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青春期心理 > 生命线与生命树——高中生生涯规划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生命线与生命树——高中生生涯规划活动设计
时间:2018-05-09 14:31    点击:        作者:邓颜彦 武婷婷

 【学情分析】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高中生可结合自身兴趣、特长选择考试科目,新高考评价录取的方式更加多元,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1]。虽然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但高中生还处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的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的时期,仍面临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尚未形成稳定且积极的生涯认同,难以应付新高考提出的新要求。在萨柏Donald E. 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中,高一学生处于生涯探索初期,主要任务是在学校生活、社区活动、社会兼职和其他活动中对自己的能力、社会价值、社会角色、职业兴趣等进行探索[2]。因此,帮助高一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发掘自身资源、进行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回顾过去,畅想未来,把握现在,让学生形成新的视角,加深自我认识,增加自我认同;认识到生涯发展的阶段性、不确定性。

2)情感目标:树立生涯规划意识,觉察到高中学习与未来生涯发展的关系。

3)行为目标:学会从过去、未来和现在三个视角进行系统的生涯规划。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生涯探索,完成生命树。

2)难点:正确认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意义,树立生涯规划意识。

【方法分析】

1)活动探究法:通过三个活动,带领学生用自己的生命线(一根丝带),在A3纸上完成生命树,让学生全程动手参与课程。

2)直观演示法:利用预先准备的教师用生涯规划树轮廓作为教具,进行活动规则讲解,促进学生观察与理解。

3)讨论法: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与他人讨论,表达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学生自备:剪刀;双面胶;12色水彩笔;长约30厘米、宽约1厘米的丝带一根(颜色自选);

教师准备:印有大树轮廓的A3纸张若干,供学生使用;印有大树轮廓的全开纸一张,供教师上课演示使用。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剪不断的绳子

    设计意图:通过魔术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让其快速进入课堂。此外,魔术中会用到剪刀剪绳子,与后面的主题活动用剪刀剪生命线一致,加之主体活动是用生命线改造为生命树,也像变魔术一样。这样,导入活动与主体活动之间就存在一定的铺垫与关联。

    具体流程:

1)教师魔术表演:剪不断的绳子。

      魔术步骤:

把一根棉绳穿过吸管,将棉线的两头露在吸管外面;

将吸管对折,在对折处用剪刀剪一刀,结果发现里面的绳子竟然没有剪断;

首先在吸管的中间部位,用小刀竖着划一个口子;

然后对折的时候把绳子轻轻拉出吸管,这样就不会剪到绳子了;

剪断吸管,魔术成功完成。

2)这是一个剪不断的绳子,它是没有遭到破坏的。此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把什么东西比作这个剪不断的绳子,如金钱、权力和生命等。最后引入“生命线”的概念引入本课。

3)请学生分别在丝带的首端和末端写下人生的起始年龄和结束的年龄(起始点为0,结束年龄可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在完成过程中,教师可略微引导学生思考写下终点年龄的原因。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感受手中生命绳的重量与长度,指出现在这根生命绳比较单调、轻飘飘,所以今天就要对生命线进行改造,将其变为生机勃勃的生命树。

    二、主体活动

   1、溯梦——生命树的根

    设计意图将生命线引入到生命树,引导学生完成生命树的根的部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过去经历是实现未来理想的、提供成长营养的根基部分。

     具体流程: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年龄,在这根绳子适当的地方写下现在的年龄(1617岁),并用剪刀剪下0—16岁这一段代表过去岁月的绳子,随后进行提问:当你用剪刀剪下016岁这段绳子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不舍或者充满了回忆)

2)教师总结:过去的时光虽然已经过去了,但仍然是生命中无法割舍的部分,所以我们可以把这段绳子贴到白纸的下方,作为生命树的树根部分。(教师示范)   

3)让学生自行回忆过去的十几年里对自己影响最重大的5件事,完善生命树的根须部分。要求:根须部分大家用彩笔画下来,用根须的长短和粗细代表事件的影响程度,有积极影响的事用暖色调的画笔描绘,有消极影响的事用冷色调的画笔。画完后,引导学生思考:从这5件对你影响最大的事情中获得了什么?(如自信、坚持、独立等),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收获的东西写在根须底部。

4)完成根须后提问:当看到这些由过去的时光组成的根和根须部分,你的感受是什么?(邀请两名学生进行分享)

5)教师总结:时间不会逆转,过去的时光永远只能存在回忆里。但是,它带给我们的影响并不是一把剪刀就能剪掉的。过去的人生会成为我们生命树的树根,它深埋在地下,激励我们成长。

    2、追梦——生命树的树枝

    设计意图:利用剩余的代表未来的绳子,引导学生对未来生涯分阶段进行规划和畅想,完成生命树的树枝部分。

     具体流程:

1)教师引导:在上一环节中,大家完成了生命树的树根部分,现在看一下手头上剩下的这部分代表未来的绳子,跟过去的绳子比较一下,是不是感觉虽然过去了十几年,剪掉了一截,但是剩下的绳子还是很长,未来还有好长一截路要走,还有好多事情要做。那么,老师的问题来了: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请一列的同学依次回答:预计回答有考上大学,成为教师、科学家、开一个餐厅、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环游世界等)

