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青春期心理 > “宅”出来的成长——从防疫宅家的经历里学习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宅”出来的成长——从防疫宅家的经历里学习自我管理
时间:2020-03-20 21:10    点击:        作者:苏 林

 

【设计思路】

    2020年初,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延长的假期、封闭的生活,所有人的生活秩序都受到了影响。防疫宅家的日子里,需要学生有更高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自制力不强,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网络及各种杂事的影响,即使有好的想法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坚持,导致生活混乱,无秩序,学习效率低下。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防疫宅家过程中的具体情境,协助学生从防疫宅家的经历中总结反思,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从自我和他人的经验里学习,找到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发展自我的方向,让“宅家”经历成为一个推动学生成长的重要契机。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疫情期间“宅”在家的感受与表现,体验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心理过程;

2.使学生了解影响自我管理的因素,掌握主动调动内在动力、利用外在支持来更好地管理自我的方法;

3.在分享中感受实现自我管理后的欣喜情绪,体会坚持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能自觉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树叶形便利贴,彩色笔,座位按六人一个小组排列,小组表格。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风雨变奏曲         

    教师导入: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请大家一起用双手来演奏一曲《风雨变奏曲》。

教师示范:

起风——双手交叉在胸前,用双掌轻轻摩擦自己的上臂;

小雨——双手交叉在胸前,用一根指头敲击自己的上臂;

中雨——双手交叉在胸前,各用四根指头拍击自己的肩膀;

大雨——双手交叉在胸前,用手掌轻拍自己的肩膀;

 暴风雨——双手交叉拍肩加跺脚。

   引导语:“今天早上,在我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了大自然神奇的变化。刚出家门天还很好,不一会起风了,开始下小雨,小雨淅淅沥沥,但就在一转眼间,小雨变成大雨,大雨很快变成了暴风雨,正当我受困于雨中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雨渐渐小了,暴风雨变成大雨,又逐渐变成小雨……最后雨过天晴。大自然只是跟我开了一个玩笑。”

随着不断变化的手势,让学生发出的声音不断变化,营造热烈的气氛。

设计意图:将蝴蝶拍与“风雨变奏”活动整合,形成温暖、放松、和谐的团体互动的氛围,引出活动主题。

二、团体转换阶段:校园AB

教师:自然界中常有不测风雨,而生活中的我们很多时候也要面临风雨。今年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受到影响。对于同学们而言,疫情对你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这史上最长的寒假,被迫“宅”在家里。而这一“宅”,可能就“宅”出了新的问题,让我们一起通过一段校园AB剧,来回顾这段时光。

 

小明的“宅家”生活

 

第一幕

因为期末考试没考好,小明在放假的时候就暗暗告诉自己,寒假里要努力。老师在放假的那天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放寒假。”寒假是每一个想要提升自己的学生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小明很同意这个观点,一放假就制定了寒假学习计划,如大年三十、年初一休息两天,其他的日子按时上网课,每天完成相应的复习、预习作业。寒假开始了,小明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学习。可是,谁料到,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很快席卷全国,因为疫情的影响,本来热热闹闹的春节一下子变得冷清了,小明宅家的日子更长了。(播放录音)

教师:小明想要提高成绩,还制定了学习计划。各位同学,你们也曾做过类似事情的请举手示意。(学生举手)剧情发展下去,小明将有两种选择,请大家来分析一下,小明会选择哪一个?

PPT提示两种选项:

A.有想法,计划应该能够很好地执行。

B.变化很多,坚持不了,不能很好地执行原来的计划。

学生小组内自由交流,然后全班分享。教师要求学生说明理由,然后统计两种选择的人数,记录在黑板上。引发学生“能坚持”和“不能坚持”的思考。

第二幕

因为受到新冠肺炎病毒的影响,小明不得不“宅”在家里。小明以为病毒离自己很远,应该没什么影响,反倒多出来很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准备按照计划继续学习。刚开始确实如此,小明看着自己的计划一点点地完成,心情十分愉快。但是疫情继续恶化,小明所在的城市也开始全面动员进行防疫了,家门口的大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防疫要求,爸爸妈妈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虽然爸爸妈妈都跟小明说,这些不用你管,你读自己的书就好。但当小明坐到书桌旁却感觉怎么也静不下来,心里老在惦记着疫情的发展,手机里、新闻里又有什么新的消息:今天又确诊了几个?火神山医院造得怎样了,钟南山院士又说了什么?……接下来,小明该怎么做呢?(播放录音)

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小明该如何选择?说出理由。

A.放下手机整理心情,继续完成自己的计划。

B.反正没心情,好好玩一会放松一下。

教师统计做出不同选择的人数,在黑板上记录。

在学生做出选择后,教师要适时追问。例如对于选择A的同学,提问: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整理心情?对于选择B的同学,提问:选择放松玩内心纠结吗?纠结什么?如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明晰自己内心的冲突。

第三幕

妈妈发现了小明的情况,和小明聊了一次,小明也觉得自己对疫情的关注有点过度了,而且再关注也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决定每天只在上午花10分钟了解一下疫情相关新闻,然后就静下心来学习。明确了时间安排之后,小明终于又静了下来,开始认真学习。只是事情总有变化,这一天,好朋友小华发来微信,说:“小明,在家实在太闷了,要不我们一起上会儿网,一起‘吃鸡’。”看到留言,小明犹豫了。

接下来,小明会怎么做呢?

