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做一个合格学生的基本要求。只有心理素质正常的人,才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身极其周围的的客观环境所发生的一切事物,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和处理,使之在生活环境中不段增长才干,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如何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是个复杂的问题,许多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提出过不少标准,大同小异,现摘几条供大家参考;
世界卫生组织1946年成立,在《宪章》中提出健康的概念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以后又继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无病和不虚弱,而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环境良好和道德良好,这样才是完整的健康。”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正常心理应有一下10项标准:充分的适应力;充分的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评价;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与显示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的情绪发泄及控制;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做有限的个人发挥;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求作恰当的满足。
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学生需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获得,搞好心理健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对待自己,不过分。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长处、短处,优点、缺点都应有符合实际的评价。评价过低,就会缺乏信心,工作缺乏勇气和胆量,情绪消极低沉,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发挥。当然,自我评价过高也不利身心健康。心高气盛,总想做一番大事业,由于对自己估计不足,失败在所难免,几经挫折会使自己陷于痛苦之中;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使自己远离群众,处于孤独无援的处境,会加重心理负担。
〈2〉正确对待别人,善交友。良好的日记关系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生活在群体之中,工作需要别人支持,困难需要别人帮助,失望需要别人理解,喜悦心情也要有人共同分享才能体验到快乐,忧愁和苦闷也需在朋友间进行倾诉才感到舒畅,所以,要想身心健康必须善交朋友。
〈3〉正确对待环境,能适应。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论的普遍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能适应环境不段变化者为心理健康。新同学到新的环境(学校),没进入的时候很陌生,特别是生活秩序有了很大的变化,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这些变化要从心理上接受,行动上适应。我们同学的环境变化有时较多,更需要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有人能在熟悉的、书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而一旦变化束手无策,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影响健康和工作。
〈4〉正确对待工作(学习)、荣誉,不自满。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才能品尝到生活的乐趣,假如见异思迁,朝三暮四,不但做不好工作,而且增加心理负担,影响心理健康。工作(学习)中受到表扬,做出贡献就可以得到奖励,但在荣誉面前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谦受益,满招损是心理健康者的格言,把荣誉当作动力,可以轻装前进,把荣誉当作包袱形成压力和负担则有损健康。
〈5〉正确对待挫折,不自卑。只要工作就会有挫折,我们的学习跟不上都与挫折和自卑有关。
——转自爸妈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