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依赖,是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随着身心的发展,孩子一方面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却要负担起比以前更多的责任。他们不愿意背负责任,但依赖别人,就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与青少年追求独立自主的、张扬的个性是矛盾的,这引起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不协调甚至停步不前。
一、小青基本资料:女,16岁,本校高一级较低层次班级的学生,成绩处于该班中上水平。(小青为当事人的化名)
二、个案缘起:该生班主任及其家长反映问题,再由心理教师跟进。在正式与该生咨询之前,先向其班主任、父母了解了一些情况。
三、心理行为特点
1.独立性低、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低。
小青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不能很好地完成,如:日常梳洗速度极慢,不会自己洗简单的衣服,不会收拾个人物品,不会做简单的劳动以致不能完成集体劳动任务,因此她经常引致班级和宿舍被批评扣分,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强烈意见。每次从家里回学校都忘记带一些东西,父母则再特地从广州送东西到校,在学校生活中由于丢三落四而产生的麻烦也络绎不绝。
2.人际关系不理想,情绪不稳定。
小青的行为表现明显异于多数同龄人,逐渐受到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排斥和疏远;而对于能友好对待她同学,她则过分依赖甚至苛求。而且在相处过程中,小青总是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这使同学们更不乐于和她交往。
小青不能理解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和距离,不能敏感觉察他人的表情、反应等非言语信息所表达的态度,也不能正确理解他人言行中所隐含的一些意思。表现在即使同学们对其越来越疏远、孤立,但她却不能觉察别人的不友好态度,似乎生活在只有自己的小天地里。只有同学们对她毫不留情的嘲笑讥讽,才引起了她的激烈反应,但她却不能真正理会别人的意图,不会用理智的方式分析思考并解决问题,只是常常向这些同学发脾气,用难听的话骂对方,使问题进一步恶化。
3.学习容易分心,经常心不在焉。
在进入高中的这一年里,小青在学习中常常不能集中精神,容易因别的事情而分心,做事总是心不在焉,想着生活中的困难,想着别人对她的嘲讽。
四、家庭及成长背景:
小青出身于书香世家——父母及祖辈都是学术界权威,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对孩子关爱备至,甚至过分溺爱。父亲平日工作忙,较少直接与孩子沟通;母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尽心尽力照顾并关心孩子,因此小青对其母亲极其信任和依赖,能与母亲谈论内心的感受和烦恼,每次遇到不愉快的事都会马上告诉母亲。
据其母亲所述,小青青春期发育略为滞后:生理上,约14岁才开始月经,身体发育迟缓;心理上,其性格从小就比较孤僻,不喜交往:宁愿一个人留在家里也不愿意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现在放假回家喜欢上网看动画片、玩游戏。初中时不住校,小青每天一放学便独自回家,没有表现出明显交往的问题,但一上高中并住校,问题即明显表现出来。问题引起了其父母的担忧,开始反思教育方式,积极地与学校沟通合作,调整教育方法。
五、分析和诊断:
1.在平时学习中,小青有正常的认知能力,只是思维速度较慢,灵活性较差,比较刻板,其他方面并不明显落后于同龄人。
2.在日常行为表现上,小青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性低,依赖性强、适应能力低,责任感不强,整体心理发育较同龄人迟缓。形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家人溺爱。小青的生活起居从小至今都有保姆负责照顾,她从来不需要承担家里任何家务劳动。这种过分的保护,无疑只是剥削了她学习自立、学会负责认的成长机会,让她永远只是生存在庇护之下的幼苗,在成长的队伍中远远地落队了。
3.小青在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情绪控制能力差,这一方面由于她周围的家人一向都以她为中心,没有培养起“换位思考”的能力,习惯了自我中心。另一方面,小青在家庭的襁褓中长大,从未经历困难和挫折,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习惯于向母亲倾诉,希望母亲为她解决问题;父母的过分迁就,还造成了她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因而,遇到不得不自己面对的问题她就不知所措了,在她的内心充满了浮躁和不安,现在面对同学们毫不留情的嘲讽,小青除了无法自控的大吵大闹,她还有什么选择呢?!
