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 | 作者姓名* | 文章题目* | 终审等级 |
安徽省 | 谭松林 | 曾经优秀的我去哪儿了—— 减轻高中生学习焦虑提升心理弹性的辅导案例 | 一等奖 |
刘进 |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试论体验式学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 | 二等奖 | |
洪建景 | 多方位开展寄宿制高中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合肥北城中学为例 | 三等奖 | |
北京市 | 白晔 |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研究 | 一等奖 |
袁榕蔓 | 教师工作新探索——提高教师工作投入 | 三等奖 | |
福建省 | 马晓慧 | 小学综合心育模式的实践途径探索:以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为例 | 一等奖 |
蔡雯婷 | 中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的实践探究 | 二等奖 | |
柯淑育 | 校园心理剧提高中职生人际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分析 | 二等奖 | |
黄晓夏 | 初探学习心理辅导新尝试——学生成长性学习减法旅行 | 二等奖 | |
邹丹 | 以情境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搭建高中生高效率学习小组 | 二等奖 | |
解徐超 | 践行小目标 实现大成就主题班会 | 二等奖 | |
解徐超 | 精心把控细节 提高课堂实效——谈心理课堂常见问题之我见 | 二等奖 | |
许霞丽 |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探索 | 二等奖 | |
李瑛 | 小学心理课同课异构的教学探究——以“时间管理”为例 | 二等奖 | |
王晓燕 | 小学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对策探讨 | 三等奖 | |
胡旻 | 中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水平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 三等奖 | |
赖晓菁 | 初中生心理健康测评分析及辅导措施的探讨——以福州市某中学为例 | 三等奖 | |
吴辉琼 | 他为什么生气?——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心理分析 | 三等奖 | |
游文清 | 倾听,让你的课堂更美丽 | 二等奖 | |
游文清 | 穿过疾风怒涛的情绪海洋——青春期学生情绪辅导 | 三等奖 | |
甘肃省 | 张一鹏 | 如何有效地激发孩子的潜力 | 三等奖 |
广东省 | 唐嘉颖 | 以理解抱持心灵,以专业引领成长——一例小学情绪问题生的班主任心育工作手记 | 一等奖 |
叶秀红周文杰 |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在学生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 一等奖 | |
李雪 | “躲起来,就是让你们找不到!”——萨提亚家庭疗法在一例小学生亲子关系个案辅导中的应用 | 一等奖 | |
张晓玲 | 浅谈诚信教育在活动体验中的渗透 | 一等奖 | |
曾芳红 | 儒家核心思想的汲取及对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启示 | 二等奖 | |
冯少兰 | 关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 | 二等奖 | |
徐莹 | 从理念到行动:中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构探索 | 二等奖 | |
李凤景 | 家校相联,形成教育合力 | 二等奖 | |
吕超 | 合作学习小组团体凝聚力培养的心理课程建设 | 二等奖 | |
黄媛 | 如何成为二孩家庭中的智慧父母 | 二等奖 | |
徐莹 | 锐意创新 开拓进取——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色 | 二等奖 | |
钟秀琼 | 试论推行融合教育携手共进的策略 | 三等奖 | |
高海蓉 | 为孩子搭建心灵的驿站 | 三等奖 | |
李务鹏 | 有话好好说——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实例 | 三等奖 |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黄明杰 蒲海燕黎燕韦彦伍 | 手机围墙 | 一等奖 |
赵媛媛覃丽媛 |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 三等奖 | |
贵州省 | 王建华 | 一个成功使用意象对话技术的案例报告 | 二等奖 |
黎淑芳 | 放飞情感 张扬个性——浅谈班主任培养聋生情感因素的方法 | 三等奖 | |
河北省 | 王锃 岳晓东 王伦 李同法 姚彬彬 杨卓 | 学生幸福指数测评软件的研发及其应用 | 一等奖 |
王梦 | 原谅我飞,曾经眷恋太阳——一例高中生自杀倾向危机干预辅导个案 | 一等奖 | |
李福刚 | 让“心育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二等奖 | |
刘广宁 | 浅谈朋辈辅导在学校团体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 二等奖 | |
高培英 | 爸爸、妈妈,请听我说 | 三等奖 | |
刘畅 | 微风化雨润心田 | 三等奖 | |
黑龙江省 | 宋丹宏 | 运用16PF提高学校心理辅导效能的实践研究 | 一等奖 |
赵学富 | 深度关注 读懂孩子——与学生相处的五个策略 | 二等奖 | |
