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刚进入精神科的临床心理师而言,了解疾病构成的元素并对其进行条件式描述性的陈述是认识疾病最快速、最能掌握的方式,这种需求的提供莫过于DSM -IV疾病分类系统了。该系统的设计使临床工作者在进行心理诊断时(如鉴别诊断)能够比较方便的决定资料收集的方向,短时间之内筛选出重要的资料,增进工作效率。然而在面对一个临床现象时,若未能对现象本身有清楚的掌握,贸然采用DSM-IV诊断式的思考,判断现象归属于某种疾病的分类,将可能忽略有意义的资料,甚至会造成误诊。
为了避免错误的发生,在Carl Jasper的精神病理学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泛、更深入了解临床现象的观点:从主观到客观现象的描述;从正常到异常、异常到变态的描述;对现象详细的说明与分类;通过了解多层面的精神病理课题,协助我们认识未注意到的精神生活,扩大精神领域的知识。
以鉴别诊断为例,诊断者在进行诊断时已初步对可能的疾病构成要素与现象有所认知,甚至形成暂时性的假设;为避免偏见,影响资料收集的方向,诊断者应保持中立的态度,将假设暂搁一旁,单就主观与客观现象进行忠实的描述。这个过程中,诊断者不只是被动地收集资料,而且要通过他主动的同感(共情)的表达,不仅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激励个体的配合度与受测动机,亦能使其感到安全、自在地描述主观的感受与经验;而诊断者同感(共情)的理解,更能掌握个体主观世界里现象发生的过程。
诊断中相关心理测验的使用,从现象学的观点去理解测验的本质与目的、行为样本的特性时,可使临床工作者在测验解释时有较广阔、较深入的探讨。通过不同观点的分析:分析论使我们将现象区分为不同组成的因素,比较正常与异常的差异﹔完形论则扩展我们对现象整体性的理解。诊断的结果也应同时使用此二种观点来理解,若单单依据一个观点所得到的结果将是不足的。在测验分数的解释上,不仅可得到一个量化的结果,而且可以有效的与常模进行比较并对疾病进行分类;诊断者也可根据受测者进行测验的外在客观表现,获得与这些表现相关联的内在心理意义及对表现发生过程的理解。总而言之,临床工作者在进行心理诊断时应学习以不同的视野去剖析现象,以创造一个了解个案脉络的完整历程。
在今日注重时效与成本的医疗体系下,有效诊断时间的长短对临床工作者来讲是重要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准确、严谨的评估与判断,有赖临床工作者对精神病理现象的了解与掌握。Carl Jasper的精神病理学,扩展了我们认识精神现象的方式,帮助我们建立了严密的精神病理方法论,也提供了临床工作者进行心理诊断时以事实为基础的了解个体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