但值得注意的是,小青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正表明了这些外界刺激确实引起了她的注意,迫使她开始要自己面对一些问题,被迫从自己的封闭世界里走出来了。但是,从未经历风雨的她,又怎能一下子独立面对这样的情况,统整来自内外环境刺激的各种信息,平衡复杂的外界环境和她脆弱的内心呢?
这其实是小青成长的一个“危机”——既有使其更加封闭自己的危险,也有让她开放自己,融入社会,实现心理成长的机会。所以,我们首先应理解她现在的情绪反应,同时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帮助她走出困境,给予引导教育和鼓励,让她坚强起来,学会独立,学会面对各种问题和压力,面对成长!
4.小青“情感移入”能力差,人际不敏感:较难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较难体验他人的情感,所以人际关系不理想,甚至遭到了同龄人的排斥和孤立。这些特质的形成,主要是其家庭教育造成的——小青的父母工作繁忙,一直很少时间在家陪伴孩子,教育过程中又对其千依百顺,缺乏深入的交流——与父母缺乏充分的情感交流,是孩子产生情感缺陷的最主要原因。另外,先天个性因素也对其有很大影响:因为从小就不喜交往,经常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缺乏与同龄人的一般交往和情感交流,使她越来越把自己封闭在孤独的世界里。
六、辅导步骤与措施:
尽管小青心理发展上存在上述的问题,然而,我相信她也有着向上成长的主动需求,有着积极向上的一面。我看到其个性上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方面,如:善良纯真,尊重长辈,顺从教育等。所以,只要让小青产生主动求助、解决问题的意识,我相信她能够主动配合我的治疗辅导,达到较良好的效果的。所以我按以下几个步骤开展了辅导工作:
1.为了让小青意识到问题所在及其严重性,产生主动求助的需要,我请班主任在教育其他同学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小青,抵制嘲笑同学的不良风气的同时,对小青提出明确而严格的生活、劳动要求;当其他同学嘲笑和排斥她的时候,指出她的不足并和她分析同学们这样做的原因。通过这些措施,让小青逐渐理解一些外界信息,感到社会压力明白成长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我也主动和她分析问题,指出成长的方向,让她知道我愿意和她共度成长的难关。
过了一段时间,小青果然主动与我约定了每周一次的咨询时间,我们的咨询开始了。她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让我欣慰,我知道,第一步已经走好了!
2.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小青的问题最主要是其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能最有效促进其成长的,也就只有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所以,我向小青的家长提出了以下具体可行的教育建议:
首先,家长不能继续为小青包办一切,要把成长的机会还给她。在生活中,应让她承担一些家务,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面对困难时,应教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帮她解决,从而减少她对家人的依赖;面对挫折时,不要过分紧张,只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就够了,人是要在挫折中成长的。
同时,增加情感交流,培养其“情感移入”能力,使她学会理解别人的感受、体验别人的情感,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当她情绪失控而大发脾气时,不是强硬地与她争执或要求服从,而应采取“以静制动”的方法——心平气和地对待她,说明父母的感受和想法,也鼓励她以平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并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这样一方面给小青以表达情绪的正确榜样,另一方面也给了她积极的支持和正确引导,帮助她更好地控制情绪。
另外,还要鼓励她多与不同的人交往并指导她正确的交往方式,增加一家人外出郊游或探亲访友的机会。总之,要通过家庭生活中的每个机会来培养小青的人际敏感性,提高其交往水平。
3.为了逐步实现小青情绪、行为的控制和调整,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展开了咨询:澄清问题,分析问题,讨论自我调整和解决方法,鼓励行动,最后监督并跟踪辅导。
在第一次面谈中,我通过和小青共同讨论各方面情况,引导她自己说出一些她可能还不敢面对的问题,我最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再补充提出一些问题,让她对自身情况有全面的认识。当遇到小青对一些问题的阻抗时,我对其进行了面质的方法,让她醒悟,痛下决心——“我不能当寄生植物,不能永远依赖妈妈,我要自立!”我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她终于能面对潜意识里最不愿意面对的困难!
