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常怀“三心”,读懂心灵之书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常怀“三心”,读懂心灵之书
时间:2018-04-18 14:02    点击:        作者:北仑区教科所 张越

 人的一切成功进步,都离不开人的内在心理能量,正如高考作文所提到的,“人生要读三本大书”,也许你熟读有字之书,善于从经典著述中领悟人生真谛,也许你精通无字之书,行万里路丰富人生阅历,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不能忽视对心灵之书,即心理健康的关注。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自身并引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一位优秀的老师,一定是人格完整、积极乐观的,无论是知识储备、治学精神,还是为人处事,行为修养,无不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让学生乃至家长深受启迪和教益,看看周围那些最受欢迎教师的人格品质,就足以说明心理健康对人生、家庭以及事业的重要作用。

如何读懂心灵之书,我认为要常怀三个心:

1、知心。

所谓知心,就是知晓和懂得心理常识,不断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牛津大学学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必须将学习贯穿终生,不断升级,才能不被出局,因此必须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如果你守着一种固定的身份、知识观而不变的话,很有可能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淹没。近几年,学生因小事而自伤、伤人,甚至自杀、杀人;校园暴力、欺凌行为等等各种类型的心理危机案例也常常见诸于各种报刊媒体,让人痛心和震惊。目前的问题是,很多学校教师对于教授比如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很擅长,但是对于如何应对此类学生问题或是自己家庭困扰却鲜有办法。因此,系统学习并掌握心理学知识,是打开心灵之书的钥匙,能有效提升事业人生的“幸福指数”。

2、润心。

所谓润心,就是老师们要善于用心理的知识,润泽己(自己,即老师)心,进而用爱化生(学生),以仁润生(学生)。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理,首先自己心理要有阳光。教师要想学生健康成长,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学上有个学术名词叫,师源性心理问题,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因不当教育言行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出现自卑、退缩、厌学、学校恐惧症等心理疾病。学生犯了错,教师一通劈头盖脸的呵斥惩罚,或是将惩罚的戒尺名正言顺地交给家长,目的只是为了压制住孩子,让他们乖乖听话,来证明教师自己是对的,但呵斥带来的抵触和厌烦,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本来目标;心理学家说,教诲应当如滋润心田的雨露,要让学生感觉是好的,学生才会听进去,才是有效果的教育。因此,远离师源性心理伤害,杜绝教师“软暴力”,这个问题要高度重视,不容忽视。

3、护心。

所谓护心,就是呵护学生心灵,成为心灵的护航者。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长”,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能够折射出最好的教育本质。有学生的地方,就有心理学,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辨别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前段时间,蓝鲸游戏和人体刺绣从境外传入,诱导和操纵未成年人的心理,实施自残甚至自杀;无独有偶,国内多款网络游戏,让小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时候,一线教师们要担当心灵舵手,为学生心灵的蓝天涂上一抹彩虹,为心灵的土壤植上一片绿荫,为心灵的花朵撑上一把保护伞。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师者修业立德,不为心志而迷惘”,为人师表者,应当常怀“三心”:洞察内心,润泽心扉,护航心灵,让心灵之翼飞翔,让新时代之花绚烂。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