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背景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会议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而早在1997年我国就有《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2004年8月,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掀起了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热潮,而我校也自2006年以来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童谣、布袋木偶、珠绣、茶文化等引进校园,随着这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和深入开展,非遗成为学校的特色名片之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对学校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我校在非遗传承中拥有良好的校内外资源,学生对于各类非遗项目也都乐于参与、探究,如果能够善加利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相信一定能够激发出新的火花,让心理健康教育与非遗传承携手并进。在这样的设想下,非遗项目之一——布袋木偶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非遗融合的尝试点。
二、融合的可行性
布袋木偶,也称掌中木偶,整个偶由偶头、四肢和躯干组成,除去偶头和四肢以实木打造,通常躯干部分中空,主要以布料,即服饰,将偶头与四肢连接在一起。表演时,则以手掌入偶身操纵木偶表演。布袋木偶戏盛行在闽南一带,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
将布袋木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与非遗的融合点,是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某些功能特点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1.心理安慰
《中国质量报》曾经报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第一次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危机干预行动,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现场的心理专家发现,孩子们特别喜爱毛公仔、玩具小熊、七仔等一些叫得出名字的小宠物。灾后儿童往往有情绪上的障碍,容易烦躁,情绪压抑,进而表现孤僻。然而,这些孩子在与玩具的接触过程中,特别是抚摸柔软物品时,他们的心情开始舒展,情绪也慢慢平静。”[1]这个发现,证实了偶对于儿童具有重要的心理安慰作用。
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甚至你我都曾有过类似的举动。在儿童时期,情绪低落时,有人会抱着娃娃、玩偶,对其倾诉、宣泄心中的不满,通常这样做之后,心情能够得到一定的平复。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哈洛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代母实验”似乎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哈洛和他的同事们把刚出生的猴子放进笼中养育,笼子中分别放置了铁丝和绒布做的两只母猴。“铁丝母猴”胸前还安置了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一开始,小猴多围着“铁丝母猴”,但没过几天,猴子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几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与“绒布母猴”呆在一起;尤其是当猴子在遭到不熟悉的物体,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母猴”会给猴子更多的安全感。
“代母实验”后期又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其结果用哈洛的话说就是“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相比于一般的玩偶或者沙盘游戏中的玩具,布袋木偶的操控者以手掌在偶身中控制它的行动,与它玩耍时,人与偶的距离显得更加接近,甚至给人融为一体的感觉,同时,布袋木偶还拥有柔软的布料,给人以温柔的触感,满足了哈洛的三个变量,因此,它对儿童具有较强的心理安慰效果。
2.情感投射
在日常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由于儿童本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他们通常无法准确描述心理困扰以及背后存在的一系列复杂的潜在影响因素,这让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沟通变得困难,心理辅导工作的难度加剧。
这时,我们需要将儿童复杂的内心活动“外显”化,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投射”的方法。“投射”是一个人将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比如,在沙盘游戏疗法中,来访者将自己的内心活动无意识地投射到具有象征意义的微缩模型。
同样,偶,也常常成为人们情感投射的载体,连接意识和无意识的世界,是“意识到意识、从内在语言到外在表达的桥梁。”李莉在人偶心理游戏疗法中“将人偶摆放在桌面上,内在的人际关系即投射在不同的人偶身上,通过人偶之间的物理空间呈现出实际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找出深层心理的逻辑,明晰内在的纠结。”[2]由此可见,将布袋木偶作为儿童内在心理世界的投射工具,能够促进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沟通,有利地推动心理辅导的转化工作。
综上,由于布袋木偶本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之成为能够进一步开发使用的教育载体。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将其在心理课中的使用梳理如下。
三、布袋木偶在心理课中的使用
1.课前暖身:激发兴趣,吸引注意
心理课一般安排在上午三四节或下午一二节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学生的精神状态并不理想,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正式开始课堂活动前,通常要设计一个既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又能符合主题,顺利导入课题的暖身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布袋木偶以其精雕细琢的偶头、形形色色的服饰和灵活可动的特点,能够在课堂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目光,成为课堂焦点。在此基础上,如果教师加以设计,课堂就有了一个出彩的“凤头”。
