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感恩·成长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感恩·成长
时间:2018-05-29 15:16    点击:        作者:梁培缘

         生活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从出生到当下,我主动地或被动地做了无数选择,仿佛冥冥之中我注定成为今天的我。感谢这次资格证考试,让我能有一个机会回顾与反思自己走过的路。在下笔之前,我做了无数的草稿,回忆生活中的起伏,哪怕一点一滴都不敢遗漏,思考着怎样才能把这一路走过的风景与感悟融合到一篇文章中,如何写得出类拔萃,但真正下笔的时候,有一种感觉突上心头:写作正如做咨询一样,真诚地去记载,词句无需过分华丽。

 

一、自我成长分析

我出生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外人看来,我的家庭普通不过;但在我眼里,父母用心“经营”的这个家却是独一无二的。我的父亲,做事脚踏实地,毅力强,有想法,正因为他的这些特质,实现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建筑工人到当地略有名气的包工头的华丽转变,开始有了自己的团队,作业口碑很不错。正因为我家小孩比较多,上有老下有小,父亲肩上的压力比其他人都重些,身材由之前的发福状到瘦黑瘦黑的,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但他不怕苦累,总笑着对亲戚朋友说:“没有压力哪来的动力,正是因为下定决心要养好这个家,我才那么努力工作。”父亲的坚毅、乐观与责任心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让我时刻鞭策自己。父亲负责在外打拼,母亲负责在内打理家庭。因为要照顾家里老少,所以母亲选择了一份时间自由的工作,一方面能够挣些家用,另一方面,能够兼顾家庭。贤良淑德、无微不至、心灵手巧等等用再多的形容词形容我的母亲都不过分,她把家里打理得妥妥当当的,让父亲放心外出打拼,给予了我们足够的母爱。母亲的女性形象深深地影响着我。

我在家里排行第三,前面是两个姐姐,随后是我的弟弟。可能是因为两个姐姐的缘故,母亲说,我从小学东西很快,模仿能力也强,由于出生于多孩子的家庭,从小协调能力比较好。

 

少年期——懵懂与纯真

小学时期,我是班上出了名的三好学生,学习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同时,也是老师的好帮手,担任班上的课代表,还兼顾班上的一些事务工作。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外貌协会特质,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长着一张好看的脸、衣着整洁、成绩又好,是最受欢迎的;成绩不怎么好,有一张好看的脸、衣着整洁,同学们也愿意跟这一类人交朋友;长得一般,衣着邋遢,成绩也不好,这一类同学则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攻击”。当时,我们班上就有这样的一位同学,经常受到同班同学的“攻击”,而我总是充当正义的角色,“谴责”这帮调皮捣蛋的同学,保护班上受欺凌的同学。

小学毕业多年后,我参加了小学同学的班友会,听到他们口中对我的印象是,友善、正义、优秀

 

青春期——动荡与适应

青春期,我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我开始留意镜子面前的自己,面对日益变化的身体和外貌,内心曾有说不尽的恐慌与不安。开始意识到性别的差异,从初中开始,我的朋友圈开始变得单一化了,以女生为主,跟男生开始画起“三八线”,但内心却在蠢蠢作动,藏着喜欢的男生,不敢表达,体验着青涩的暗恋期。

小时候,我总觉得父母说的就是对的,父母永远像伟人一般存在在我的记忆力,一切行动以老师、长辈的要求为行为准则。但到了青春期,自我像风筝断线一般,飞远了,我开始走进了一个陌生而吸引的领域。我开始发现父母不是万能的,他们说的有错的地方,他们在我心里的权威形象慢慢的受到动摇,变得不爱跟他们分享我的学校经历,不喜欢他们的“亲近”。那时起,我开始写起了日记的习惯,用日记去承载我内心的秘密,但日记并不能让我安心,因为我天天担心父母哪天趁我不在翻阅我的日记本。所以,有好几次,我误以为他们翻看我日记了,跟他们闹得挺僵的。

在初三适应期间,我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低估。过了青春期的前两年,进入初三,我开始了住宿的生活,一周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我对新生活出现了适应困难,刚住宿的前两个月,出现了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的问题,眼睛下出现了重重的黑眼圈;想念家人,每次离家前都哭一顿才出门(有明显的粘液质人格特质的表现)。这不仅影响了我的身体,同时也给我的学习带来了影响。因为睡眠质量差,白天上课的精力和注意力质量明显比以前下降,面对初三的升学压力,慢慢的焦虑感上来了,被消极情绪覆盖着我的生活。幸好,经过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的关心与辅导,还有同学们的帮助,让我在学校里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两个月过去了,开始慢慢地适应了住宿生活;乃至以后的住宿生活中,一直没有出现因为适应不了新环境而产生的睡眠问题。

