(1:300)>石家庄市(1:313)>乌鲁木齐市(1:409)>山西省晋中市为(1:410)>北京市海淀区(1:478)>河南省鹤壁市(1:534)>安徽省淮南市(1:546)>武汉市(1:627)>天津市河西区(1:977)>重庆市沙坪坝区(1:1001)>西安市雁塔区(1:1014)>广东省南海市(1:1421)>济南市中区(59620/2)1:2981。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策略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设置了一道开放式问题:“您觉得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上亟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下结合教师们对此题的回答结果及第一部分中的调查数据,对我国今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的发展策略提出若干建议。
 (一)增加心理教师尤其是专职心理教师的数量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专业老师的缺乏。”调查中,36%的心理教师认为当前师资建设上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心理教师紧缺,提出当务之急是扩充心理教师的队伍,最好是按照学校规模按生师比(不少于1:500)配备专业心理教师。有的老师还提出,心理课比较适合2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所以心理教师的编制和人数非常需要大力增加。专职心理教师在专业水平、职责范围、工作能力、精力集中等方面大大优于兼职教师, 所以增加心理教师应该以增加专职的心理教师为主。但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兼职教师仍然是心理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队伍力量。福建省和江苏苏州都有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机制和保证措施,极大地推进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女性教师人数约为男性教师6倍的调查结果,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为中小学多配备男性的心理教师。而且,在配备心理教师时尤其要注意对小学和农村的投入,体现出一定的倚重。
(二)加强对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培训
      本次调查中,有56%的被调查者认为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需加强对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培训。《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未配备合格心理咨询教师的学校,暂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新《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各校要制订规划,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
1、构建梯队式的培训体系
      由于专职老师与兼职教师的基础和工作情况有较大的区别,而当前条件又不可能做到心理教师全部专职化,所以最好对专兼职心理教师各自构建系统的培训计划和目标,使培训工作更加有章可循。在构建全员心育体系方面,在此列举两个示范区的做法以供借鉴:
1)石家庄市的做法
      石家庄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制定了以完善“专职为骨干、兼职为支撑、班主任为主导、任课教师参与”为目标的培训体系,先后出台了《石家庄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师培养规划》、《石家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三级体系建设及评估标准(试行)》等文件,形成了分层、分级、分步骤、分梯队的培训体系:首先,他们针对农村学校的领导层、教管部门、区域负责人,进行心理教育理念的培训。其次,针对班主任、学科教师群体,进行一般性心理知识的普及、心理教育渗透的实操培训。再次,针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兼职心理教师群体,侧重理论深化、实战督导培训,引领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最后是针对拿到咨询师证的农村教师,开展分阶段调查,进行理论和实战的跟进培训,从而夯实培训效果,扶持农村心理教育的骨干力量发展壮大。
2)济南市中区的做法
     济南市不但注重开展教师全员培训,而且注重分为多层次的专业培训。他们先后与天津师范大学和山师大心理学院联合,举办了“心理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通过强化培训,使骨干学员获得专兼职教师资格;通过聘请专家、组织教师沙龙等方式,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自身心理调适能力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如对教师们进行了“沙盘游戏治疗技术讲座”、“积极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实践”的讲座及《纲要》解读报告;以“小学入学适应性课程的研究”为主题,开展“区域内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论坛活动”;以“区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为载体,启动了全区班主任心育培训计划等。
2、对专职心理教师培训的侧重点
      对于专职心理教师,重点是专业技能方面的提升。正如有的教师所提出的,当前最大的师资问题是“具有心理健康诊断与治疗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师资非常匮乏。”各级教育科研部门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研组,定期开展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交流、观摩培训活动,促进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进步和技术更新。同时也应多开展由大学专家团队引领的高层次的系统性专题培训。尽快建立心理教师督导制。为专职心理教师举办的培训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高度。而象长春市为打造优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为主题开展《长春市中小学心理课堂教学新一轮培训计划》;教师培训方法采取集中培训、参观学习、课堂教学观摩、团体训练、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组织了“中小学心理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上述举措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都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3、对兼职心理教师培训的侧重点
      对兼职心理教师的培训,重点是思想意识的提升,一般问题的处理与解决等。调查中,有的教师写到“现在小学中所谓的心理教师大部分都是班主任兼职的,没有正规的心理学教育背景或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培训,所做工作只能是抽空的尽力而为,缺少系统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自然对学生的帮助也只能是微乎其微。”可见在不改变当前现状的情况下,心理教师队伍中的兼职老师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少。专职教师队伍也是对兼职教师队伍的一个很好的培训资源。心理学专业的专职教师也可以带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热情、愿意学习的兼职教师开展工作。如淮南市成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李韦遴名师工作室”,借助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对培养和造就一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4、就心理教师参加培训制定硬性规定
