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一线心育 > 应用心理咨询方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应用心理咨询方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15-09-29 16:16    点击:        作者:王宇弘

   〔关键词〕心理咨询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个别谈心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继承和发扬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又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方法。个别谈心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种过去经常使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方法,而在个别谈心中应用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方法作为指导,将使个别谈心这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个别谈心前的准备工作

  个别谈心之前的准备工作既包括硬件设施的准备,也包括认真地思考和搜集信息工作。

  传统的个别谈心往往在教师办公室进行,甚至在教师公共办公区当着众多教师的面进行。这种个别谈心没有顾及学生的自尊,容易造成学生逆反等不良后果。新形势下的个别谈心可以借鉴心理咨询中的经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单独创设个别谈心室。个别谈心室要注重谈话对象对私密性和保密性的要求,可以设置在离教师办公区稍远的地方,以免学生对谈心室产生恐惧情绪。其桌椅摆放也可以参考心理咨询室的摆放特点,即两张座椅呈90度角摆放,既可保持视线接触又可避免直视的尴尬。室内的布置应尽可能简单,以免让谈心对象分心,但最好在桌上摆放一盒抽纸,以备谈话时需要。当然,若学校没有单独的谈心室,也可以在办公室里进行,但应特别注意,最好不要在其他教师在场的情况下与学生谈心,可以将房门轻掩(最好别锁门,以免造成谈心对象的警惕),并在门上挂上“请勿打扰”的标牌。

  谈话前,教师应做好必要的信息搜集和思想准备工作。首先,要对谈心对象的基本资料、学习生活状况、个人成长史、性格特点等有充分的了解。应尽量多从不同方面搜集信息,避免信息不充分导致的认知偏差,影响谈话效果。在信息资料充足基础上,教师应思考个别谈心的缘由是什么、谈心的时机是否成熟、谈话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谈话如何着手、在谈话中如果出现僵局怎么办、如何谈话易于谈心对象理解和接受等。如果不充分了解对方的信息,不注意把握对方的心理,无的放矢地谈话,往往会事与愿违,劳而无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甚至会使双方陷入尴尬。

  二、创建良好的气氛

  与心理咨询不同,个别谈心的对象往往不是自愿前来,而是被教师“传召”而来,心理上会有一定的恐惧情绪,担心又要“挨批”。并且,个别谈心的对象一般是教师眼中的“后进生”,或者令教师头疼的“调皮”的学生,他们在个别谈心之前往往已经被贴上了“问题学生”的标签。

  良好的谈心氛围有助于谈心对象放下心理防御,虚心受教。在让人紧张不安的环境中,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会自动启动,并为自己的错误找出各种理由,不利于认识错误,及时纠正。良好的谈心氛围也有助于谈心对象接纳对方,吐露心声。很难想象,在双方相互排斥、敌对的情况下,还能真正交心。只有相互理解、信任,个别谈心才能真正进行。

  1.尊重

  尊重就是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对方平等,把对方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

  尊重意味着对谈心对象无条件地接纳,教师应努力放弃成见,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尊重对方,给对方解释和表达的机会。尊重意味着平等,教师应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谈心对象,而不是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审判者,时刻准备宣判对方的“罪行”。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对方,以心换心,缩短感情距离,才能说到一起、谈到一块。一句寒暄、一杯温水、一个微笑,都会让对方感受到极大的温暖,从而放松心情,真心相对。尊重意味着信任,相信他们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2.共情

  共情就是对对方内心世界的理解及体验。在谈话过程中,有的教师可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滔滔不绝地阐述对方行为的不良后果,这样做只会让对方感觉到不舒服,认为自己不被理解,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不利于谈心效果的实现。

  共情不应仅停留在语言上。有的教师一边说着“我理解你”,一边训斥对方,这样流于形式的共情很难达到真正的效果。教师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体察对方的内心感受,探寻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3.积极关注

  教师要对谈心对象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正面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其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

  需要个别谈心的学生常常是教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他们或成绩不佳,或学习习惯不好,或常有不良行为。这些学生常背负着“差生”的标签学习和生活,有些甚至对自己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带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在学校“混日子”。此时,教师的积极关注犹如黑暗中的一道亮光,给学生带来希望,带来动力,激励学生奋进。

  积极关注要求教师在学生的不良行为中看到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积极力量。例如,有学生三番五次在课堂上大声说话,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秩序。在个别谈心时,教师了解到其说话的原因是上课时没有听懂,所以去请教同桌。此时,教师应予以表扬。当然,积极关注要实事求是,避免盲目乐观,要真诚相待。

  三、确定个别谈心的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个别谈心往往针对的是学生具体的行为问题。然而,有的教师在开展思想教育时,容易将个别谈心演变为发泄情绪,全程呵斥,全面否定谈心对象的一切,否定这个人。教师忘记了谈心初衷,谈心对象感觉很委屈,完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个别谈心之前,教师应明确本次谈心的目标,尽量将目标细化,并且考察目标的可行性,有的放矢地开展个别谈心。

  四、应用心理咨询方法促进改变

  1.利用认知疗法的理论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目前个别谈话中的教导式、指责式的谈话,仍然在一些思想政治教师身上存在。有的教师居高临下,板着面孔,瞪着眼,拖着官腔,谈到这个问题时教导一番,讲到那个问题又斥责一阵。习惯于“你怎么能这样想呢?”“这样干是错误的,你懂吗?”诸如此类的口气,这种教导式、指责式的谈话,往往会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效果甚微。

  因此,个别谈心时应采用商量讨论和启发引导的方式去进行,要消除对方的思想顾虑,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对于谈心对象所持有的一些非理性信念,教师可以利用贝克认知疗法的理念,与之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关键在于识别对方自动化思维中的错误观念、思维习惯,并加以批判式分析。最常见的逻辑错误包括主观臆断、选择性概括、过度概括、夸大和缩小、个性化、贴标签和极端思维等。针对这些逻辑错误进行辩驳,可让谈心对象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产生改变的动力。

  2.利用行为疗法引导行为改变

  在谈心对象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教师应当趁热打铁,及时引导谈心对象作出改变。然而,习惯永远比改变更容易,要作出改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行为疗法中的有关技术,督促谈心对象作出改变。

  例如,针对学生喜欢上课讲小话的不良习惯,教师可以详细记录学生上课讲话的次数,与学生签订行为契约,约定调整方案,每次达到干预目标就给予奖品进行强化,慢慢减少强化,达到使学生自觉遵守上课纪律、不讲小话的目的。又如,针对喜欢咬手指的学生,教师可以与学生约定,在学生的手腕上绑上一根皮筋,只要学生想咬手指,就要弹一下皮筋,将弹皮筋的疼痛感与咬手指的快感进行联接后,学生便会自觉减少甚至厌恶咬手指的行为。

  总之,在新形势下进行个别谈心,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教师只要从旁协助,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陪伴者、引导者、监督者,如此,个别谈心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100040)

  编辑/黄才玲 终校/于洪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