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发掘人生各个阶段的美,初步认识生命的意义;
2.态度和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生命的美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行为:珍惜过过去的美好,把握现在的美好,规划未来的美好,并用行动努力去实现。
【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去发掘生命中的各个阶段的美,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
【适用年级】
九年级
【活动准备】
PPT、音乐短片、漫画故事、学习单
【活动过程】
一、感受生命之美
导入:音乐短片《幸福花开》。
短片内容:3分钟左右的配乐短片,展示了从一株太阳花破土、发芽、绽放,再到各种花的争相绽放的过程。
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短片美吗?哪些画面让你觉得很美呢,美在哪儿呢?请你思考后回答。
生1:我觉得小芽冒出途时最美。
生2:当花儿开放时,我觉得很艳丽很美。
……
师总结:这个短片确实很美,它的美是生命破土而出的美,它的美是生命绽放的美,它的美是各种花儿争相怒放的美。那如果我们要给这种美取个名字,你觉得什么最合适呢?(生回答)对,这种美就是生命本身的散发的光彩,这就是“生命之美”。
二、第二部分:寻找生命之美
正如同学们刚才总结的一样,人的生命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生命的乐章,寻找属于我们生命各个阶段的美丽。
(一)生命孕育之美
学生独白(提前录制):我是从妈妈七百万卵胞中杀将出来的前500强,和爸爸4-16亿的精子中最杰出的一个结合而成的小生命。这时的我就像埋藏在地里的种子,妈妈的肚子是我成长的温床。
1.图片呈现:妈妈怀孕的图片。
2.提问:请用一些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这两幅图片的心情?
生:很温馨,感觉希望的到来……
PPT总结:生命孕育之美—爸爸妈妈生命的延续—生命是一个奇迹,它是独一无二的。
(二)生命诞生之美
学生独白(提前录制):经过妈妈辛苦的十月怀胎,终于伴随第一声啼哭,我顺利来到了人世。我睁开混沌的双眼,迎接这美丽的世界。
1.图片呈现:孩子出生时的照片。
2.提问: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时,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时,给家庭带来了什么?
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时,给小生命本身带来了什么?
生:世界多了一个可爱的人,给家人带来了快乐,给小生命带来一场奇妙的人生旅程……
PPT总结:生命诞生之美——为世界注入一个新鲜的血液——给家人带来了欢乐和希望——给了小生命去体会感受多彩人生的机会。
(三)生命成长之美
学生独白(提前录制):我在家人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成长是美丽,它是蝴蝶从蛹中破壳而出时,它是青蛙从蝌蚪进化时,它是一脸稚气的我们成为热血沸腾、青春个性的少年时。
1.发现成长中的美丽变化
师提问:请同学们想想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哪些美丽的变化呢?
外在的(如:身高、外貌、声音、力气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在的(如:自理能力、自信心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懂得了人生不是十全十美的,那些不如意使我的成长历程奏起了烦恼交响曲。
2.面对成长中不如意,学会积极转化
(1)故事讲述
黄美廉的故事
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的长相?你会不会觉得老天不公平?你有过怨恨吗?”
师提问:你觉得黄博士会怎样回答学生的这个问题?
答案: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我好可爱;我的腿很长很美;爸爸妈妈那么爱我;我会画画,我会写稿;我有一只可爱的猫……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2)通过故事学会意义换框法
烦恼:麻痹症,模样怪异,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玩耍、奔跑
(意义换框之后):虽然我有麻痹症,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但真是这样我有更多的时间做我喜欢的事情。我可以画画、写稿,我可以和猫咪玩耍。
(意义换框之后):虽然我的脸庞没有其他人好看,但正是这样会使别人更关注我的腿很美很长,我的性格很可爱。
(3)请将自己成长中的不如意进行意义换框
成长中不美丽的因素(烦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转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总结:生命中很多看似糟糕的事情,其实也有它另外一面,如果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勇敢地去面对它、战胜它,你会发现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的美,它就像那雨后的彩虹,冬季的寒梅。
PPT总结:生命成长之美—美丽的蜕变—战胜困难,学会独立、学会坚强、学会乐观。
(四)生命绽放之美
学生独白(提前录制):生命如夏花般灿烂,当我慢慢褪去青涩,开始走向成熟与独立,这时的我犹如绽放的华朵,拥有着春华秋实厚重之美。
师提问:花朵绽放的时刻是美艳,请畅想一下你的人生会在什么时候绽放?
生1:我觉得我生命的绽放是在我迈入大学校门时。
生2:是当我走进婚姻殿堂时。
……
PPT总结:生命绽放之美—褪去青涩,走向成熟— 创造美好未来。
(五)永恒的美
学生独白(提前录制):花开花落,人生亦是如此。我的一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它一定要在时光的淘洗后,充满岁月的芬芳,留下永恒的美丽。
1.故事呈现
獾的礼物
年纪好老好老的獾喜欢帮助大家,獾看见快乐奔跑的土拨鼠和青蛙,他觉得自己似乎又比以前老了许多。有一天吃过晚饭,獾坐在摇椅上睡着了,并做了一个美梦。第二天清晨,狐狸带来了坏消息,獾死了。冬天来临,雪不停地下着。当春天来临时,大家聚在一起谈的都是獾的事情。土拨鼠告诉大家:“獾教我用一张纸剪出了很多只手拉着手的土拨鼠。”青蛙告诉大家:“獾教会我溜冰。”狐狸说:“獾教我打领带。”兔子太太说:“獾教我做姜饼。”土拨鼠对着山谷轻轻地说:“谢谢你,獾留下这么好的礼物给大家。”
2.提问:獾到底给大家留下的是什么?
生:付出和爱,一种美好的回忆……
师总结:獾的故事让我对生命的美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獾给大家留下的其实就是一种爱,一种给予。我们的生命因为爱和给予,变得更有价值,更美丽。
PPT总结:生命永恒之美——爱和给予
教师总结:在这节课里我们一起寻找了生命各个阶段的美,包括我们已经经历的生命孕育之美和诞生之美,正在经历的成长之美,以及我们期待的生命绽放之美和永恒之美。我们懂得生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是美丽绚烂的,希望同学们能珍爱生命,并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去实现生命中的美。
【活动反思】
本堂活动课从总体来看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学生参与性高。活动结合生命的五个阶段,即生命的孕育、诞生、成长、绽放、结束,带领学生们走一趟生命之旅,寻找生命各个阶段的美好。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短片欣赏、讨论、案例解析、NLP训练法等,在此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以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启迪。
本堂活动课是生命教育系列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次生命教育,也是一次关于怎么认识和感受美的教育。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懂得感受、体会、寻找生命中的美好和生命的积极意义时,才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去珍爱生命,活出精彩。另外,在生命教育系列课程中,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价值观辅导、挫折教育等,这样才能使生命教育课程更具有系统性和实效性。
附:
“生命之美”学习单
一、第一乐章
请用恰当的词语描述你看到图片的感受:
二、第二乐章
你觉得一个小生命的诞生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觉得一个小生命的诞生为家庭带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觉得一个小生命的诞生给她(他)本身带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第三乐章
发现你成长中美丽的变化:
外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长中的不美丽因素(烦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转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第四乐章
请描述你生命绽放的时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第五乐章
獾带给大家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本文刊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第6期。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棠湖外国语学校,成都,6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