      为了使对心理教师的培训落到实处,不管是对专业还是兼职心理教师的培训,都让受训的教师在接受严格的课时培训和通过考核后,由教育部门和师资培训中心统一颁发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在这方面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采取了名师评审挂钩的做法:强调名师首先是一名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南海区“名师工程”实施办法》规定: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须取得心理健康教育C证以上;学科带头人、高级班主任以上名师须取得心理健康教育B证以上。《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对此作了硬性的规定。
5、重视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次调查表明,农村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尤其薄弱,特别是在农村的小学。由于环境的不同,农村的儿童、青少年在某些方面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当中的留守儿童,非常需要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心理教师去帮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工作。在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上,石家庄市教育局以抓协作组活动为突破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协作组坚持“城乡结合、以城带乡”的原则,由市内五区牵头,将24个县(市)区划分为五个协作组,建立有制度、有机构、有章程、有队伍、有任务的城乡手拉手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石家庄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为心理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对于在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这一问题,不少教师回答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地位被边缘化,待遇一般,晋升机会较少,评职称时也被认为是行政人员而走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定位模糊在很多中小学,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配备了心理老师,但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得到重视,原本就不多的课时经常被其他学科,尤其是主科教师占用”。
1、落实心理教师的编制、岗位和待遇
     这也是本次调查中35%的教师对师资建设这一问题的共同诉求。全面 实施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关于心理教师的编制等有关政策要求,将上述基本问题落到实处,才能使心理教师有安全感和成就感,专心投入到工作中。
1)学校要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安排心理教师的工作量
    有的示范区采取了以下做法:活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课时量等同,开设讲座按10 课时/ 天计算工作量,团体辅导以及个别咨询按时间长短以45 分钟/ 课时进行工作量核算。心理教师工作要有记录,根据记录折算为课时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迎检备查、相关宣传活动(宣传栏、网站建设、广播、宣讲等)、心理健康活动周(月)也可根据投入的时间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心理教师的待遇标准不低于班主任教师。对心理教师的工作情况要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奖励、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获奖心理教师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优秀的学校及相关工作人员要予以加分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2)明确心理教师的的岗位职责和职称待遇
      本次全国性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对心理教师待遇的规定还远未落到实处。对于“您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与班主任的同等待遇吗”这一问题,只有28%的教师回答“是”,高达70%的教师回答“否”。这一现状如不及时得到改善,将大大影响心理教师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在明确岗位职责方面,广东南海区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要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南海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南海区专职心理教师的岗位职责》、《南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工作年度考核方案》及《南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年度考核量化评分表》,形成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明确心理专职教师的职责。还需要重视心理教师的评职称问题,不但实现与班主任同等的待遇,而且体现心理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在评职、晋级、评优等活动中有一席之地。同时,南海区教育局还督促各镇(街道)教育局和学校落实有关心理专职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的规定。与待遇相关密切的是学校领导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固定的经费和设备支持,保证心理课的课时落到实处。
3)改进职称及业务荣誉评定机制
    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可以按有关规定评定职称,评审资格要求参照学校学科教师评审要求,教学能力考核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能力,鉴定论文限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研究内容。兼职心理教师在评定职称时,按有关规定评定职称,评审资格要求参照学校学科教师评审要求,其参与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历及成效可作为重要参评依据和条件之一。应该规定专兼职心理教师均可申报参评其他科目教师可以申请的评奖,如“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
4)保障教师用于专业工作的时间,做到专职专用
    调查中发现,就算是作为专职教师,也有不少需兼做行政或兼教其他课程如德育课的教学。很多心理教师反映, 他们是学校的“万金油”,成为学校应付检查、各种杂事的主力军, 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专职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如有教师写道:“学校安排的杂事太多,没时间看书学习,希望不再安排其他工作,让我没有时间充电,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带英语课任务重,没有更多时间学习关于心理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技术,更是少于参与外面的培训与学习。”说明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教师,都需要一个能够保证他们工作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心理教育工作和培训中的环境。对此确立心理健康教师的岗位或许是一种最有力的措施。
2、为心理教师创建支持性的社会环境
    为促进对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最好为每个地区或每个学校配备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团队,帮助心理教师解决工作上遇到的困惑。如当遇到超出自己能力的学生个案时,让他们感觉到可以及时请教或转介。区域化的研讨体系和同行间的沟通平台也可以很好地纾解心理教师的压力。一个完善的督导体系也是为心理教师保驾护航的有效措施。
