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
最近更新期刊
在线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8-08-10 15:36    点击:        作者:何佳

 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在思品教学中运用

宁夏育才中学  何佳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模式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并且吸收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一些理念、方法、和技巧,许多老师尝试把心理活动课的教育活动形式,引入到思品课的教学中去,这样不仅使思品课更具吸引力,而且明显提高了思品课的教学效果,也更好的达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最终目标。

一、研究意义

 从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思想品德课要解决的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要解决的是学生的人格、价值观、自我意识等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部分内容和思品课的部分内容互有重叠、交叉之处但是在教育理念和技巧上两者又有很多的不同。

思想品德课往往注重“高、大、全、远”的人物、事件、理念、原则、规范等,特别是为学生树立的榜样往往是盖棺论定的英雄模范,事迹虽然感人,却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而心理辅导课则比较注重“真、实、小、近”的人物、事件、心态、理念及价值判断等,往往从学生身边的具体人物、具体事件切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化解他们遇到的具体矛盾与困惑。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提出问题,论证说理,提出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就让很多教师把精力放在举例说明上,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个观点,往往全堂课程灌输谚语和名人名言以及名人事例,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要求,来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让学生感觉上课枯燥乏味,有很多时候,老师所列举的事例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学生很难感受到老师说教的道理。

我校自2009年开始在全校开设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课的开设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授课的形式更是受到学生欢迎。心理辅导活动课要解决的是学生的人格、价值观、自我意识等问题,思想品德课要解决的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问题,可见,心理活动课中的部分内容和思品课的内容互有重叠、交叉。我们大胆尝试创新把心理活动课的教育活动形式引入到思品课的教学中去,希望让两个学科更好的相互融合,让课堂变得更活跃,让教学内容变得更真实,更走进学生的内心中去。

二、实践操作

   在银川市推进课堂变革展示活动中,我们一位思品老师王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思品课,课程中就很好的把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技巧很好的融合到了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这堂课的题目叫做《诚信是金》,这堂课重在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王老师运用心理辅导课的活动设计流程:游戏导入-创设情景-实战体验-实战练习。还巧妙的运用了心理健康教育技术——情感反映、澄清和倾听的技术。这些技巧的运用让思品课变得更加走入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更加真情实感。思品课程更强调认知成分,教材中要牢记的知识点,基本观点。是非界限,心理课程更多请调情感体验和成分,更多的关注心理生成的感受和心弦的触动。思品课更多的注重概念的灌输,而心理课更多的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课堂开始,王教师运用游戏导入,首先让孩子们做了“信任被摔”的游戏,在这个活动中王老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的名词“诚信”变成了一种具体的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来自同伴的信任和诚信。在整个的活动引导中,老师运用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很重要的技巧澄清和情感反映澄清技术是帮助学生先澄清一件事或者一个感受,让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一步一步的看到自己感受背后的需求和想法。这样的过程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从而学生才愿意说出心里话来。另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技术情感反映是指辅导教师用心去关注和理解团体中某个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感受,并且通过教师自己的语言,表情,姿态,语气语调,动作来反馈和映照给学生,如同镜子一般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当前的情绪情感状态。情感反应的目的是聚焦在情感上,而不是聚焦在内容上。

其中有一位学生说:老师当我接住他的时候,我其实是想躲开的。老师没有评价学生的这个行为,没有问应该不应该躲,而是感受到了学生回答问题时候的紧张和焦虑的感受做了情感的反映,你为什么想躲开?是不是有点害怕?学生点头。此刻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了恰到好处的情感反映,老师进一步的谈学生的感受:当有人突然倒向我们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处于自我保护而躲闪一下的,老师能理解你的感受,你有点害怕。是这样吗?学生开心的点点头,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老师能如此理解自己而感到开心,孩子的状态立刻放松了起来。老师继续帮助澄清孩子的回答:但是你为什么还是选择接住他了呢?学生说:因为我们答应要接住他的。老师继续澄清孩子的观点:虽然自己有点害怕。但是答应对方的话,觉得自己一定要遵守承诺是这样吗?学生点头。老师把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一步一步的澄清。这个过程就自然而然引到诚信的感念上了。

王老师这堂课最出彩的地方是实战体验环节。实战体验:在活动中王老师让学生角色扮演,表演了一场关于诚信的心理剧。故事的选择完全是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两个学生约好周末一起去图书馆,可是其中一个学生失约了,第二天失约的同学给等待的学生做解释。这个时候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第一幕:失约的学生给等待的学生道歉并且讲出自己失约的真实原因,自己打游戏忘记时间了,希望得到原谅。第二幕:失约的学生编造了一个理由骗取等待人的原谅。这两个情景发生了。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你愿意接受那种方式的道歉?为什么?如果你是等待人,你的心情如何?等待人听到不同的解释会怎么想?老师分别采访了角色扮演的学生的感受,因为老师自始至终保持着接纳、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回答,所以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在这里老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另一技巧----倾听的技术,认真的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情绪感受,然后帮助学生澄清他们的观点。学生在讨论中说了很多自己的观点,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真实的告诉对方原因,才会获得长久的友谊。不言而喻老师不需要归结哪一种好坏,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自然明白讲出实话的意义。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在遇到类似的情景,学生也会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处理事件并获得友谊。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受到了课堂内容的影响,还从体验、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诚实守信给自己带来的尊重与理解的快乐。学生更乐于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三、思考和体会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师经常用“应该”、“不应该”,“可以”、“不可以”、“对”、“错”这样的短句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单一的评价方法往往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而在这堂应用心理健康辅导技术的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师没有直接评判学生这个答案的正确或者错误,而是通过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体会、自己感悟,在分析、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答案。因为老师营造了这样的课堂氛围,所在在实战练习这个环节,孩子都会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生活中他们自己经历的诚实守信的故事,有的故事是与父母之间的,有的是和好朋友之间的。这些故事都是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说出的真实感受,没有空谈没有讲大话,所以让每位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了诚信的意义。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师一般善于开课就提出问题,说理论证提出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就让很多教师把精力放在举例说明上,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个观点,往往全堂课程灌输谚语和名人名言以及名人事例,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要求,来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让学生感觉上课枯燥乏味。有很多时候,老师所列举的事例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学生很难感受到老师说教的道理。而在这堂课中,老师没有讲大道理,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关于诚信的定义,而是从学生的真实感受出发,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谈自己对诚信的想法和看法,帮助学生澄清自己在生活事件中的感受,从身边自己经历的事例中,发现诚信对自己的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化解他们遇到的具体矛盾与困惑。

    由此也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处理事件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还使学生实践了诚实守信的过程,协调了人际交往中的关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这无疑对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取到积极作用。

   总之,思想品德课堂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技巧,无疑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途径;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贵在“润物细无声”,它更多的时候是内隐的、暗示的、濡染的,所以很值得提倡。

四、参考文献

 [1]钟志农探索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教育科学出版社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