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隐喻故事疗法;偷盗行为;辅导个案
“从前有一座森林,森林里面住着一只蜗牛。平时它都在森林里面找可以吃的树叶,有一天它来到了一座菜园里,这里的东西它并不是很喜欢,但不知为什么,蜗牛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巴,把菜园里的蔬菜啃得满身洞……”
上面这个故事,对于一般人来说毫无意义,但它却改变了阿琳对我的态度。因为这个故事是一个隐喻故事。
一、问题描述
阿琳是个初中生,因为偷盗同学财物被送到我这里。她的偷盗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几次偷盗被发现后,班主任对其进行了思想教育,阿琳也保证以后不会再犯,但过不了多久又犯了。而且到了后来,不管班主任怎么教育,阿琳都保持沉默,这让班主任感到很棘手。最让班主任奇怪的是,阿琳家境富裕,她每次偷盗的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甚至有的东西她根本就不能用,如室友的衣服(尺码不对)。班主任在她第五次犯下偷盗案后把她送到了心理咨询室。走进咨询室后,阿琳一脸忧伤,头低在胸前,两手紧紧抓着自己的裤子,一言不发。通过对其肢体语言的观察发现,她误以为我是另一个德育思想教育者,阻抗表现得十分明显。为了打破僵局,我说了上面的故事。
二、理论概述
所谓隐喻,就是用某一经验领域里的表达方式来表述另一经验领域里的事情。在心理咨询领域,最早把隐喻故事运用于治疗的是美国催眠治疗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Milton H Erikson)。他通过各种隐喻与个案进行沟通,把要对案主说的话,用隐喻的形式藏在故事里。一个有疗效的故事,除了有沟通效果之外,还要符合以下三个主要条件。
结构上的对等:故事的结构要和来访者困境的心理结构对等,这样的对等也许很明显,也许是隐藏的,同时要和案主的意识与潜意识沟通。
行得通的解答:故事中要有一个“通路”,像是提供一个解答,这样的解答也许很明显,也许很幽微,即使案主的意识无法发现,案主的潜意识也会吸收。
彻底的故事:故事中包含许多层面,涵盖多层次的意识和潜意识认知。案主在听故事的同时,意识和潜意识层次上都接收到了信息,通过和潜意识的沟通,咨询师巧妙地引导案主改变意识,充实正向自我能量。很多来访者,就在这样的历程里,行为有了转变,人生有了转机。
三、案例分析
听完故事后,阿琳抬起了头,说:“我也知道我很傻。”看来阻抗已被打破。
阿琳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在父母的悉心爱护下长大。但这样的美好时光在她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被打破了,她有了一个妹妹。妹妹刚刚出世,很可爱,也很脆弱,父母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妹妹身上,无形之中冷落了阿琳。阿琳也理解父母的做法,但潜意识中还是有一丝不满。这种不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等到妹妹入学后,这种不满达到了顶峰。由于成绩不理想,父母常常在她耳边说:“你还没有妹妹做得好。”这让阿琳感到很难过,阿琳常常想:“难道我还不如一个几岁的小孩吗?”愤怒、忧伤、不满、自卑、嫉妒,各种情绪搅合在了一起,让阿琳感觉堵得慌,但她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他们不理解,还挖苦她),又不能恨自己的妹妹(妹妹很可爱,也没做什么错事)。于是这股躁动的心理能量只好投射在了自己身上,在潜意识层次上产生了两股内驱力:一是惩罚自己(我太不好了);二是急切地需要找回父母对自己的关注(爸爸妈妈也应该关心关心我)。在这两股内驱力的作用下,当她某一天看到室友有一个漂亮的头饰时,突然莫名其妙地产生了占为己有的冲动,于是,她有了第一次偷盗行为。事后的结果让她的潜意识很满足,一方面她受到了惩罚;另一方面,老师在发现她的偷盗行为后告诉了家长,无形中帮助她完成了第二个心愿。于是,阿琳沉溺在偷盗行为中不能自拔,意识层面上她知道这样做不好,但由于潜意识的满足,使得她总是控制不住再次偷盗。
显然,阿琳的潜意识帮错了忙,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她的问题就要从这两股内驱力入手,引导阿琳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正向归因,从而使其产生正向的能量。阿琳的错误在于想得到“像小时候父母对待自己那样”的爱,但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她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一个处处需要保护的幼童,而是一个较为成熟的个体,可以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了。
四、个案干预