陈璠 | “问题•分层•活动”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课中的应用 | 二等奖 | |
钱振霞 | 爱与责任 | 二等奖 | |
李咸文 | 浅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实施策略研究 | 二等奖 | |
姚洪敏 | 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 二等奖 | |
宋丹宏 | 卡特尔人格特质测验在高中生涯教育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
郭艳萍 | 聆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成长 | 三等奖 | |
朱桃红 | 成长的烦恼 | 三等奖 | |
张凤 | 如何上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几点体会 | 三等奖 | |
苏张 | 倾听是项大智慧 | 三等奖 | |
王志清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 三等奖 | |
马桂艳 | 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 三等奖 | |
王春霞 | 国学经典教育对学生心理智慧培养的探究 | 三等奖 | |
徐莉 | 美化教师心灵 塑造时代精英——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 三等奖 | |
侯莹莹 | 谈特教班主任怎样教会学生关心他人的方法 | 三等奖 | |
张君 | 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 三等奖 | |
湖北省 | 熊中霞 | 追问,滋养成长的天空 | 一等奖 |
湖南省 | 章宁香 | 学校心理教育观的生成与提炼 | 一等奖 |
王菊红 |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儿童解释风格初探 | 二等奖 | |
张芳 | 浅谈“高中心理体验课”的教学相长 | 二等奖 | |
罗莺莺 | 健康心理,为学生终生的幸福奠基 | 二等奖 | |
李景龙 | 警惕“爱”之毒──错爱的代价 | 三等奖 | |
吉林省 | 张永红 | 教师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 三等奖 |
江苏省 | 李锋 | 普通高中实施职业规划指导的尝试和思考 | 二等奖 |
薛茜 | 心理资本与高中生心理资本现状研究综述 | 三等奖 | |
辽宁省 | 刘玉梅 | 一张照片的故事 | 二等奖 |
郭静 | 心理课活动设计——记忆有方 | 二等奖 | |
何莉 | 说句赞美的话 | 二等奖 | |
郑佳熙 | 迟到的花期——一名后进生的心理咨询 | 三等奖 | |
赵笑菲 | 走进尊重 | 三等奖 | |
刘艳杰 | 我为自己导航 | 三等奖 | |
齐玲玲 | 手牵手好朋友 | 三等奖 | |
宁夏 | 郑帆 | 班级管理中一定要注意及时反馈 | 二等奖 |
山东省 | 刘兆业 张兆真 | “割腕”的女孩—— 一例初一女学生与同学冲突而割腕自伤的咨询报告 | 一等奖 |
曲怀英 | 发展性咨询与补救性咨询相结合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 一等奖 | |
曹春红 | 温室中长大的孩子——一例大一学生焦虑情绪的个案辅导 | 一等奖 | |
王海涛 | 《感受爱,学会爱》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例分析 | 一等奖 | |
徐长春翟书芹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报告 | 一等奖 | |
杨力明 | 洞见——用KSS家棋呈现的故事 | 二等奖 | |
曹志荣 | 对一个社交恐惧症学生的沙盘治疗 | 二等奖 | |
肖玉娜 | 关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一点想法 | 二等奖 | |
刘忠格 | 一次意想不到的沙游经历 | 二等奖 | |
刘莹 | 区域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 二等奖 | |
于涛 | 一年级美术上册“开学第一课”《我的新朋友》教学设计 | 二等奖 | |
吴义梅 | 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家校共育 | 二等奖 | |
刁玉鸫 | “建立‘三预’工作机制,让心灵在阳光中健康成长”问题研究 | 二等奖 | |
王春兰 |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探因及教育对策 | 二等奖 | |
滕金英 | 一个由人际关系引起厌学的女孩 | 二等奖 | |
孙丽丽 | 十年坚守 十年开拓——滨城区第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 | 二等奖 | |
梅儒 | 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
时均静 | 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二等奖 | |
曹修凤 | 例谈心理咨询技术在考前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 三等奖 | |
汪堂慧 | 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 三等奖 | |
王兆勇 李世莹 | 用好条件反射,做快乐的学习者 | 三等奖 | |
陈永 | 小学教学心理效应初探 | 三等奖 | |
李艳青 | 对一名ADHD儿童初始沙盘的案例分析 | 三等奖 | |
马俊 | 一年级入学适应,马斯洛有话说 | 三等奖 | |
王晓 |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相爱 | 三等奖 | |
张亚军 | 远离“开学综合症”快乐日子将来临 | 三等奖 | |
周华 徐丽丽 | 关于普通高中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 三等奖 | |