高二那年开始了文理分科,对于我这种综合型学生,并不是一件好事,纠结了好些日子。理科升学和就业压力相对小,并且理科成绩排名相对靠前,但难学;而文科轻松易学,但就业压力较大,选择少,这成了一个双重趋避冲突。最后,我决心迎难而上,选择了当一名理科生;即使在理科班,遇到很多的挫折与困难,但我认真努力完成,考试结果如何,我都接纳自己的努力,所以对于成绩我一直比较坦然,退步了马上总结,继续努力。这是我学生生涯最大的优点,懂得接受,不断进取。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忠于自己的选择,不去后悔。最后,高考结果意料之内,考取了理想的专业——应用心理学。

青春期,动荡不安的内心与不断变化的环境,让我学会接受与适应。

 

成年期——走向成熟与巅峰体验

高中结束后,我选择了一所离家600多公里的外省上大学,每个学期回家两次。一切都要靠自己面对,一切都需要自主选择,那天大学报到,看着父母离开的身影,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如泉涌一般哗啦哗啦地往下流。从他们离开的那一刻起,我第一次意识到我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人了。

大学的生活是自由的,充满机遇与诱惑。高中的时候,我总想象如何挥霍大学的大好时光,尝试中小学生无法尝试的生活体验,比如: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每天睡到自然醒,翘课等等;但事实并非如此,到了大学,我意识到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负责,于是开启了自我管理模式。学习上,我的思维能力和自制力更强了,一门科目都没有拉下,在寒冬里,仍坚持抱着书到自习室自习,每学期成绩能保持在班级前三名,并领奖学金;除了学习,我还规划自己的职业体验,所以大学每到周末或放假,我就去找兼职,当家教、销售,为了体验咨询师的工作,我在大三的暑假,自己找了一家咨询机构,在里面体验了2个月的咨询师助理工作(不收工资),观察并协助中心员工的工作开展。

总而言之,我的大学时期,是我到目前为止的高峰时期——自主且自由,培养了自制、坚持、勇敢与独立的积极品质,也收获了满满的友谊果实。

大学毕业后,我像千万毕业生一样,开启了艰辛的求职生涯。在这求职过程中,我遇到了最大的低估。因为之前的兼职经历,所以我很早就知道了我的职业兴趣——我希望当上一名心理老师。教师一直是炽手可热的职业,无数名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去竞争一个教师岗。我在教师职业上其实并没有优势,没有名校的头衔、没有师范生的身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所以,在求职的路上,我很努力地准备、总结,但仍屡屡碰壁;那一刻,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选择了,总是各种硬件和软件上的原因,导致遗憾落选。求职的路上,我跑遍了两个市,数不清个区,深入镇里、村里。最后,我被一所高中聘为临聘心理老师,虽然成不了在编员工,但知道能当老师的消息,我内心是开了花,兴奋得跳了起来。我知道这在这里当临聘教师只能当一年,所以,我在这一年里,非常卖力且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工作,学习开展团体活动、提高备课与上课的能力、做好学生的咨询工作等,对本工作负责的同时,为下一份工作奠定经验基础。在这高中出来后,经历了一年的社会的浮沉,我找到了今天的这份职业,私立学校的专职心理老师。虽然离家远了,但是能从事喜欢的职业,内心还是充满感恩之情。

求职之路,我学到了百折不挠与感恩。

工作稳定后,感情慢慢发展起来了,我找到了一位珍惜我、关心我的男朋友,感情稳定地进行中。

这些生活中的起起伏伏都影响着我的人生发展。

 

二、我与心理学的“缘”

     缘起

第一次认识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应该可以追溯到小学的时候,当时受港剧的影响,认识了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心理咨询师这职业神秘而伟大。直到上了初中,那时候我正处于低谷期,睡眠质量差、学习效率低,在学校心理老师的引导与陪伴下,我慢慢走出了低谷期,真切体验到心理咨询师给周围迷途之人带来的正向作用,于是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是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心理咨询师,帮助和陪伴处于低谷期的迷途者顺利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结缘