A.微信回复“没空”,然后继续学习。

B.微信回复“好啊”,开始联网玩游戏。

教师询问学生的选择,并要求说明理由,然后统计人数,在黑板上记录。在学生做出选择后,教师适时追问,对于选择A的同学,提问:你觉得是什么在支持小明继续学习?对于选择B的同学,提问:选择玩游戏时内心会纠结吗?会想着自己的计划吗?如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明晰自己内心的冲突。

第四幕

 

日子很快过去了,终于开学了,小明的学习成绩如何?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明长大了,他的工作和生活会怎么样?


教师请学生小组交流然后回答,并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各位同学对于事件的后续发展有各自的看法。习惯于选择A与习惯于选择B是会造成不同影响的。不仅对学习成绩会有影响,而且对将来事业发展也会有影响。大多数同学也提,到很多时候做出选择时是内心是会纠结的,之所以纠结,那是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上进的想法,但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或自我情绪的影响。总之要记住一点: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校园AB剧”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代入,生动地展现出面临外部和内部干扰因素时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了解自己真实的内心冲突,有所感悟。

三、团体工作阶段: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1.活动:亮亮你的成绩单
教师:回顾刚过去的那个漫长的寒假,你们可能也面临过A或B的选择。寒假结束了,你的选择带来了什么影响?请同学们来亮亮你的成绩单。
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课前下发的寒假完成任务清单。

看来同学们在这个漫长的寒假中确实收获大有不同,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同学自我管理能力有着很大的不同呢?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2.小组交流:从自我或他人的成功经验中学习自我管理的方法。
用1代表自我管理能力很差,10表示自我管理能力极强,结合寒假中自己的表现,小组成员一起评价各自不同时间段的自我管理能力等级,同时说说具体的表现,共同完成表格2。


教师巡视,关注小组中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请其在全班分享自己的经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从同伴那里或从自己的成功经验中,寻找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和动力。

3.案例分享:升华情感体验,明确改变方向

    教师:在刚刚的分享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都很好,大家也都学到了很多。在这里老师也想结合这次疫情中出现的人和事,给大家提一点关于自我管理的建议。

⑴学会时间的管理和分配,能够让我们专注于自己该做的事。


教师:钟南山院士作为一位84岁的老人,在四天里坐了一趟火车、两趟飞机,到了三座城市,行程数千公里,开了十多个会,见了数不清的人,研究了无数的资料,这些时间让他得出和宣布了那个重要的结论,让疫情防治工作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从他这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时间的价值。对于我们而言,也需要思考一下如何让我们的时间也变得有价值,把我们的时间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面。

⑵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能够让我们增强自我管理的内在动力。

教师:这里呈现出来的让这次疫情没有变得更坏,一点点让我们看到希望的节点,其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支撑,那就是科学知识。是科学知识及科学家们让我们在面对疫情时不再是任其宰割的羔羊,而有了反抗甚至于战胜的可能,而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努力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疫情期间热点的人和事,画龙点睛,调动学生已有的情绪感受,激发学生改变的决心,明确改变的方向。


四、团体结束阶段:分享总结

   1.分享:绘制“成长树”

   教师:经过今天的讨论分享,我们发现有许多的因素和力量,可以让我们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在面临干扰时能够更好地坚持下去。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内容理一理,绘制成我们的“意志树”。

屏幕提示:把曾经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自我的方法、想法,以及能够让你更愿意坚持的力量、愿望、期待等,写在发给你们的“树叶”便利贴上,完成后请上来贴到黑板上的树形图案上。(播放音乐)

   教师选读树叶上的部分文字,适当分类总结。(如:外在的鼓励——父母的期待、老师的表扬;内心的激励——明确的目标、过往的成功经验;有效的方法——把目标说出来,同伴相互监督,明确时间计划,等等)

2.教师总结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这棵“成长树”已经枝繁叶茂了,请大家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让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扎根。最后,请同学们站起来,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圈,伸出你们的右手,高高竖起你们的大拇指,给同伴也向你自己点赞。带着这些期待、愿望,同时不断努力实践,我们都将更好地主宰自己的人生。

设计意图:用共同创造“成长树”的形式,带领学生们总结在课堂中的收获,既有趣又有很好的象征意义;同时,有助于在班级中营造一种相互支撑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马鞍中学,绍兴,312072)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