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辅导 > 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
在线阅读
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
时间:2013-12-23 14:37    点击:        作者:网络

 导读

家庭是对孩子成长最具影响力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协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行为品质,使之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但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父母晚辈的过多维护和百般溺爱,促使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接受来自于成人的源源不时的关爱时,丝毫不会去考虑别人的需求与感受。 

       一.问题的具体表示 
       桐桐是班最调皮的小朋友,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娇小的身段但是伸手敏捷,小朋友们都说他长得像个小猴子。下课总是要欺负小朋友,上课总是要捣乱,都特别恐惧他接下来他表示令我感到更失望! 
       观察一:早上进班级时,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闯进教室,见到门关着,会 “ 咚咚咚 ” 边踢门边喊 “ 开门,开门!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和午睡室之间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 …        
       观察二:绘画活动开始了桐桐趁老师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桌布上乱涂乱画。当老师走近他时,就对你笑嘻嘻的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桐桐的课堂纪律较差,下面讲个没完没了老师一批评他还要骂老师,整个课堂乱糟糟的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故意乱说,有时举手举的很高,站起来直接说 “ 不会 ” 
       案例四:小朋友带来了巧克力饼干,饼干盒里是一个包装精美的金属圆筒,吃完饼干后把圆筒放入了书包,可是进行过户外游戏后,圆筒却不翼而飞了当我问起圆筒跑到谁的书包里去了千万抓好啊,要不然,圆筒还会往外跑的见桐桐小朋友神色有异,原来圆筒被桐桐拿去了 
       二.家庭环境 
       孩子最早接触的家庭,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情感态度对孩子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
       家庭是对孩子成长最具影响力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协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行为品质,使之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但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父母晚辈的过多维护和百般溺爱,促使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接受来自于成人的源源不时的关爱时,丝毫不会去考虑别人的需求与感受。这样的孩子,群体中与他人相处时往往只会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表示出冷漠和自私的不良行为倾向,这种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将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以下是父母的一些教养方法: 
        1 祖辈的溺爱:爷爷奶奶凡事顺着他因为他爱闹,受不了只能息事宁人由着他另外祖辈怕心爱的孙子在外面受欺负,所以经常教孩子一些自卫的行为方式。 
       2 父辈的疏忽:父母都是双职工,平时上班都比较忙,对这爷爷奶奶不肯带的孩子,也是用比较直接野蛮的方式来教育他也一直用 “ 坏脾气 ” 不听话 ” 等字眼来评价自己的孩子,提出的都是要求,都是不许、应该,不能 ” 少有称赞鼓励的话语。桐桐来到幼儿园时,由于他王道专横,小朋友们原来对他热情已经淡了慢慢的开始敬而远之,也感到这个新集体也和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样不爱他爱管他对他发号施令了于是为了自己做错事逃避老师的惩办,从而特别爱欺负别的小朋友。 
       三 . 分析问题: 
       深究孩子出现上述行为的原因,认为有以下三点: 
       1. 孩子年龄小,他人的东西不能拿 ” 概念尚未形成。 
       2.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强,见到新奇的喜欢的东西总是手不释卷。加上孩子们思维总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够清楚地区分 “ 自己的和 “ 他人的这两种概念,一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东西藏起来据为己有。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案例四就是这种情况。包装精美的金属圆筒十分好玩,小朋友特别喜欢,因此便把它放入自己的书包里,并没有任何别的复杂动机。就和他讲道理:桐桐,小朋友丢了东西多着急呀 ! 圆筒是他人的要是喜欢,就让妈妈去买,好吗 ? 要是喜欢的东西也丢了不是也着急呀 ? 帮他把圆筒送回家吧。通过一番讲道理,孩子也逐渐明白了他人的东西不能拿的道理,并把圆筒送还了回去。 
       3. 孩子的合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只好拿别人的这种情况应引起我重视,同时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也十分重要。
       4. 家长迁就、娇惯孩子,使孩子任性自私不合作,对别人的东西想要就要、想拿就拿 
       四.采取的辅导与措施 
       1. 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家长的文化层次、素质水平也不尽相同,一旦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素质高、明事理的家长,可以开门见山地说,并一起讨论处理办法;对文化层次低、态度强直的家长,可以委婉地讲明事情,并以商量的口气征求他意见。 
       针对孩子上课捣乱的情况我最头疼的一个问题,每当我要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和做游戏的时候,桐桐就会大胆的说这说那的有时还会说一些搞笑的言语,弄的所有的小朋友都哄堂大笑。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叫桐桐做小老师,奖励他小贴花,一个劲的褒扬他经历了这一切,心久久不能平静。孩子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差别,不同的需求,构成了多样、互补的人群。也许在潜意识中,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是厌烦的过多的训斥、批评,使孩子的许多不良表现和问题行为在严令禁止中暂时隐藏了起来,而一旦到特定的场所,遇到特定的因素,迸发就难以避免。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桐桐有自己的主见,需要你信任和肯定,当你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数落他内心就充满了愤慨,也许是不服气,又或许是发泄,采用一种偏激的行为表示进去。 
       五.效果 
       两个多月来,桐桐已有了可喜的进步。早上来园时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不但能根据老师的范画进行勾线,还能通过想象进行添画;有时还主动帮忙清洁教室、给小朋友讲故事 … 
       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当我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世界其实绚丽多彩,充溢了童真,寄予着期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一旦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要静心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多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内心需求,多一些耐心,少一点急噪;多一些宽容,少一点指责,慢慢去读懂孩子这本书。用爱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尊重架起沟通理解的桥梁。只要你用爱心和真诚对待每一位孩子,同样会回馈给你一份意外的惊喜 …

 ——转自爸妈在线网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