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青春期心理 > 我是好奇小博士——小学五年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我是好奇小博士——小学五年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设计
时间:2020-09-23 14:04    点击:        作者:魏楚珊

【活动理念】

好奇心是兴趣,探索和对新经验的开放,是人类的天性,更是创新型人材的重要特征。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 好奇心是创造幸福人生的一大要素, 它能解放人们的思想,激发注意力。

相关研究表明,好奇心随着年龄增长有逐步减弱的趋向。近几年由于网络查找的普及,许多知识性好奇可以马上得到满足,小学生主动提问和探索行为有所减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好奇心发展不容乐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此阶段引导学生保持好奇, 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周围世界,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求知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更能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好奇心缺口理论认为,当对某一事物或知识的了解存在缺口时,好奇心就会产生。因此,本课程采用团体辅导模式, 在暖身阶段, 营造好奇氛围, 引导学生认识到好奇是从问题开始。在转换阶段, 借助橙汁这一载体,引导学生好奇发问。在工作阶段,通过好奇故事分享,激发并强化学生提出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结束阶段,提醒学生好奇有边界,涉及安全隐患或可能存在侵犯隐私的探索行为不可鲁莽行动。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到好奇是从问题开始的。

情感目标:在发现问题、尝试解答疑惑过程中, 体验求知的乐趣。

能力目标:学会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

针对日常事物,学会多个角度提问题,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活动难点】

学会提问题, 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迁移运用到生活当中。

【活动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游戏体验、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

教具:自制视频、多媒体课件、红黑棕色纸箱各 1 个, 两种不同版本的 NFC 果汁各 7 瓶, 一次性纸杯 2 个、空白纸条每人 1 张,笔每人 1 支。

学生:提前分组,6 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

【活动年级】

小学五年级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阶段——点燃好奇

(一)课堂公约

幸福公约:带上专注和倾听幸福暗号:心有灵犀一点通

(二)好奇城堡

师:欢迎大家来到幸福学堂,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到一座神秘岛屿, 我们要去拜访城堡的主人。主人是谁?你好奇吗?主人给我们留了一封信,一起看一看。

播放音频,小博士的第一封信:

大家好!我是城堡主人,好奇小博士。目前我正在闭关做研究,城堡里有两个神秘箱子,红箱子里有两把通关钥匙,黑箱子里有一把钥匙。只要大家通过挑战找出其中两把钥匙,我就会出来跟大家见面。预祝大家闯关成功。带上专注与倾听,你就会有所收获。

师: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神秘箱子在哪里? 请看!(出示红箱子)

师:看到箱子,你第一个出现的疑问是什么? 生 1:这箱子里面有什么?

2:我能打开箱子看一看吗?

师小结:面对未知的新鲜事物,我们充满好奇,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可见,好奇就是从问题开始的。

设计意图:通过纪律约定,营造有序的学习环境;营造好奇氛围,助力高效教学。

二、团体转换阶段——好奇发问

(一)箱子揭密

师:接下来,老师就来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我们一起揭开箱子的秘密。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

教师打开红箱子,拿出棕色小箱子,棕色小箱子上面写着“NFC” 三个字母, 教师边说边让学生猜,然后打开并拿出箱子里面的两瓶橙汁。

学生反馈。(略)

师: 这是小博士实验室的样 品,NFC1.0 版和NFC2.0 版橙汁,悄悄告诉大家,小博士最近正在研发的新产品跟这个有关。

(二)好奇妙妙问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挑战好奇妙妙问。请看活动要求。

小组领取 2 瓶橙汁,注意不打开瓶盖。观察样品,小组自由讨论提出问题。

鼓励有意思的、有挑战的、多种多样的提问。每个人记录一条,写在空白纸条上。

时间 4 分钟, 最后 1 分钟用于书写,PPT 显示倒计时提醒。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行好奇问题对对碰, 请看活动要求。

全班同学自由走动。每个人拿着问题纸条,与其他人的好奇问题对对碰。如果问题一样,就点头微笑,继续找下一位同学。如果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就互相交换。时间 1 分钟, 最后 10 秒钟, 坐回原位。

(三)全班分享(4 分钟)

学生分享自己提出的好奇问题,并把问题纸条贴到黑板上。

1:橙汁的口感怎样?

2:两种橙汁的保质期为什么不一样? 生 3NFC 橙汁的价钱是多少呢?

4:橙汁里面真的没有防腐剂吗? 5:两个版本的包装为什么不一样?

学生分享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点出学生好奇问题的提问方向。

师小结:小问题,大智慧。一件小小的物件就能引出许多有意思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从多个角度提问题,这样就能发展出不同的好奇智慧。恭喜大家,获得第一把通关钥匙。

出示板书:多个角度提问题

设计意图:营造好奇氛围,引发学生学会发问。

三、团体工作阶段——好奇探索

(一)初步探索

师:刚刚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哪个问题我们可以现场讨论或解决?请说一说。

学生反馈。(略)

现场邀请两位同学品尝 NFC 橙汁。其他同学观察,然后提出疑问,由品尝的同学进行解答。

师:面对问题,大家能进行积极探索,这真是太棒了。老师很好奇,在平时生活中,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探索经历呢?

