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青春期心理 > 合理归因,不断成长——考后心理辅导课
在线阅读
合理归因,不断成长——考后心理辅导课
时间:2020-01-22 15:47    点击:        作者:邓婉莹

 

【活动理念】

初中是个体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学习能力、学习心态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对考试成绩进行何种解读,即学习归因,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及学业成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面对新的学习节奏,初一新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其对学习成败的归因能力也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因此设计本课,以引导学生感悟不同的学习归因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归因模式,可助力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

【活动目标】

认知层面:引导学生呈现自己的归因模式,并且认识不同的归因模式给人带来的不同影响。

情感层面:通过心理剧的演绎,体会不同归因模式下的情感体验,在调适归因的过程中收获积极力量。

行为层面:正确看待学业成败,调整归因,得到激励,不断超越自己。

【活动方法】

讲授、讨论、心理剧技术、体验式活动教学法

【活动对象】

初一学生

【活动准备】

幻灯片、心理剧本、心理笔记本、彩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规则: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每四列为一大组,比比哪组在一分钟内数的青蛙更多。轮到每个人时起身说两个字,依次是一只”“青蛙”“跳进”“水中”“扑通”“两只”“青蛙”“跳进”“水中”“扑通”“扑通”……以此类推。

注意:前后两个人说话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秒,否则算说错。中间如果说错,这一轮作废,必须重新从说错的那句从头开始往下数。

游戏后邀请学生分享:你对本组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在这个游戏中犯错是因为什么,想成功有什么秘诀?

学生回答(犯错是因为组员之间没有事先商量好,不够默契;成功是因为大家还蛮专注的)。

教師小结:刚才同学们总结了在游戏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其实你们进行的这个过程就是课题中的归因。什么是归因呢?简单来说就是寻找并归结原因。这节课我们缩小范围,专就学习来谈。

设计意图:轻松愉快的游戏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游戏后的分享能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归因

师:同学们最近的一次考试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请你来分析分析,影响你这次考试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心理笔记本,在上面完成归因分析。如果有一条原因,你就在纸上画一个气球,并把原因写在气球上,气球总数不多于三个。

写完后请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后请小组长归纳出来,小组里的每位同学分别是怎么分析原因的。教师将这些原因板书到黑板上。

学生回答(试题比较难、自己考前准备得不够充分、考试的时候过于紧张、这次运气不太好,等等)。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非常善于剖析自己,并且很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分析出来的原因。同学们想必都发现了,面对同样的一次考试,我们每个人的归因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要把这些原因归归类,会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因分类:能力(如我本身的基础好,涂成红色)、努力(如我这次复习不太到位,涂成蓝色)、任务难度(如英语挺简单的,涂成黄色)、运气(如这次我走运了,涂成绿色)以及其他因素。

教师小结:通过分类我们发现,原来同学们分析出来的原因是有规律可循的。实际上,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归因同学们的考试成绩。在几十年前,心理学家维纳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人们在归因自己各类行为的成败时,往往也是归纳为这四个方面: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在自我分析、小组交流中觉察到自己和同伴的归因模式,并将这些碎片化的归因理性地分类总结,为后面的环节埋下伏笔。

三、归因作用

师:不同的归因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影响吗?在接下来的心理小剧场环节,每个组将收到一份剧本,请各位同学讨论交流:当剧本中的主人公这样归因时,他可能会有怎样的情绪感受?他之后可能会怎么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彩排出一场情景剧,把你们对这个故事的猜想演绎出来。

剧本一(能力归因):小A觉得,如果一件事TA能做得很好,是因为自己擅长这个;如果做得不好,就很容易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天赋。

剧本二(努力归因):小B觉得,如果一件事TA能做得很好,是因为自己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如果做得不好,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

剧本三(难度归因):小C觉得,如果一件事TA能做得很好,是因为这件事对自己来说很简单;如果做得不好,是因为这件事太难了。

剧本四(运气归因):小D觉得,如果一件事TA能做得很好,是因为这次自己交了大运;如果做得不好,是因为这次运气太差了。

剧情:这天,考试卷发下来了,小A/B/C/D的英语考了全班第一,可是数学考得非常糟糕。

学生分别演绎四个剧本。

师:同学们的演绎惟妙惟肖,非常富有想象力。老师想请刚才进行表演的同学来谈谈,当主人公遇到了这样的事,在这样的归因下,你感受到TA可能会是怎样的心情?TA之后会努力学习英语/数学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在心理小剧场的讨论和演绎中,同学们不难发现,有的归因让我们心情愉悦,充满斗志,越战越勇,有的归因让我们丧失勇气,踌躇不前,还有的归因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情感起伏。你们喜欢哪种归因呢?

学生回答(喜欢第一种)。

教师小结:第一种归因能给人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叫作积极归因。比如,同学认为之所以成功了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强,这样他就会感到自豪,从而更愿意坚持学习,这种模式就是一种积极归因。又比如,同学把失败归因为自己的努力还不够,因此感到内疚,促使自己再接再厉,这也是一种积极归因。另一种是消极归因,它给人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比如说,把自己的一次考试失利归因为自己能力差,从而感到无能为力,之后再也不愿意付出努力了。

设计意图:通过心理剧本的演绎和交流讨论,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归因模式将给人的情绪、行为带来不同的影响,有的影响是积极的,有的影响则是消极的。

四、交流感悟

师:请同学们回到自己的归因气球。经过今天的心理课,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和体会?请同学们来谈谈,你的归因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你怎么看待这种影响呢?如果你对这种影响不满意,你打算对此做些什么吗?

学生回答(略)。

结束语:归因是我们对原因的一种解释,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为。希望你的归因能带给你更多积极的作用,让你学习得更轻松,生活得更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自己惯有的归因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调整为更积极的归因,实现学生的自助式成长。

【专家点评】

本课主题明确,合理归因选题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发展性的需要。活动设计运用青蛙跳水游戏”“心理剧表演等形式,活泼生动,注意营造和谐的辅导氛围,引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有感悟、有体验。活动环节设计合理,思路清晰,有创意。维纳的归因理论,理论性较强,本课环节设计由浅入深,符合学生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对今后逐步学会合理归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点评者:沈晓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成员。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杭州,310002

选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第10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