在前期的心理辅导中,我主要是利用共情、积极关注、理解等技术和阿琳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然后我们一起认真、客观地分析了阿琳在偷东西时的想法、情绪反应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使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并非由于品行不端正造成的,而是由于家庭环境引发的特殊心理造成的。在此阶段我们一起发现了出现偷盗行为的“扳机”——每次感受到父母的冷落后,偷盗的意愿就特别强烈。
在经过三次心理辅导后,阿琳在意识层面上已经理解了自己行为的前因后果,也非常想要改变;但在潜意识层面上,错误的内驱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化解。于是我把两条积极的认识传递给了阿琳: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妹妹有她的优点,你也有你的优势,不用去羡慕她;父母一直关心着你,只不过随着你的成长,他们改变了对你关爱的方式。为了让信息直达潜意识,避开旧有观念的阻抗,我再次使用了隐喻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快乐的杂技师,每天晚上他都给王国里的人们表演节目。他可以同时在天上抛六个球,大家都非常喜欢他,每次表演后都会为他热烈鼓掌。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杂技师不再快乐了。王国里新来了一个变魔术的人,他可以一会儿从帽子里变出兔子,一会儿从嘴里吐出扑克牌。人们不再来看杂技师表演了,杂技师很失落,他想人们大概已经忘记他了吧,于是他打算离开这座城市。在出城的路上,一个老妇人叫住了他:‘你能帮我把猫从树上救下来吗?’这对杂技师来说是小菜一碟,热心肠的他很快从树上救下了猫。为了感谢杂技师的帮助,老妇人邀请他到自己家做客吃饭,席间城里新来的魔术师为他们表演助兴。当得知杂技师的所作所为,魔术师很真诚地对杂技师说:‘你真棒,只有你这种身手敏捷的人才能做到。’此后,杂技师留在了城里,只不过他不再耍杂技了,而是成为了一名消防员。每当他从火场里救出被困的儿童后,人们不会为他鼓掌,而是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阿琳在听完这个故事后陷入了类似于“恍惚”的状态,她对我说:“老师,感觉好奇怪,我好像明白了什么,但我又说不上来到底明白了什么。”我对她的话给予了肯定和积极的回应。在以后的六次心理辅导中,我们多次就“杂技师的故事”进行了讨论与交流,例如:“杂技师要怎样才能转变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杂技师该如何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调整”“杂技师和魔术师的关系该如何定位”。通过一系列的改编故事、续写故事等互动形式,及时地对阿琳的潜意识进行梳理与反馈,并注入了正性的能量。
除此之外,我针对阿琳的情况和她的班主任进行了沟通。经过心理辅导,阿琳虽然已经走出了心理困惑,不会再有偷盗行为,但在事后的一段时期内,自卑感和愧疚感并不会立刻消失。为了巩固心理辅导效果,也为了避免阿琳回到班级后可能出现的“二次受伤”,我协助班主任在班级内部创造了一个包容、接纳的环境,帮助阿琳处理好班上的同学关系,让她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感受到老师、同学并没有因此事而看不起她,从而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
同时,我和阿琳的父母也进行了深入交流。我告诉他们,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在所难免,任何抱怨都是无谓和多余的。为孩子引路,用爱心铺就一条正道,才是最佳选择。在交流中我让他们明白了阿琳问题产生的根源,阿琳的父母意识到了以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疏忽,决定改变固有的教育模式,在未来生活中给予阿琳更多的包容与关爱。
五、效果与反思
在学校工作中常常遇到被老师强制带来进行心理辅导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没有主动寻求帮助的意愿,阻抗很大,使用常规的心理咨询技术难以取得明显效果,隐喻故事疗法在针对这类学生的辅导上有其特殊优势。第一,隐喻故事作用于潜意识层面,隐喻疗法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有效减低来访者的阻抗。第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求知欲旺盛,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有很强的探索意识,隐喻故事治疗生动活泼的特点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心理辅导全部结束两个月后,随访中我了解到阿琳的偷盗行为再也没有出现过,并且成为了班上的纪律委员。阿琳说自己现在感觉像换了个人,不会再用错误行为来引起别人的关注:“我会用好的表现来得到大家的认同与肯定。”
(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中学,重庆,401220)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