大学,我真正与心理学结缘。

为了更靠近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我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清一色地全部选择了心理学,终于如愿以偿,我考上了应用心理学专业。我非常珍惜大学四年的学习经历,并且十分清晰地明白,应用心理学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我很认真地学习学科理论知识,扎实理论框架;社会实践方面,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心理实践活动,比如:担任学校心理咨询师助手、加入心理协会,组织校园内的各种类型的心理活动;此外,暑假期间到家附近的心理咨询机构实习......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我对该行业和心理咨询师的认识,为的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师。

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以外,它对咨询师本人的心理素质也有严格的要求,心理咨询师需要一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统筹,良好的自我排解能力和自我概念清晰。在学习咨询心理学这门课程时,老师曾经介绍了心理咨询师的基本素质。反思我自己,我认为乐观向上的态度、良好的倾听能力、性格当中的和平性与包容性等优点是成为一名咨询师的促使条件。乐观向上的态度能够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让我形成积极的处事方式,当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咨询师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倾听不仅能鼓励求助者表达宣泄、帮助咨询师收集临床资料,形成准确诊断;性格当中的和平性与包容性能够使我有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真诚、接纳、理解求助者,为咨询工作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因此,综上所述,我的职业优点,性格稳定、情绪管理能力和自制力良好,具有和平性与接纳性,对心理学的学习孜孜不倦,不断充实自己;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职业弱点——做事优柔寡断,效率不高,对于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但总体而言,我认为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咨询师。

 

机遇与挑战

然而,这一路跌跌撞撞,充满坎坷,我无数次陷入了深不可测的“黑洞”。求职路上,我遇到了最大的坎坷,数不清的尝试但结果总与梦想职业(心理教师)无缘,我哭了,怀疑自己的能力,抱怨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琢磨着我的坚持是否值得。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如愿地成为了一名专职心理老师由于学校对心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在这个岗位上,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心理工作当中,负责班级心理课、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讲座、个案咨询和心理宣传工作等,工作内容围绕心理健康开展;学校为专职心理老师提供学习成长的平台,提供机会让专职心理老师到校外学习;组织微课大赛,让心理老师在教学的路上越走越优秀;同时,学校实行师徒结对的形式,帮助新教师更好成长。

我的同事是一名优秀的心理老师,专业能力强,具有人格魅力,每次新课前,我都邀请同事到我的课堂里听课;课堂结束后,我们会安排30分钟评课,在她的指导和启发下,我的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她给我的评价是逻辑性比较强,心理咨询能力比较好,但需要提高教学能力。

在学校里做咨询,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一方面,我们遇到的学生问题类型比较单一;其次,鉴于咱们学校的教育理念,老师必须秉承小事尽量避免联系学生家长,如果我们要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咨询,需要向上级领导审批。因此,这个理念对心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麻烦。

 

续缘

对待职业像对待感情一样,需要导致更难以集中精力在学习上。个案越多,咨询师的弊病也越来越凸显。我在咨询当中由于不够缜密,容易导致难以全面搜集资料;还有个性中原本的缺陷在咨询当中容易出现反移情现象,比如:我比较被动,有一次遇到一名高中女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本应该需要多次咨询才能得到比较好地解决,但碰巧她事务很多,很难跟她预约下次咨询时间,所以面对她偶尔缺席,在规定时间没有过来咨询,我并不会随后联系她并再安排时间,心里反倒放松了。对我来说,我希望我的求助者是主动前往的、有改变意愿的、努力践行咨询中的家庭作业的人,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很多求助者的改变意愿都需要咨询师去启发激活……

对于本职业,我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与督导活动,提升咨询能力,找出自身擅长的咨询方向。为的是能够实现我的奋斗目标——更好地在咨询师这条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在工作上能够独当一面,实现自我价值

由于咨询师的性格、文化背景及专业方向不同,对待求助者有不同的倾向性,而我更适合接待自我概念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的求助者。

面对各种类型的个案与生活变化,难免会积压消极情绪与产生心理压力,通常我会选择户外运动、音乐、倾诉宣泄来解决,由于专业成长需求,面对上述方式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会跟督导求助,寻求专业意见。

有起有伏是人生的常态。赞许对我而言是一份礼物,我很高兴能在生活上收到这样的礼物,因为这是对我努力的肯定评价,也是我出发的外部动力;但我也能坦然接受工作上的责难,因为它能让我们清晰自己的不足所在,“人无完人”,而我们需要有自我完善之心,查漏补缺,实现自我价值。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