张玉洁 | 学会赞美——心理辅导主题班会 | 三等奖 | |
山西省 | 左宏梅 赵琳 | 建造人生之塔——用结构式绘画开展毕业班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 | 一等奖 |
杨亚楠 | 学会合理期待,争做智慧家长 | 二等奖 | |
马丽红 | 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 三等奖 | |
上海市 | 黎志辉 | 积极心理支持下的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 | 二等奖 |
四川省 | 宋玥 | 寻•她 | 一等奖 |
周志孙泽萍 | 用“第三只眼”看心理课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心理成长笔记实践操作策略浅析 | 一等奖 | |
蓝洁 | 对初中生厌学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研究 | 一等奖 | |
黄丽 | 决策四步法在高中生生涯决策辅导中的应用 | 二等奖 | |
何蓉琼 | 照亮青春期 点灯人在行动——成都市太平中学学生心理发展教育实践 | 三等奖 | |
天津市 | 张兆青 | 初中生健康人际关系教育在人生成长重要作用的实践研究 | 一等奖 |
新疆 | 蔡玉兰 | 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 | 一等奖 |
吴梅 | 浅谈小学中高段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 | 一等奖 | |
张悦 古丽妮尕尔 | 初中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智力预测学习投入中的优势分析研究 | 一等奖 | |
蔡玉兰 | 一节心理剧在人际交往中的运用的课例——换位思考 人际法宝 | 二等奖 | |
陈丽丽 | 构建三层多维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民汉合校师生成长提供保障 | 二等奖 | |
吴梅 | 小学生吮手指、咬指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三等奖 | |
浙江省 | 李梦婷 | 问题解决导向的心理健康微课设计——基于浙江省首届中小学心理微课设计大赛经验 | 一等奖 |
黄恺玮 张越 | TA人际沟通分析法——中小学师生有效沟通的新视角 | 一等奖 | |
陈瑾 | 小学新居民子女自信培养的策略探索 | 一等奖 | |
沈倩倩 | 课前十分钟 职业共求索——职业规划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 一等奖 | |
张超丽 |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社交行为的研究 | 一等奖 | |
陆丽君 | 心理辅导活动课“走心”不“走形”——一次心理辅导活动课赛课引发的思考 | 一等奖 | |
章惠珍 | 同伴互助同侪督导促进区域性心理教师专业成长教研模式探索 | 一等奖 | |
张颖 | 育魂理心,无痕默化——浅谈心理剧与班会课结合的实践探索 | 一等奖 | |
张天予 | 掉入最低谷,我选择重生 | 一等奖 | |
张天予 | 心理辅导课程设计与教学中的“四步曲”——以绍兴市精品选修课程《心理学实验和生活》的设计与教学为例 | 一等奖 | |
李连连 | 正念训练对焦虑的干预作用 | 一等奖 | |
张新华 | 读冰心 学爱心 | 一等奖 | |
陈益青 | 用心对待,用爱交流 | 二等奖 | |
李霞 陈益青 | 培养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个案研究 | 二等奖 | |
余丹燕 |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咨询的案例报告 | 二等奖 | |
陆小峰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普通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初探 | 二等奖 | |
刘丽 | 寻求那缺失的爱——小学六年级女生“伪同性恋”的心理辅导案例 | 二等奖 | |
方必成 汪名柳 | 心理健康教育亦不可忽视学科渗透 | 二等奖 | |
刘天聪 | 请收起你的拳头,留住我们的友情!——记一次攻击性行为后的集体心理辅导 | 二等奖 | |
楼宝娜 | 重拾被比下去的自信心 | 二等奖 | |
袁晓晴 | 新居民子女家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上虞区中塘学校为例 | 二等奖 | |
张新华 | 校园心理剧——同一首歌 | 二等奖 | |
廖夏俊 | 对被动来访学生心理辅导的探讨 | 二等奖 | |
干忠宏 | 消除无助 沐浴阳光——浅谈运用积极心理学转化后进生的研究 | 三等奖 | |
张超丽 | 今天我当家 | 三等奖 | |
王一云 | 说说职业、事业、志业的那些事儿——记OH卡在教师职业成长沙龙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
袁梅红 | 学校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关系 | 三等奖 | |
缪丽平 | 师情化春雨,润教细无声——做个“四心”级班主任 | 三等奖 | |
重庆市 | 叶桦 | 儿童性教育面面观——从精神分析视角谈儿童性教育 | 三等奖 |
谢玲莉 | 小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的实践研究 | 一等奖 | |
余姝伶 | 悦纳自我,幸福起航 | 二等奖 | |
代淑华 | 同学的小鸡鸡,我能看吗 | 二等奖 | |
舒玲 | 整合资源组建抗挫救援团——小学生挫折心理辅导 | 三等奖 | |
岳芝佑 | 守护纯洁的心灵——浅谈小学心理辅导老师如何矫正行为偏差的孩子 | 三等奖 | |
唐国愉 | 一个多动症儿童的自述 | 三等奖 | |
廖思思 |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