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一线心育 > 高中生手机使用及依赖状况调查和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高中生手机使用及依赖状况调查和对策研究
时间:2015-08-24 15:42    点击:        作者:华盛 曾云燕

   〔摘要〕手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学校园环境的特殊性使得手机在中学生群体中有极高的使用率。本研究以温州地区三所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高中生手机使用以及手机依赖的基本状况,探讨了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手机依赖;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5-0013-02

  “我家小孩才读高中,一个月话费好几百,都不知道花在哪里,问她她又不说,管都管不住……”“我小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拿着手机玩,不是玩游戏就是聊QQ,以前为了联系方便给他买的手机,结果现在就像买了个游戏机,整天沉迷于手机”。在生活中,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手机这种曾经的奢侈品也早已变成寻常通讯设备。冯朋员对浙江一所职业高中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中手机持有率达到92%[1]。在中学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手机已经成为学生娱乐消遣的最佳工具,具有听歌、游戏、上网、与朋友聊天等功能的手机消耗了学生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有的学生甚至在自习及上课过程中也抵挡不住诱惑而悄悄地玩手机。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手机依赖是指对手机的过度使用而导致手机使用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的痴迷状态[2]。国内外学者针对手机依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例如:比安奇(Bianchi)对澳大利亚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手机使用频率和手机依赖程度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有关[3];塔蒂亚(Tatia)和哈拉兰博斯(Charalabos)等发现手机的使用对中学生认知、记忆力有影响[4][5]。黄时华一项针对广州大学生的研究表明,手机依赖与自我接纳存在显著负相关[6];刘红与王礼洪以我国贵州地区大学生为样本调查发现,手机依赖与大学生的孤独感有关,手机依赖越高孤独感越强烈。总的来说,手机依赖可能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认知、记忆、自我接纳以及孤独感都产生影响。因此,关注学生手机使用及手机依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对其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样本与工具

  (一)样本

  本研究样本来自2011学年就读于温州地区三所中学的高一至高三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每所学校每个年级各抽取1个班,抽取学生样本数量为360人,获得有效样本306人。

  (二)研究工具

  1.《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

  该调查表包括对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学业成就等基本信息和手机使用状况的调查。手机使用状况调查部分包括是否拥有手机、是否觉得手机不可或缺、拥有手机的时间、每个月的手机费用以及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五项。

  2.《手机依赖量表》

  改编自《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7]。量表共有23个题目,采用李克特式五点计分法,得分越高则手机依赖程度越高。原量表分半信度为0.842,重测相关系数为0.987(p<0.001)。将该量表用于温州地区100名高中生进行预测,数据分析显示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847,说明该量表在本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度。

  二、高中生手机使用状况分析

  (一)手机拥有状况和态度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数是304人,占总人数的99.3%;没有手机的学生只有2人(0.7%);在所有拥有手机的学生中,认为手机不可或缺的有232人(76.3%);认为手机并非不可或缺的人数为72人(23.7%)。

  (二)手机使用时间

  使用手机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人占总人数的12.5%;6~12个月的占14.8%;13~18个月的占10.5%;19~24个月的占9.5%;超过24个月的占52.6%。

  (三)手机月话费

  手机月话费在30元以下的人占总人数的29.3%;31~50元的占44.7%;51~80元的占12.5%;81~100元的占8.9%;100元以上的占4.6%。

  (四)手机用途

  手机主要用于“电话短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0.8%;主要用于“上网”的占36.5%、主要用于“游戏娱乐”的占19.4%;选择“其他”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3.3%。

  总的来说,高中生手机使用情况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拥有比例高,达到99.3%;第二,对手机态度偏向使用,认为手机不可或缺的达到总数的76.3%;第三,拥有手机时间普遍较长,一半以上(52.6%)的学生拥有手机超过了两年;第四,手机月话费多数在30~50元之间;最后,短信电话、上网是学生使用手机的两个主要用途。

  三、高中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

  用SPSS17.0对《手机依赖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高中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生手机依赖的最高分为112分,最低分为27分,平均得分为54.71分,标准差为14.69,说明高中生的手机依赖平均水平较低,大多数处于轻微依赖和中等程度依赖之间。

  四、不同手机使用状况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手机使用状况和手机依赖程度的关系,结果如下:第一,高中生手机依赖程度与其拥有手机的时间(r=0.224,p<0.01)、手机使用态度(r= -0.257,p<0.01)以及手机月费(r=0.275,p<0.01)都显著相关;第二,拥有手机时间不同的高中生手机依赖程度有显著差异(F=5.43,p<0.001),拥有手机2年以上的高中生手机依赖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说明当高中生拥有手机时间超过两年后,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第三,认为手机不可或缺的高中生手机依赖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t=21.08,p<0.001);第四,不同手机月话费的高中生手机依赖程度差异显著(F=7.526,p<0.001),当手机月费小于30元时,高中生手机依赖程度较低,当手机月费超过80元时,高中生手机依赖程度显著加深;第五,不同手机使用用途的高中生在手机依赖程度上差异显著(F=3.685,P<0.05),手机主要用于上网的高中生对手机有更多的依赖。

  五、对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教育建议

  高中生对手机的不当使用容易产生手机依赖,为了帮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态度,本研究从学校、家庭、个人方面提出了以下建议。

  1.对学校教育的建议:对高中生来说,学校是其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教育是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途径。首先,学校可以为学生举办讲座等活动,集中系统地向学生宣传健康的手机使用态度。其次,因为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是为了和同伴交流沟通,针对这方面,学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给学生创造各种交流平台,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认同感。再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手机依赖严重的学生及时干预,帮助他们摆脱手机依赖的困扰。

  2.对家庭教育的建议:作为基本没有经济能力的高中生,手机几乎都是父母为其置办的,所以对父母来说,禁止子女使用手机是一个比较方便的办法。但是,手机的普及是社会的潮流,避免子女手机依赖的根本办法是帮助他们形成合理的手机使用态度。父母应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与其就手机使用情况多作沟通,并适时地引导和教育。另外,父母也要和教师、子女的同学等密切联系,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态。

  3.对高中生个人的建议:从学生个人角度来说,避免产生手机依赖还需要自己的努力。首先,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培养各种替代活动,用别的娱乐方式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其次,要与同学、教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否则一个在现实世界中被孤立的个体很容易被手机构建的虚拟世界所诱惑。最后,青少年学生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和道德自律能力,提高对网络各种各样诱惑的抵抗力、鉴别力。

  总之,对高中生手机使用的引导需要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陷入手机依赖的困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冯朋员.手机文化对职高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12:33-35.

  [2]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6:1453-1457.

  [3]Bianchi,A.,Phillips,J. G..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mobile phone use[J].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5,8:39-51.

  [4]Tatia,M.,Tsang.Effect on human attention of exposure to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emitted by mobile phones[J]. NeuroReport,2001,12:729-731.

  [5]Charalabos,C.. Acute mobile phone effects on preattentive operation[J].Neuroscience Letters,2006, 397:99-103.

  [6]黄时华,余丹.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0,3:252-254,261.

  [7]刁静.中学生家庭亲子冲突状况与其家长父母意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金华,321001)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文章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首页  |  杂志简介  |  在线投稿  |  在线订阅  |  理事之窗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西三环北路25号青政大厦609室
京ICP备110394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931