2)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的梦想多种多样,有些是20岁就可以实现的,有些是40岁才可以实现的。但是我们的人生是由很多个阶段组成的,我们不仅有20岁的理想和目标,也有40岁的理想和目标。所以,下面我们就分年龄段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畅想和规划,对代表未来的生命线的部分进行规划。

3)该部分的活动要求(教师边讲边示范):

①生涯分段:按照自己对于未来的一个畅想和规划,将代表未来的绳子分成五段,可以按照时间段来分,比如10年、15年或者20年为一段,不用每段的年数都一样。需要注意的是,时间越长,绳子的长度就应该越长。同时确定一下自己想在这段期间完成的梦想或者目标(如:在1625岁这一段期间完成考大学、找工作两件事,就把对应1625岁的两个点在在绳子上标记下来,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把自己的未来分成五段)。

②剪贴树枝: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剪下五段绳子,贴到生命树相应的位置上,树枝越低,代表时间越近,完善生命树枝干,贴完以后在枝干(绳子)旁边写下自己想要达成的梦想和目标。

③收获填充:让学生思考达成这些目标后会收获什么?在对应的树干旁边用彩笔画上果实和树叶,然后在里面写上自己会收获的东西。(比如:上了大学我能收获知识、或者一份爱情)。

4)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

①自己的生命树的枝干有什么的特点,哪一条枝干最短、哪一条枝干最长,为什么?(越近的枝干越短、越远的枝干越长,因为我们可能对于离自己较近未来的规划更为细致)

②现在生命线已经用完了,代表我们这一生就结束了,大家对于自己的规划是否满意?你是否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小组讨论分享,然后让12个同学起来在全班进行分享。

    3、筑梦——生命树的树干

    设计意图:生命树已经完成了树根和树枝部分,本部分主要完成代表现在的树干,它具有支撑梦想、输送养分的功能,旨在引导学生觉察可能存在的障碍,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和可用的资源,把握现在,为实现未来的目标助力。

    活动流程:

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的生命树已经有了饱满的树根和树枝,但是树干部分还是空心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完善树干部分。树根代表同学们的过去,树枝代表未来,树干是我们的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整个树干部分贯穿了我们的一生,就好比是实现理想和目标的道路。

2)教师引导:刚刚大家畅想、规划了自己的未来,做了好多的“白日梦”,现在要回到现实。因为大家的梦想目标有点多,而且刚刚也提到,越远的目标越不清晰。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以第一根树枝上的梦想为对象,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教师边讲边示范):①自己在实现这个梦想的道路上要遇到哪些必须要克服的障碍?可用树疤或者一些你想用的形状来代替,如三角形、一个叉等,并在一旁写明障碍;②觉察自身已有资源(自己内在的个性品质、外在的社会支持),想一下哪些东西可以帮助你克服这个阻碍、达成自己的目标或梦想,写在树干里面;③你觉得还需要做什么才能支撑自己的这个梦想?写在树干里面。

3)教师提问:最后,请大家根据上面三个问题进行回答,考量一下自己的树干是否结实,衡量一下自己通过努力,有多大的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用笔将树干部分的虚线涂黑,越有可能实现就涂得越高。(教师边讲边示范)

4)教师总结: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生命树已经比较完整了,但是老师只让大家完善了最近这一部分的树干,在树干上方还有一些留白部分,剩下的空白,就留给未来的自己去填写。(因为生涯规划具有不确定性,未来有无限可能,学生的规划是依据现在的人生阅历进行的,因此设计者特意进行了留白,留给学生未来去填写。)

      4、圆梦——生命树的树冠

    设计意图:树冠是生命树的最后一部分,学生们会画出不同形状的树冠。学生需给自己所绘的树冠赋予相应的意义,以此来代表自己对未来的不同设想与美好的祝愿。

    活动流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给自己的生命树画上一个喜欢的树冠,也可以不用画,然后把画这个形状的树冠或者不画树冠的理由写在旁边。

    三、活动总结(主题升华)

让学生完整地审视一下自己的生命树,思考: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吗?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梦想会改变吗?生命树的根须会更加壮大吗?生命树的枝干会更加茂盛吗?生命树的树干会更加粗壮吗?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或者一些疑惑,这些问题就留给自己来思考。

最后,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在完成代表过去的树根和代表未来的枝干的时候,我们的生命绳就已经用完了,难道说我们的生命只有过去和未来,没有现在吗?现在去哪儿了?(学生反思)教师提出自己的答案:没有实际存在的现在,当下的每一秒都是现在。

   【活动反思】

在现有的心理课活动课程设计中,生命线和生命树都是比较常用的活动,但本课程设计将两者结合起来,不仅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创新度,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达到了以下两个效果。

1)用实体的绳子代表生命线,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用剪刀剪生命线,不仅能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还更容易诱发学生情绪,使学生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和自我探索、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2)用一根绳子做生涯规划,以小见大,逐步深入。最后,虽然生命线用完了,但是它变成了更具有生机的生命树,达到了主题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陈宛玉, 叶一舵, 杨军.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辅导的必要性、内容及实施途径[J]. 教育评论, 2017(11):100-103.

[2] 黄瑞滢. 普通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探索[D]. 闽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刊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第15期。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