在本次全国性的调查中,有些教师还写到“应该留有资金用于外请老师联合一起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有的教师写到:“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其实家长没有资格证,更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长甚至社会密切相关。比如学生的考试焦虑很多时候源于知觉到的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分数的重视。如果这些学生身边的心理教师以外的群体认为心理课与升学无关,不需重视,甚至认为上心理课是浪费时间,那么心理教师的工作认同感必然就很受影响。相关人员不但要深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而且最好能够能够积极参与并配合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调查中有的教师提出“领导要加强重视,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知晓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以便更好对学生进行教育”。要“保护他们不要过多的把精力用于写材料交材料编辑汇报”。为此有必要通过多方位的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能够从心里重视并肯定心理教师的工作,这对提升心理教师的自我职业认同感大有裨益。
四、重视对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
    心理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需要得到重视,比如这一群体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衰竭,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不可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最深刻的感悟”这一问题,有的教师写到:“心理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随着近年来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自杀事件数量的不断上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压力更是在不断增大。
    根据心理教师在工作可能遇到的压力的来源,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维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1、提升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能感
    要加强对心理教师实施人本管理,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给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首先要培训教师掌握心理调适、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为心理教师有相当一部分的压力来源为对工作效能感的不足,尤其是新教师。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首先就要让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有较强的效能感。关于具体如何开展培训,上面已有阐述。总的来看,专业培训既要提供有利条件,也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如陕西省雁塔区要求中小学任课教师在“十二五”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要在继续教育学时中占到10%。同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先后组织100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晋中学院、100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在北京师范大学、100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赴上海深圳等地进行了专题培训。按照《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规划》,雁塔区建立了培训保障机制,坚持“六类培训并举”的全员参与培训模式:一是组织中小学班主任参加“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技能提升远程培训项目”;二是积极组织中小学校长参加陕西省管理人员培训。组织心理教师参加陕西省通识培训和专业人员及骨干教师培训;三是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四是区内每年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另外还需关注针对性培训,面向全区教师分年段、分层搭建心理培训的平台。
2、提升心理教师对调控自身心理问题的效能感
    在进行面向心理教师的培训课程中,既有涉及如何做好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也要适当安排一些体现对心理教师人本关怀、体现对心理教师人本管理的课程。在对心理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时,要把心理教师的压力和情绪调节也放进培训体系。如上海黄浦区在从2005年到2012年的七年中,面对教师开发了五门课程:《教师心理调适和团体游戏辅导》、《班级心理辅导技能研修》、《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教师成长幸福课程》等,其中有三门课程为可以面向全市教师的市级教师职后培训共享课程。另外,象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成立阳光教师俱乐部,组织读书、讲座、比赛等活动,也能够帮助教师学会自我减压,帮助教师找到了职业幸福感,在奉献的同时推动自身成长,获取成功的愉悦。
3、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心理教师的心理问题
    学校应多了解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工作的应对能力,及早发现心理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心理亚健康状态,以便于其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或接受辅导。在这方面,有些示范区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如海淀区启动了“教师心理健康提升项目”:他们在2014年与北师大合作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评估项目,建设区域教师心理数据库。项目组考察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认同等心理健康状态因子以及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等相关促进因素,从生活和工作两方面评估其心理状态。全区82%教师参加了测评,形成了区域、学校及教师三类反馈报告,为教师自查、学校改进、区域整体策划提供了数据依据。大连示范区则每年对教师实施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全面分析了各层面教师(高、中、初级教师)、各学段教师、男女教师、各类家庭结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以调研报告为依据,行政部门采取多项举措关爱教师队伍身心健康。如请省内知名心理专家为区域9个片区的教师轮流实施针对性的“教师阳光心理讲座”;定期开展“教师团体辅导”、为每个学校高标准建设“职工之家”,提供健身、阅读、交流、放松、休闲的场所;重视指导学校的教师队伍文化建设,以打造民主、友善、自由、向上、关爱、平等的校园文化,融洽干群、同事、师生以及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不断改进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方式。这些措施有力地改善了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
(五)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教育模式
    由于人的心理素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现在很多家庭和社会也日益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广义师资资源和环境大有可挖之处。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中,应该多多聚合家庭社会多方资源,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教育模式。
1、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