(二)挑战任务:分享好奇故事

PPT 显示: 现实生活中, 你有过什么好奇的发问?你发现了什么,探索了什么?请用文字或快速涂鸦的形式,分享你的好奇故事和探索过程。

1.  好奇指数

师:大家是否已经想好要写的好奇故事,如果还没想好也没关系,我们先进行一个小游戏。

师:请听好,下面的发问,如果感到好奇你就拍拍手,如果不好奇你就双手交叉拍拍肩。

有人认为冰可以取火,你好奇吗?

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 英国巨石阵是怎么来的?古楼兰是怎么消失的?

宇宙有没有尽头?黑洞里面有什么?四维空间真的存在吗?

男女生为什么变得越来越不一样?

学生为什么要写作业?人为什么要考试?

电子游戏为何那么容易入迷? 手机是如何实现人脸识别的?无人驾驶是如何实现远程安全遥控的?

师: 从掌声中, 老师知道大家好奇的内容了。现在请书写自己的好奇故事。

2. 书写故事

学生安静书写或涂鸦好奇故事, 教师入组观察,见证好奇故事。

3. 分享故事

小组成员互相欣赏好奇故事, 邀请学生现场分享。

师小结:在故事分享中,我看到很多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善观察、多动手、找资源。

恭喜大家,获得第二把通关钥匙。

出示板书:探索实践解疑惑

播放音频,小博士的第二封信:

面对未知事物, 我们会去注意它, 提出疑惑, 并尝试解决问题,这就是好奇的最佳表现!现在,好奇小博士就在我们现场中,他是谁,你找到了吗?

出示板书:小博士图片。

师:小博士迫不及待出现跟大家见面了。提出疑惑,并能尝试解决疑惑,这就是好奇的表现。现场中,谁做到了呢?

学生反馈:我做到了。

师:是的,只要大家愿意,我们都能成为好奇小博士。

邀请学生宣读小博士宣言,强化体验。

设计意图: 通过好奇指数,进行同频调整,打开学生的思维,通过引导分享好奇故事,深化学生的好奇实践。

四、团体结束阶段——好奇提醒

(一)黑箱子的秘密

师:现在,小博士要送出第三把钥匙,在哪里? 老师出示黑箱子,并从黑箱子中拿出一张带有

大黑点的纸。

师:请看,这是什么? 学生反馈。(略)

师:这是黑洞。宇宙中的黑洞吸引着人类积极探索。但生活中有些黑洞却可能是陷阱,不信,大家一起来看看。

(二)好奇陷阱

PPT 显示: 请判断, 当遇到下列好奇事件时, 能否轻易尝试?

同学的日记本写了什么,打开看看?( )

电真是神 奇, 如果触电会怎样 呢, 试一试?

( )

新型毒品是什么东西,想试一试?             抖音上直播模仿视频,我也来模仿?

师总结:通过好奇发问和探索,我们可以收获知识。可见,好奇对于学习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提醒大家,在好奇行动探索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涉及未知危险或他人隐私的事物不可鲁莽行动。

出示板书:好奇冒险有边界

(三)好奇探索世界

请大家用一个词语,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师总结:生活中,只有深入探索学习,我们才能把好奇发问变成自己的知识财富。播放视频《好奇探索世界》。

一瓶普通的橙汁,足以引起同学们种种好奇的发问。好奇就是求知的动力, 好奇就在我们身边。水母为什么会发光?谁曾想到,这样的发问,竟让人类发现了发光蛋白, 开拓了生物医学研究的新视野,最终成就了诺贝尔奖。蝙蝠在夜里飞行为什么不会迷失方向?对黑夜飞行的好奇,科学家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从此,黑夜畅飞无阻。星星为什么会发亮?宇宙是否有尽头?人工智能时代到临,人类社会会有什么变化?正是这样不断发问与深入探索,科技才得以创新,人类才得以进步。让我们打开好奇之窗,探索无边世界。亲爱的同学们,猜一猜, 下一个因为好奇而引发创意, 创造奇迹的人, 会不会就是你呢?

师总结:好奇引发创意,好奇创造奇迹。欢迎大家下节课一起来见证小博士 NFC3.0 版的好奇创意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做出好奇提醒,并深化好奇的核心体验。

【专家点评】

好奇心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 本课程设计中, 紧紧抓住好奇是从问题开始这一要点,把好奇心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过情景创设,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并尝试解决问题。其次,教学过程重视以生为本,注重课堂生成。橙汁发问和好奇故事环节,聚焦于现实生活, 推动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实践。最后的好奇陷阱环节,提醒学生好奇冒险有边界,这点非常有必要。整个活动内容饱满,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现场展示过程中,师生互动张弛有度,课堂调控进退自如,体现出一名小学心理教师各方面的优秀教学品质。

点评者:黄喜珊,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特聘专家、幸福广州心理服务与辅导研究基地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新师范教育教学中心副主任。

注: 该课在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小学组)中获心理活动课教学展示课一等奖。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中心小学,广州,511431

编辑 / 卫 虹 终校 / 张国宪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