在第一次面谈后,小青的态度更加积极了,她面谈后主动反思并分析了一些问题,并初步写下了自我提高的方法。第二、三次面谈都如约进行了,在我的引导下一步步确定了对各个问题进行自我调整的办法。其中对于控制情绪的问题她特别着急,束手无策。我耐心地指导她运用深呼吸和倒数十秒的方法,尝试控制自己,她欣然地接受并决心尝试。对于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等问题,她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之下也能自觉提出“叫妈妈不要再帮我洗衣服”“回家自觉做家务”等对策。这些都表明了小青成长的坚定决心,也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鼓励。
后来我们还继续进行了6次面谈,小青每次都主动向我反馈自我调整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我和她一起分析了情况,引导她独立解决了很多问题,肯定了她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这段期间的每个成长阶段,都不是我单方面的教导,而是我与小青的共同讨论和分析,这是小青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也有能力面对和解决困难,收获的除了成长以外,还有一份自信,成功感和喜悦感!这不正是让她能面对未来的更多困难的一个最重要条件吗?
4.为了提高辅导的绩效,我在分析问题和讨论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我都让小青自己进行一些条理性的记录和总结,最后整理成可随时帮助小青自我提醒的《决心书》(见附件),并让小青自己签名确认——这是提高她自我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措施。这也成了我进行跟踪监督的参考依据。
5.在多次咨询过程期间,我一直保持与小青家长和班主任的联系,随时了解她日常生活中的情况。他们都肯定了小青在几个月里的转变——闹情绪的情况越来越少,在家里主动承担了一些家务,在学校多数情况下能自己洗衣服……。这些变化都是令大家兴奋的!
6.尽管小青的行为表现经过上述调整有了明显的改变,但她与同学们还是不能和谐交往。教育不是要根据社会标准彻底改造一个人,而是顺其天性,使其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我并没有强求天生不好交往的她主动热情地与同学们交往,只是指导她学会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学会表达和必要的沟通。我一方面在小青交往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她面对问题,引导她学习一些待人接物的技巧,走出困境;另一方面建议她的家长多带她认识不同的人,以培养其人际敏感性和沟通能力。在暑假里,小青的父母带她回家乡、进工厂,参加了社会实践,在此过程中,小青学着开放自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青过程开朗了很多!
七、个案反思:
本案例可说是现代青少年成长问题的一个典型的缩影,这逐渐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过分的宠爱导致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自理能力极差;过度的保护使孩子受不起任何挫折;家庭以孩子为轴心,使他们过多地关注自我,而不懂得同等地关注他人和世界。
本案例中,由家人从小培养起来的依赖心理阻碍着小青的改变和成长,最后,她在成长的道路上中落队了……
依赖,是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随着身心的发展,孩子一方面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却要负担起比以前更多的责任。他们不愿意背负责任,但依赖别人,就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与青少年追求独立自主的、张扬的个性是矛盾的,这引起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不协调甚至停步不前。
另一方面,现代通信科技的发达,却拉大了人们的心理距离,使越来越多青少年和小青一样,成长中出现了交往和成长的种种危机。同龄人的沟通和冲突都是个体成长的必要条件——非成人干预下的儿童同龄间的互动,是健康人格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这种人际互动,更易使儿童掌握人际互惠的原则,懂得社会规范的道理,增强自信和自我表达能力。健康人格中,除了独立自尊作保障外,民主利他也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点,但这却正是现在很多青少年所缺乏的特质。
我们都不希望继续看到更多的小青出现。父母们要努力培养孩子有健全的心理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就不应给予过多的保护,应该把孩子放在社会环境中成长,让其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车文博主编,《心理治疗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
3、王玲,刘学兰著,《心理咨询》,济南大学出版社;
4、广东省阳江市第一中学,唐腾,《当今中学生依赖心理的探析》。
本文于2004年12月,获“健康杯全国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佛山市初评二等奖及“健康杯全国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转自桂城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