如,在二年级的一堂课中,上课铃声刚刚响起的时候,学生还沉浸在下课时玩闹的状态中,没有完全安静下来。这时,如果采用强硬的措施,用说教的方式,学生未必不能安静下来,然而这多少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情绪,为课堂开了一个“坏头”。怎么办呢?我将自己藏在讲台后,手上套着一个熊偶,置于讲台之上,喧闹的课堂立马禁了声,学生们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小熊,注意力集中到讲台来了。接着,我结合绘本故事《大熊有一个小麻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大熊遇到麻烦想请求别人帮助,却没人愿意耐心倾听的遭遇,说明了倾听的重要性,也顺势导入了课题《学会倾听》,这样一来“兵不刃血”地控制了课堂秩序,同时营造了轻松的氛围,为接下来环节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2.活动展开:替身演出,身临其境
在心理活动课中,不少教师会使用心理情景剧作为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方法,解决困扰。心理剧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增强当事人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在演出中体验或重新体验自己的思想、情绪、梦境及人际关系,伴随剧情的发展,在安全的氛围中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内在自我。这是一种可以让参与者练习怎么过人生,但不会因为犯错而被惩罚的方法。”[3]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在没有充分时间准备的情况下,课堂上的心理剧通常只是即兴戏剧。这类的即兴演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么会出现忘词的突发情况,要么则是参与者本身过分注重夸张演出,导致演出者与观众频繁笑场,草草收尾。这样流于形式的心理剧,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并没有办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教学目标,反而浪费了大量有效的课堂时间。
布袋木偶作为传统戏剧的一种表演工具,在课堂需要使用心理剧技术的时候,自然能为其服务,而且比这样的心理剧相比一般的心理剧更具优势。
比如在《当受到批评的时候》这一课,我以课本设置的情境——懒羊羊偷吃蛋糕被发现为引子,让学生自主设计接下来的情节,分别扮演批评与被批评的角色,目的是让他们学会批评与被批评时应该注意的方式方法,并能够通过表演得到切实的体验。虽然这个环节马上就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思考应对方法,但是在表演时却出现了笑场和忘词的问题,以至于最后学生的关注点在表演技巧而不是在中心问题上。
于是,在第二个班级,我事先准备好了对应的角色木偶,在学生设计好情节,写好简单的对话之后,在演出时,只需要在讲台后面操纵木偶,参考事先准备好的剧本,就能顺利进行演出。这一次,由于学生不必在背诵台词上花费太多时间,而是有了更多的时间体会角色的内心活动,写下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的台词,而且,在表演时也不用直接面对观众,减轻了紧张感,该环节进行得很顺利,自然,观众的注意力会回到情节本身来,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与自我反思。
3.课后拓展:模拟实际,空椅训练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养成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细水长流日积月累。仅仅靠一节40分钟的课,是无法让学生的心理状况立刻发生彻底的改变。因此,设计一个在结束之后能够继续作用、影响学生实际生活的拓展活动成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成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以人际沟通为主题的课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克服害羞或恐惧心理,学会合理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已经达成认知目标,了解到沟通的技巧,但是还没能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或者一时间无法马上克服回避的心理,达成良好沟通的能力目标。这时候空椅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用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对话,操作时可放两张椅子在来访者面前,坐到一张椅子上面时,就扮演自己;坐在另一张椅子上时,就扮演别人,两者展开对话,模拟与人沟通的场景。利用空椅不断进行练习,在这种模拟实际的情境逐渐完善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面对一张空椅子模拟训练有一定的难度。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中多数人曾经有过的对玩偶倾诉宣泄的情况,将空椅替换成布袋木偶,减轻了紧张感和荒谬感,增加了安全感,更有利于他们的倾诉和练习。
四、注意事项
布袋木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既是一件好事,也可能变成一件“坏事”。通常我们只在一两个课堂环节中利用布袋木偶,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却可能一直停留在它身上,而影响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所以,在不需要用到布袋木偶的环节,要合理过渡,让其离开学生的视线,避免注意力转移。
同时,在前文中提到,我们会将布袋木偶作为“替身”,让学生通过与替身的练习,来促进和他人的沟通,训练人际交往能力。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回归到实际中,这因此进行适当次数的训练即可,把握好时机,让木偶及时退场,再鼓励学生,让他勇敢迈出第一步,走进实际问题,而不是一直停留在与偶对话的状态,反而有可能加剧回避心理。
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已有资源,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非遗项目的有机融合,既能够让历史精粹得以保存,不断流传,还能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完善课程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逐步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将一切可利用素材转化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将是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鸣.小玩具四两拨千斤[N].《中国质堂报》,2009年4月17日星期五,第08版.
[2] 李莉.人偶心理游戏疗法——一套简单有效的心理咨询技术[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2):55-
58.
[3] 张日昇.咨询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