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技术 > “角色扮演”体验“人际沟通”
在线阅读
“角色扮演”体验“人际沟通”
时间:2015-11-26 17:14    点击:        作者:王天文

   〔关键词〕角色扮演;人际沟通;家庭治疗

  一、个案基本信息

  李伟(化名),高一男生,身体比较壮实。2012年12月因人际冲突被班主任介绍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家庭辅导。李伟脾气难以控制,从新生军训至今,四个月来与同学严重冲突六次,与数学、物理和体育老师关系紧张,班上不少同学不愿与其说话,同学反映他太难相处,脾气难以捉摸,遇到矛盾就是指责别人和动手打人。学习从初二起大幅下降,高一没有改善,数学开始出现不及格。父亲对儿子和妻子均有暴力行为,基本是以打骂的方式教育儿子。母亲爱唠叨,经常批评和指责儿子和丈夫,情绪不易控制。父亲在李伟初二时出国一年,回国后与母亲关系疏离,夫妻多次发生冲突,并出现互相厮打的行为,且发生冲突时孩子基本上都在身边。母亲在家中多次不避讳李伟,提到“离婚”这样的词。李伟现在很少跟父母说话。

  二、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人际关系示范不良。具体表现为夫妻次系统的关系冲突与疏离,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父母婚姻问题在家庭内部成为一个矛盾冲突点;夫妻次系统的冲突使李伟的父母无法充分投入婚姻和孩子双重的成长课题。

  2.学业成绩下降的系统思考。一是父母婚姻矛盾导致学习的动力改变;二是初升高,新学习环境适应存在问题,可以考虑为学习能力上的不足;三是人际关系(亲子、师生、同伴三个维度)、学习方法与策略、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三、咨询过程与思考

  1.第一阶段:角色扮演

  本阶段旨在使父母减少对李伟批判性的语言,将平等交流的信息传达给李伟全家。

  母亲:你怎么数学又不及格,跟同学搞不好关系就算了,反正跟他们在一起就半年的时间了,高二分班就不在一起了,为什么连这么重要的学习都搞不上去?

  儿子:你怎么知道我学习就是搞不上去?

  父亲:搞得上去不是嘴上说的,拿分数出来看。

  咨询师问李伟对刚才这段对话的感受如何,李伟表示都习惯了,在家就是这样的,不想跟他们说什么。咨询师再次询问,李伟这才表示很难受,心里憋得慌。咨询师问父母:“你们想给儿子这样的感受吗?”父母表示不想,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谈。

  咨询师(扮演母亲):数学没有考到你理想的分数,心里是不是有些难受?

  李伟:是的。

  咨询师(扮演母亲):想跟妈妈多说一点吗?

  李伟: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其实上课时……(侃侃而谈十分钟。)

  2.第二阶段:认知调整

  家庭成员分享角色扮演的感受,进行认知层面的思考,学习了解其他家庭成员的需要,并尝试“改变

  自我”。

  李伟:愿意跟咨询师扮演的母亲讲话,因为其中没有听到批评,感受到了关心。

  母亲:作为观察者,看到儿子跟老师有这么长时间的对话,并且没有暴躁的情绪,心里很羡慕,同时也是第一次听到了儿子内心的这些

  想法。

  父亲:这种说话、沟通的方式正是我们家庭所需要的。

  李伟的父母似乎已经感觉到“改变”的必要性。

  3.第三阶段:行为训练

  咨询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要求所有家庭成员每天说出其他两个成员的至少一个优点。一周后他们反馈,这个作业在前三天都完成了,第四天母亲接到李伟考试成绩不佳的短信后就坚持不下去了,并且重复了这个家庭以前的沟通模式:父母的指责和李伟的不理睬父母。

  咨询师:“改变沟通习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改变’本身是很不容易的,你们全体家庭成员认真对待‘改变’,这本身就是负责的表现。”

  咨询师再次询问家庭成员的感受,三人均表示没有想到咨询师会肯定他们已经做的部分(前三天都完成了作业),并且对于当压力事件(李伟考试成绩不佳)出现后家庭恢复原来的沟通方式(父母指责,李伟不理睬)表示了理解。

  李伟进一步表示从心里感受到了什么是“宽容”,如果自己跟同学和老师相处也能够多点儿理解的话,会减少很多矛盾冲突,他这时表示:“其实同学和老师们还是不错的。”

  此时咨询师立刻让李伟提出一个与同学矛盾冲突的场景,再次进行了一次角色扮演。母亲扮演了李伟,而李伟扮演了与之发生矛盾冲突的同学。李伟在整个过程中很投入,母亲在扮演过程中有两次对话困难时,父亲帮助了她。

  四、咨询后记

  在咨询中的每个阶段,咨询师都把体验—感悟—训练—支持—再体验—感悟—再训练作为循环链,反复引导家庭成员用适当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榜样示范的过程,使得个案在角色体验中感悟到,恰当的语言一样可以释放内心的情绪。行为训练更是让家庭的每个成员在其中不断演练,使家庭的人际矛盾得以缓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南京,210018)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