    有的地方发挥得天独存的地域优势,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教育途径。如海淀区利用所处位置上的便利,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了林崇德等40多名专家为顾问,形成了区域心理教育智库,通过项目合作研究、个性化指导、师资培训等方式服务学校。同时与社会资源广泛合作,开展 “家庭教育大讲堂”宣讲活动,形成了全社会育人的格局。通过多年的努力,形成教师管理、培养、研训、整合、外聘、合作等机制,已经打造出了一支专业性强、相对稳定的梯队式工作队伍: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第一梯队、志愿者为第二梯队、科研院所专家为第三梯队、高校心理学院及社会机构为第四梯队的专业化工作队伍。四个师资梯队相互促进,互相补充,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有些示范区组建了本埠及外埠相结合的专家智囊团队,通过国家、省里搭建高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和课件建设,为基层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2、开发家庭和社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潜质
    家庭很多时候是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很多时候也是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家长的榜样作用、教养方式的作用和家庭氛围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个性、人格和行为习惯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重对这一支持性途径的利用,取得广大家长的积极配合,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有力补充和强大后盾。从此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有些示范区在实现家校共治,开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潜质方面已经有了可贵并有成交的探索。如有的示范区运用网络,构建区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成立区域家长教育基地,定期邀请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为家长做公益讲座,不断开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家长通过这些学习的平台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工作重点,教育动态等,近距离走进孩子的成长空间,对孩子教育更有底气。同时,扩大传统意义的班级概念,让家长真正成为“空中班级”的成员,教师通过班级知校发布作业、信息、班级风采,家长随时知晓班级动态;家长发布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的情况老师随时了解。平台还提供了点对点交流服务,家长在论坛中碰撞智慧,提升水平。寒暑假,平台提供假期作业答案,家长线上展示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整个区域形成了领导、老师、学生、家长无间对话共论成长的良好态势。和谐的家校关系、畅通的家校交流,为学生心灵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通过组建家长志愿者联合会、 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组织亲子教育公益活动等,将心理健康辅导的触角延伸到家庭教育领域。同时,充分整合社会力量,与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联合开展市政府惠民“百千万工程”,与成都市心理咨询师行业协会合作开展“心理健康进社区、进家庭”心理关护公益活动。每年定期开展的高初三考前心理辅导送教系列活动,更是把成都市优秀的心理教育经验和资源带到农村学校,引导家长科学伴考,平均每年有上万名考生、教师和家长受益。
(六)重视对心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
    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心理教育中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课题的仅占52%,47%的教师尚未主持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发表过一篇以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论文占51%,48%的心理教师尚未独立或合作发表过相关论文。可见当前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意识亟需改善。相对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不仅是投入时间和一般的精力就可做好,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和钻研,需要静得下心甚至要学会做一些比较枯燥的或有挑战性的工作,可能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当前在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检查中发现的科研软肋现象。
1、提高广大心理教师做好科研工作的自觉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中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都仍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需要心理教师强化“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在我国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中,完整系统的追踪研究和高层次的理论探索并不多见,与广大心理教师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有关。很多地区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引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结合学校的工作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教研,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为广大心理教师开展科研创设有利条件
    应该鼓励或要求心理教师尤其是专职教师进行心理学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论著,并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提高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作为地方教育部门应建立、完善市、区两级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和心理教师联系的组织网络,定期开展专题研讨、优秀课例、案例的评选活动等。在学校内可成立心理教研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鼓励教师申报课题,课题可多结合青少年在成长中的重大问题,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等。
3、把科研业绩作为对评定相关工作时的硬性指标
    要提升心理教师的科研素养,除了上述支持性和鼓励性的措施之外,还需要把科研业绩作为一个硬性指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定时严格执行,以促进学校领导和相关心理教师的真正重视。如有的示范区将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纳入教育科研课题体系中,组织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和参加优秀成果评比,将课题研究成果作为评选职称的重要依据。
总体来看,来自全国19个示范区心理教师的调查数据表明,心理教师在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接受培训、工作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知觉到的周围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上令人满意,但在专兼职教师比例、专业的对口性、待遇和经费落实、所取得证书的层次水平、科研等方面还需要改善加强。今后的师资建设工作,应该在扩大专职教师编制、提升专兼职教师的专业水平、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环境、提升心理教师的科研素养这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